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由系统化、综合化、体系化的概念框架构建而成的,它从四个与科学密切相关的核心领域内(第一是物质科学领域,第二是生命科学领域,第三是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第四是技术与工程领域)汇总、筛选、提炼了18个可以被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适用于小学生学习、思考、实践的主要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主要概念具体是指可以被有效地运用到合理区域内的丰富化、多样化、多元化物体以及科学现象中的综合性概念,它往往具有强烈的科学抽象特征,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区域,具有较为显著的科学分析力、科学解释力、科学归纳力。很多研究人员针对主要概念,开展了细致化、深入化、准确化的分解活动,将其逐步分解为七个具有辨识度、区分度、引领价值的分解概念,它具体指的是可以被运用到特定的、层次化的观察实践活动以及科学实验探索中的各种小概念。立足小学生发展层面上的学习需求与认知特性,依据从简单到困难,从表面到深入的原则,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标准从更加宽广的领域,更加多元的层面上,更加发展的维度上,设计、规范、制定了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即学生群体需要学习的具体实践内容与科学知识,也就是小学科学教育学习目标,这些内容汇集在一起,逐步构成了合理化、层次化、有效化的科学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笔者统计了科学教育活动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汇总提炼了有关的分解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
小学阶段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所涉及的学习目标总共为27个,可以被划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科学知识层面;第二是科学探究层面;第三是科学态度层面;第四是科学、社会、技术、环境层面。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围绕学生群体的认知特性、学习需求、学习难易水平等,设计、安排、规划多样化、丰富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目标,并将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融入与之契合的学段中。通过全面分析、细致剖析、不断整理科学教育学习目标,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内容:
首先,不管是小学阶段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它们所对应的科学教育学习目标往往体现为:教师群体要积极引导学生群体正确感知、充分理解生活实践中比较简单的、常见的自然科学现象,充分了解一般性事物的外部形态、外部特点、外部属性与统一特性,并引导学生群体学会观察实践,学会借助简单的语言阐述、表达事物的特征,正确运用分类研究的策略以及比较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群体的科学课程学习目标主要指向两个维度:一个是“是什么”,另一个是简单化的“为什么”,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是陈述性知识。
其次,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群体的科学课程学习目标主要体现为:教育工作者要帮助、督促学生群体全面了解所接触事物、常见事物的共同性特点与一般性特征,切实把握好常见事物的重要形态与发展变化过程。在这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借助观察实践、科学实验、测量分析、归纳总结、概括汇总等方式,引导学生群体的全面学习与自我发展,促使学生群体逐步掌握亲自观察、实验探究、准确测量、细致归纳、有效概括的方式方法。这个阶段的科学课程学习目标相对于一、二年级而言,扩充了各种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内容。(www.daowen.com)
最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群体的科学课程学习目标往往集中为:教师群体要引导学生群体正确认知生活中常见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内在关系,切实把握好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因素、影响因素、变化逻辑等。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群体借助控制变量的实验活动,依托直观的、简单的、丰富的统计知识,在细致分析、构建模型、合理推理的方式指导下,深入探索科学教育内容,充分理解科学知识体系。这也意味着,此时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已经向着丰富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它囊括了大量的关于“为什么”“怎么办”的系统化、逻辑化问题;另一方面,它还扩充了关于“怎么做”“如何做”“更好做”的科学策略知识。
除此之外,面对不同属性、不同逻辑、不同内涵的科学知识内容,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兴趣,切实借助合理化、有效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科学教育教学模式,稳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明确指出的,所谓陈述性知识,具体指的是两个维度上的知识内容:一个是概念性知识;另一个是事实性知识。在陈述性知识的讲授与指导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围绕蕴含其中的常见化、单一化概念,立足科学领域的基本事实,运用两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第一个是循序渐进的科学概念形成模式;第二个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概念转变模式。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谓程序性知识,具体指的是丰富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方式,以及运用这些科学探究方式的相关准则与具体策略,教育工作者在教授程序性知识时,往往运用探究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而策略性知识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指的是涉及学习认知任务的系统化、综合化的知识内容,以及各种关于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探究的知识内容。通常而言,学生群体在系统学习科学技术层面上的多元知识时,往往会运用到这类型的科学知识,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引导学生群体开展探究实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育学生群体的策略性知识。无论如何,教育工作者都要立足科学知识的内涵、类型、特性与发展目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有策略地借助差异化、区别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切实实现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断培育学生群体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理念,促使学生群体的科学素养稳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