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保理的诞生与发展现状

商业保理的诞生与发展现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法人企业及分公司共计11 541家,注册资金累计超过8030亿元。据测算,全年商业保理业务量达到1.2万亿人民币,较2017年增长了20%。商业保理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互联网商业保理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重要途径。同时,互联网商业保理也扩展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使得在互联网支付、借贷、众筹之后,互联网经济中又诞生了商业保理业务模式。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商业保理发展的障碍。

商业保理的诞生与发展现状

互联网+”顺应时代脉搏,助力实体经济。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诸如零售、信贷等行业均呈现较以往迥异且更具活力的业态特征。传统保理业务也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诞生了互联网商业保理业务,为债权人债权变现提供了更快捷、更广阔的空间,也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作为居中促成交易的互联网平台,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保理作为一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得以诞生。1987年,中国银行与德国的“贴现与贷款公司”签订国际保理总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出现商业保理这一融资模式。自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保理业务获得极大发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法人企业及分公司共计11 541家,注册资金累计超过8030亿元。据测算,全年商业保理业务量达到1.2万亿人民币,较2017年增长了20%。[1]

在“现金为王”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还经常需要向客户提供赊销服务。赊销虽然可以吸引客户,扩大销路并提高企业利润,但也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现金流压力持续加大。金融监管机构为盘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颁布实施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2007年10月实施)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2007年10月实施)。商业保理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互联网商业保理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重要途径。同时,互联网商业保理也扩展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使得在互联网支付、借贷、众筹之后,互联网经济中又诞生了商业保理业务模式。(www.daowen.com)

创新意味着实践变化迅速。在宏观监管未能作出及时反应的情况下,仅凭借地方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标准各异、措施不同等问题。在缺乏统一监管的情况下,实践中凸显的问题非常多,如信用机制欠缺、应收账款真实性存疑,以及投资者保护不利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商业保理发展的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