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督机制不实
严格规范的监督有利于提升顶岗实习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顶岗实习中的监督机制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监督什么,即对监督的内容所做的制度性的规定;谁来监督,即监督的执行者及监督的组织机构;如何监督,即有效开展监督的运作方式。在监督制度的确立方面,它主要涉及监督主体的明确,监督对象及指标体系的制定,奖惩措施的制定等;在监督组织的设立方面,可以成立高校顶岗实习督查委员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中小学顶岗实习督查委员会;在监督实施方面,则要实现监督渠道和途径的多元化。然而,从目前顶岗实习的运作现状看,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有学者指出:“目前对于教育实习及其校方合作的规范化运行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合作的运行与维系依然依赖于合作人员的自觉,由此造成实习管理工作的松散化和随意性,制约了合作效能的充分发挥。”[10]笔者以为,当前顶岗实习中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首先,监督制度不完整,这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公开的顶岗实习监督指标体系,如针对不同管理主体的监督措施,另一方面表现在监督主体的单一,师范生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在监督体制得到很好的体现;其次,监督实施流于形式,尽管开展顶岗实习的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通过巡视检查的方式对顶岗实习工作予以监督,但由于这种监督主要采用汇报制度,进入课堂、深入生活的观察并不多见,因此,很多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再次,除了当面汇报,也没有为其他监督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的监督平台。
2.评价机制不详
评价的功能不仅仅在于甄别和判断,良好的评价标准也能约束评价对象的行为、为评价对象的行动提供指导、为评价对象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顶岗实习需要评价机制作保障。这些评价机制包括:评价制度的确立,如评价对象的确立、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标准的颁布、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制度的实施;评价结果的应用等。然而,从目前顶岗实习运作的现状看,评价机制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评价标准的缺失。无论是目前的学术研究,还是各个实施顶岗实习的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都很少建立相对完整的针对师范生、中小学、指导教师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这就导致了顶岗实习评价的实施存在极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其次,评价结果应用的缺位。目前的顶岗实习评价仅仅只是发挥了甄别的功能,至于其激励功能,如在师范生的评优评先、考研推荐、求职就业中的功用极为有限,同样的窘况也存在于中小学指导教师评价与高校指导教师评价中。(www.daowen.com)
3.激励机制不够
首先,顶岗实习的运行需要必要的经费作保障。这些经费涉及师范生的工作酬金,各方指导教师的工作酬金,高校、顶岗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的顶岗实习管理经费等。因此,如何从制度上对顶岗实习经费予以保障就成为了破解顶岗实习困境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制度包括:高校顶岗实习管理经费制度,地方政府顶岗实习管理经费制度,中小学顶岗实习经费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师范生酬金发放制度,中小学指导教师酬金发放制度,高校指导教师酬金发放制度,中小学顶岗实习管理经费制度,等等。然而,从目前顶岗实习的运作现状看,由于缺乏明确的顶岗实习管理经费制度规定,经费匮乏就成为了制约顶岗实习最为重要的因素,这在顶岗置换模式中表现最为突出。相对而言,顶岗支教存在一定的实习经费,这部分经费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不过,由于缺乏相应的经费管理制度,经费管理混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同工不同酬、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经费偏低等问题在顶岗支教模式中普遍存在。经费保障不利必然会影响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如有学者指出,实习指导教师的不足、中小学校对实习生的廉价使用、师范生对顶岗实习的价值迷失,都是实习经费得不到保障造成的。[11]
其次,当顶岗实习经费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时,非物质激励就成为了一种十分必要的补充。如何从制度上对这些非物质激励予以保障,就成为了突破经费瓶颈的权宜之计,如在评优评先、考研推荐、求职就业时给予顶岗实习师范生优惠政策,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中给予各类实习指导教师优惠政策,在办学条件上给予接收顶岗实习师范生的中小学支持政策,等等。然而,从目前顶岗实习运作的现状看,出台类似制度的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并不多见,尤其是能够在非物质激励方面能整体协调的顶岗实习案例十分罕见,这就更加剧了顶岗实习运作的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