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对媒介的影响:人工智能社会学成果

人工智能对媒介的影响:人工智能社会学成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使手机等移动终端变得更加智能化。作为终端的媒介的泛媒化发展趋势。对于“泛媒化”,我们之前已经谈及,此处主要是从人工智能对作为终端的媒介的影响角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物体变得智能化和媒介化,成为多样化的媒介终端。

人工智能对媒介的影响:人工智能社会学成果

(1)人工智能技术使手机等移动终端变得更加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手机的智能化水平,使手机设备更加人性化,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需求,用户体验显著提升。例如,苹果手机自带的语音交互系统Siri,只需对Siri说出你的需求,问天气、查路线、打开某个软件等,它就能够帮你完成。

(2)人工智能技术扩展可穿戴移动终端的功能。例如,谷歌公司发布的谷歌眼镜,摄头可以提供与人眼观察相似的拍摄视角,这种拍摄视角也被称为“第一人称拍摄”,可以形成一个虚拟的屏幕,它所带来的是一个类似于笔记本计算机屏幕的视觉体验,这使得谷歌眼镜有了“增强现实”的功能,也就是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中附加相关虚拟信息,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实时叠加,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而且谷歌眼镜还可以上网。

(3)人工智能作为媒介终端(如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例如,利用无人机采集新闻数据。2015年6月的“东方之星”翻沉事件和8月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等事件的报道中,无人机大显身手。相对而言,无人机新闻具有采集成本较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保障采访安全等优势。智能机器人主要研究如何让机器硬件能够像人类或者动物那样行动,相当于提高机器的行为能力和感知能力等。例如,前述章节中提及的社交聊天机器人便是作为一种新型媒介终端,能够给陪伴对象提供天气、新闻等信息。

(4)作为终端的媒介的泛媒化发展趋势。对于“泛媒化”,我们之前已经谈及,此处主要是从人工智能对作为终端的媒介的影响角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物体变得智能化和媒介化,成为多样化的媒介终端。当然,除物体终端化外,还有所谓的人体终端化,虽然从字面上看,物联网是物体的联网,但这里的物体,实际也包含人本身。当可穿戴设备等传感装置可以直接发送人体的相关数据时,人体本身也将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终端——人肉终端。这使得人的数据化变得更为常态、深层。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丰富,也意味着人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增强。人体上的智能物体可以拓展人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人与物的信息交互能力。[147](www.daowen.com)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谈到人工智能对作为符号系统的媒介、作为技术的媒介、作为终端的媒介的影响,尤其提到了所谓“泛媒化”的发展趋势,在此,我们应该提及的是,信息的载体已经改变,但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并没有改变。如图11-2所示。换一个说法就是,纸正在变,报将永存。纸,就是载体;报,就是内容、信息。

图11-2 不同年代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