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津万国桥:现代性的象征

天津万国桥:现代性的象征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万国桥建造之前的1904年,东侧很近的位置曾建有老龙头铁桥,这是一座通行着有轨电车的平移开启式跨桥,被认为是万国桥的前身,也可以说是天津建设现代化城市较早的符号性表述之一。1927年万国桥建成,老龙头桥被拆除,作为“2.0版”的新式钢桥,万国桥具有更加鲜明的现代性表征。无论是中文的“万国桥”,还是外文的“国际桥”,抑或民间称谓“法国桥”,都能直观呈现近代天津的社会历史状况,彰显自身携带的现代性因素。

天津万国桥:现代性的象征

万国桥建造之前的1904年,东侧很近的位置曾建有老龙头铁桥,这是一座通行着有轨电车的平移开启式跨桥,被认为是万国桥的前身,也可以说是天津建设现代化城市较早的符号性表述之一。1927年万国桥建成,老龙头桥被拆除,作为“2.0版”的新式钢桥,万国桥具有更加鲜明的现代性表征。首先它继承了老龙头桥的全金属设计,经过两次工业革命,钢产量成为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最直接的体现,运用钢材建造现代桥梁具有时代意义。万国桥建造规模又大过老龙头桥,实现了交通运输效率的大幅提升,表明城市现代化进程节奏的加快,有研究者认为:“万国桥就是为了满足天津城市近代化进程中交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海河通航,在解决天津水陆交通矛盾问题时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是中国航运与桥梁史上的大事之一,加快了天津各项事业现代化及城市化的进程。”[1]更重要的是,万国桥不但同其前身一样是一座钢结构开合桥,更突破了其前身传统的建造模式,用钢质骨架构造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立体空间,不但从审美上趋近于巨型现代造型艺术品,更因为有意识的空间构建强烈而彰显着自身的存在,进而卓然标示着现代城市的时代属性,其雄浑、厚重、威严、冷酷的特质正好符合了现代城市的扩张、融合的表情。

万国桥的建造时间和地点也都颇有意味。1923至1927年恰是北洋政府最后一段时期,作为从中央集权王朝向现代国家的过渡,这一时期呈现出了现代化道路的曲折与反复,但另一方面在现代政治体制、工商业经济文化领域均有自己的贡献,此时修建的万国桥指涉着近代中国的探索步伐以及与北洋有深刻渊源的天津城。作为一座开合桥,通航需求导致的万国桥的“变形”与天津历史上的贸易量息息相关,开合频率对应着城市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在竣工后历经的各类战争与冲突中,这座钢体大桥都发挥了军事堡垒的作用,这又与天津城市的军事属性不期而遇。

此外,桥北是天津站的前身老龙头火车站,经历过义和团八国联军的交火。桥南是贯穿英法两国租界的解放北路,曾因设有大量中外金融机构被称为“东方华尔街”。交通运输和金融商贸正是现代天津的兴盛之源和发展方向。老龙头车站毗邻俄租界,与意租界、奥租界距离都不远,隔河相望是法租界及两侧的英租界(包括1902年已并入的美租界)、日租界,仅离德国和比利时的租界稍远。租界是近代中国城市的重要部分,且具有相当规模,因此万国桥不仅仅是现代性的象征,更是整个城市现代化运转的重要保证,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也就再自然不过了。(www.daowen.com)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名字重新命名万国桥,令之失色不少。无论是中文的“万国桥”,还是外文的“国际桥”,抑或民间称谓“法国桥”,都能直观呈现近代天津的社会历史状况,彰显自身携带的现代性因素。尤其是“万国桥”的名称更能标识城市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这恰恰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品质。源自《周易》“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的“中正”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易名将先天带有的现代性统统遮蔽,桥梁附着的时间、空间属性尽数消失,成为一条普通的运输通道,自然也就丧失了空间生产的能力。以此命名这座历史名桥并对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初阶的、有深厚西方文化印记的城市进行概括,显然力不从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