教材很多课后练习都有熟读、抄写课文中某些词句的要求。这些词句,一是新词,尤其是新学成语;二是或用词准确,或描写生动,或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有一种提法是“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这种要求是促进学生积累词汇、语言的有效方式之一,应当说是必要的。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人手一本“好词佳句”摘抄本。这种做法虽被一些专家诟病,但其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所以也说不上有多错,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学生作文语言评价上,将一些成语堆积、华而不实的语句奉为精彩。
过度崇尚“好词佳句”,不仅是文风问题,而且直接导致表达空洞无物,有碍内容具体。我的一位长辈是农村基层干部,他和老百姓讲话时平平实实,却能把事情讲得明明白白,有时还形象生动,颇具感染力。可是遇到上级,或遇上知识分子时,讲话就咬文嚼字,总想说出一些华丽的辞藻,但说出的话不仅空洞,而且常常让人不知所云。小学生作文刻意用上“好词佳句”,其结果也常常如出一辙。
当然,孩子们作文时,用上阅读中喜欢的词句也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用得恰切,不可为用“好词佳句”而用,不得唯华丽为“好”为“佳”。“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样的句子极富表现力,却带着泥土气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是平白如话。(www.daowen.com)
与解除三个束缚并行不悖的是,小心保护孩子们作文的兴趣。一是要坚持正面鼓励原则,多找习作中的闪光点,少指责作文之失,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对作文有兴趣。有人担心这样会不利于矫正问题,而实际上,作文讲评时展示写得成功的,不过是以成功警示败笔,不会耽误纠偏。二是通过多样化、多层面的平台,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机会,以增加存在感而提升作文兴趣。与此相对的是,过多展示作文“明星”习作,过度颂扬在公开发行报刊发表文章,很容易对绝大多数普通学生造成伤害,让他们失去信心。要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