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与社会资本的变革

人工智能与社会资本的变革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观层次上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社会组织所具有的某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这拓展了社会资本的解释力和研究领域。其二,人与人工智能的社会关系提升了某些个体的社会资本,体现出社会资本的生产性。这些可以看作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宏观意义上社会资本的变化。

人工智能与社会资本的变革

当代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从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等人开始。布迪厄于1980年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他将社会资本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67]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使用“社会资本”一词,由此也导致此概念的定义比较混乱,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1)微观层次上社会资本的概念。在微观层次上,社会资本是指将社会关系和关系网络看作个体可以利用借以实现个体目标的资源。如伯特1992年指出,“社会资本指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他们你得到了使用其他形式资本的机会”。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积累起来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综合。波茨在2000年也表明“社会资本在理论上的最大魅力在于个人层面”,认为社会资本是处在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由此可见,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概念强调两点:一是社会关系和关系网络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是社会关系和关系网络被个体用于实现自己的行动目标。这里所说的个体不仅仅指个人,也可以是组织。

(2)宏观层次上社会资本的概念。普特南1993年的定义和研究最具代表性。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社会组织所具有的某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这拓展了社会资本的解释力和研究领域。在其研究中,更重要的不是社会资本对单个个体的有用性,而是集体层面上的公共精神,如信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等,这样的公共精神将有助于集体行动中的广泛合作,并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促进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68](www.daowen.com)

基于此,人工智能如何有助于在上述层次上影响个体、集体和社会的社会资本?其一,人与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拓展了社会资本概念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范畴。其二,人与人工智能的社会关系提升了某些个体的社会资本,体现出社会资本的生产性。例如,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从百度离职后,便创立帮助传统产业AI转型和升级的Landing.ai,还去自动驾驶创业公司Drive.ai担任董事,当吴恩达在大型企业走不通的时候,选择了创办自己最擅长并感兴趣的工作。其三,企业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企业生态网络,提升了社会资本。例如,小米科技公司,现在正在打造把厨房及客厅转变成OMO环境的人工智能家电网络,其中的核心是小米人工智能音箱“小爱同学”,之后一系列智能型感应式居家设备,如空间净化器、电饭锅冰箱、摄影机、洗衣机吸尘器等都借着低成本的优势成功上市。小米并非全凭自己研发这些设备,它投资了220家公司,孵化了29家创业公司。低价、多样性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创造了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设备网络。其四,智能社会建设所带来的整体社会氛围的变化,有助于提升宏观意义上的社会资本。例如,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人工智能规划与建设,使得中国在改变疾病诊断的方式,或者重构购物、出行及饮食场景等方面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这在整体上也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如无现金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等。这些可以看作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宏观意义上社会资本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