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文化街:历史与现状

古文化街:历史与现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天津市政府制定了包括古文化街在内1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15个保护规划方案,通过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突出天津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彰显城市内涵。“一带”指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串接传统与现代、展示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和都市魅力。“十三区”中的老城厢、古文化街、估衣街将展示中国传统风格的城市特色;“五大道”、一宫花园等其他10片历史文化街区将展现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独特风貌。

古文化街:历史与现状

天津文化街位于三岔河口地区,即天津老城东北侧,东起张自忠路,西至东马路,南起水阁大街,北止通北路,素有“津门故里”之称,也被誉为天津文化的发祥地。

古文化街原称宫南、宫北大街,是以元泰定三年(1326)敕建的天后宫为方位确定的地名。明清时期,由于这里毗邻城市政治中心又靠近海河,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使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天津最早的经济、政治、文化、商贸聚集地。明清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这一地段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宫南、宫北大街,可谓是功能齐全的金融商业街。后来这一地段由于屡遭兵燹,昔日的繁荣逐渐衰萎,商家店铺多半改为居民住宅,年代的流逝又使住宅区变成了危改区。

1985年,天津市政府为了振兴该地区,修复了天后宫及宫前广场和戏楼,并将宫南、宫北大街改建成为两侧对开的仿古式门面店铺的步行街。改建后的古文化街长687米,宽5米。整体建筑风貌为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一律青砖红柱、坡顶飞檐、油漆绘画、宫灯楹联,古典气息浓郁。全街汇集了近百家店堂,以展售古籍书画文房四宝、民间工艺品等传统文化用品为主。1989年,宫南、宫北大街更名为“天津古文化街”。

2003年天津市政府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的《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规划》中,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文化街成为宏伟的“海河规划”六大节点性重点工程之一,承担着传统文化商贸区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海河规划”推动下,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自2002年底开始开发和建设,到2006年底基本建成。新建成的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比原来的古文化街扩大了近10倍。区域内恢复建成了古文化街主街、古文化街戏楼;整修恢复了百年建筑通庆里、有600年历史的木结构建筑玉皇阁;移植重建了天津第一家官办金融机构官银号;新建了民俗博物馆、文化小城、古玩城、北方美博城以及沿河风情水畔等大型建筑。建成后的旅游商贸区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成为集民俗文化、旅游购物、餐饮住宿、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商贸区,成为了解天津民俗、感受天津民风、体验天津民情的窗口。(www.daowen.com)

2011年天津市政府编制并公示了《天津市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划定海河两岸14片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并做出了整体性保护和发展规划。2018年天津市政府制定了包括古文化街在内1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15个保护规划方案,通过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突出天津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彰显城市内涵。根据规划,将形成“一带十三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一带”指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串接传统与现代、展示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和都市魅力。“十三区”中的老城厢、古文化街、估衣街将展示中国传统风格的城市特色;“五大道”、一宫花园等其他10片历史文化街区将展现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独特风貌。

在新世纪以海河为依托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古文化街作为三大传统文化历史街区之一,是距离海河最近并且开发建设相对成熟的一个,在以海河为纽带打造的城市景观带中,发挥着传承城市文脉、彰显城市深厚历史底蕴的重要作用。在14个历史文化街区中它是唯一被明确定位为旅游街区的一个,在以旅游为杠杆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促进天津对外交流以及展示天津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