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语言性质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的认识也日臻完善。在英语教学领域,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听说法的鼎盛时期。由于它以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在军队英语培训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听说法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应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在训练学生听懂一段课文时,教师首先要从元音和辅音的识别出发,然后依次进入单词、句子和篇章的层面。这种“自下而上”的听力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语音识别来理解单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意义,然后通过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把握整个篇章的意义。在当时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语言学习被深深地打上了“刺激—反应”模式的烙印,语言能力的获得和发展,被看作是对行为的反复操作的结果。因此,听力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反复进行语音的识别和听辩训练,而意义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往往让学生将自己听到的单词翻译成本族语,以检查学生对听力教材的理解情况。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功能主义语言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对语言的社会功能的研究。功能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构系统。因此,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听力教学不应该只让学生去听清某一个音、听懂某一个单词或句子,而应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研究者开始重视对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并结合语篇的宏观结构、认知图式、认知推理,以及语境等因素,来揭示听力理解的性质。G.Brown曾指出:“对语篇的理解,涉及许多因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随着语篇的展开,听话者需要根据语篇上下由一系列句子构成的,但句子的意义有时要受到语篇宏观结构的制约,对单个句子的理解并不能说明听话者已经理解了整个语篇。认知推理,是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如何训练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运用各种认知策略进行自发的、能动的认知推理,是听力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总之,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语言、认知、文化和社会知识等各种因素。下面,G.Brown对听力理解的性质作了简要的阐述。一是辩论单词并记住与该单词相联系的意义。二是理解每一个单词是如何与语境发生相互作用并为邻近单词的意义创造语境的,理解一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构成主语、哪些构成谓语,并理解指代成分所指称的人或物。三是既要理解每一个句子在局部上下文中的意义,又要理解该句子在整个语篇的宏观中的意义。四是对语篇的理解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语篇的局部语境提供的知识和背景知识来理解语篇内容,另一方面是对语篇中暗含的人际、空间、时间、因果和意图关系做出推理。五是对于较长的语篇来说,学生应至少记住其大意;对于较短的语篇来说,学生应记住尽可能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与说话者的当前意图相关的内容。(www.daowen.com)
当然,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听力理解的性质做出不同的理解。总而言之,正确认识听力理解的性质,对搞好听力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既关系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听力教学所持的观点和态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