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绿色差异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绿色差异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研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对生态文明绿色评价指标的全国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对全国数据的分析为后文的区域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表2-62006~2016年全国经济绿色增长效率指标描述性统计②第一产业指标从图2-1第一产业指标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出现比较微小的波动,2006年与2015年的数值相比差别很小,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缓慢有关系。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绿色差异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研究

本节对生态文明绿色评价指标的全国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对全国数据的分析为后文的区域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数据来自于相关年度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等。

(1)经济增长绿化度

①经济绿色增长效率指标

从表2-6列出的我国经济绿色增长效率指标数据中可以看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比较大,说明2006~2016年间该指标有较大的增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11年间下降了2.23倍,且呈现逐年平滑下降的趋势;人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是逐年提高的,这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情况是相适应的,在11年期间提高了2.36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氨氮排放量都是在逐年降低的。从标准差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下降速度是最快的,下降了7.96倍,这与提高经济绿色增长效率的目标是一致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状况下,废气、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在单位产量中呈下降的走势。

表2-6 2006~2016年全国经济绿色增长效率指标描述性统计

第一产业指标

从图2-1第一产业指标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出现比较微小的波动,2006年与2015年的数值相比差别很小,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缓慢有关系。这与我国现阶段工业较为发达,农业发展比较萎缩的情况相适应;土地产出率在11年间提高了2.5倍多,说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农作物播种面积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21522.28亿元提高至2016年59287.78亿元,提高了2.75倍。

图2-1 2006~2016年全国第一产业指标[1]

第二产业指标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波动并不明显。从图2-2中数值看,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的增长趋势相同,基本呈现重合的变动曲线,因此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平缓;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在第二产业生产值增加的情况下,单位能耗和水耗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年间变动很小。

图2-2 2006~2015年全国第二产业指标

④第三产业指标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波动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似,变化并不明显。从图2-3中数据看,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的增长趋势相同,基本呈现重合的变动曲线,因此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平缓;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波动也比较和缓,是因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趋同,因此二者相比的值变化比较平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是逐年递增的,在就业人员总数增加数值较小的情况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多,提高了1.4倍。

图2-3 2006~2016年全国第三产业指标[2]

(2)资源环境承载力

①资源丰裕度指标

从表2-7中资源丰裕度指标所包括的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活立木总蓄积量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这几个变量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数值都在逐年提高,且11年来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活立木总蓄积量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的标准差变动较小;人均水资源量的标准差相对比较大,数值在逐年提高。

表2-7 2006~2016年全国资源丰裕度指标描述性统计[3]

②环境压力指标

从表2-8中可以看出,环境压力指标中单位土地面积二氧化硫和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是逐年下降的,以标准差看,下降趋势是比较平缓的;单位土地面积化学需氧和人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2006年至2010年逐年下降,于2011年出现峰值后又逐年下降;单位土地面积氨氮和人均氨氮排放量的标准差波动较小。

表2-8 2006~2016年全国环境压力指标描述性统计[4](www.daowen.com)

续表

③资源利用度指标

从图2-4中可以看出,水资源利用率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与水资源总量每年的自然变动有关;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有小幅度的上下波动,这与城市建设用地每年的具体变动情况有关。

图2-4 2006~2016年全国资源利用度指标

(3)生活质量的环境因素

①基础设施指标

从表2-9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指标中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用水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表现出逐年缓慢递增的情况,从标准差可以看出其增速并不明显;农村人均改水、改厕的投资标准差较大,总体情况并不稳定,有上下波动的状况。

表2-9 2006~2016年全国基础设施指标描述性统计[5]

交通运输指标

图2-5中交通运输的三个指标,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私人汽车拥有量和人均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路线网长度都在逐年递增,其中人均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速超过了其余两个指标,公共交通运输指标的增长速率远低于私人交通运输指标的增速。

图2-5 2006~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指标

(4)可持续发展与公平

①科研创新指标

从图2-6中可以看出,科研创新指标中R&D人员全时当量与研发投入强度都在增加,其中R&D人员全时当量的增长速度较快,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化相对较缓。

图2-6 2006~2016年全国科研创新指标[6]

②教育公平指标

图2-7中所示教育公平的三个指标,即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教育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人均教育经费都在逐年稳步提高。

图2-7 2006~2015年全国教育公平指标

从四个维度的全国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绿色增长效率指标的总体趋势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耗、废水、废气排放类的指标在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及用电量的水平在提高,这与绿色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降低有害物质排放的基本目标一致。第一产业指标由于产业处于萎缩阶段,与指标的反映情况是吻合的,但从土地产出率等指标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在日益提高。第二产业指标中能耗及固体废物相关指标呈下降趋势,但变动较小,其绿色程度较低。从第三产业的指标数据可以看出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资源丰裕度指标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从标准差看,波动较小。环境压力指标中废水废气排放量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也偏小,同时存在不稳定的情况。资源利用度指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说明与地区差异性较大,造成了全国数据的不稳定。基础设施指标中增幅普遍较缓,其中代表农村状况的指标差异性较大。交通运输指标总体来说都是上升趋势,其中显然私人交通的增速明显大于公共交通。科研创新指标和教育公平指标虽然均存在基数较小的情况,但都呈上升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