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犹太商人外,莎士比亚对威尼斯的描述同样是极尽想象力之能事,扭曲事实,颠倒是非。因此《威尼斯商人》中有不少与当时威尼斯现况截然不同的内容。在莎士比亚的年代,威尼斯等同于现今的纽约,是世界经济的枢纽。威尼斯的犹太人并非高利贷业者,而是“国际投资者”,为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像夏洛克一样,居住在威尼斯的犹太人为“塞法迪犹太人”,是指以前居住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犹太人子孙[2]。
1492年完成统一的西班牙,驱逐了不愿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当时约有二十五万名的塞法迪犹太人移居至北非、意大利、奥斯曼帝国等地。失去犹太人资本的西班牙经济不复以往,而其他跳脱宗教黑白理论的国家,以“现实”为考虑,重新接纳犹太人,反而在经济上创造了亮眼的成绩。
威尼斯仰赖地中海贸易成长,是具有“实用性世界观”的地方,没有理由像《威尼斯商人》中所描写的那样,严重歧视迁居于此的犹太人。虽然威尼斯是世上第一个建立“犹太人居住区”的国家,但它并不是像二战时建于波兰的“强制收容所”,反而比较趋向于基督教以关怀的角度保护犹太人,如《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公然羞辱夏洛克的场面,不太可能发生。(www.daowen.com)
安东尼奥将全部财产投资于一艘船的状况,也很不现实。实际上,威尼斯商人投资商船时,都会利用一种被称为“有限责任合作关系”的联合企业制度,同时与好几名投资者合作,合伙投资采购商业航海所需的所有装备,而不会以个人投资出发。
威尼斯商人以这种方式对各个地区的船只进行分散投资。正所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时的他们早已体现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原则。所以,投资的船只就算在途中载着值钱的商品遇险,也不会有破产的情形发生。即便在贸易中途发生战争或天气异变等因素,导致船只无法动弹,资金还是能顺利周转,因为投资者早已进行分散投资,其他地区的船仍会陆续回航。
由此看来,安东尼奥因商船遇难而破产,被夏洛克“以刀相逼”的情况,与当时的威尼斯大相径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