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开展评价、在评价中促进学习”是学习性评价的根本宗旨,因此,学习过程、评价过程以及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体化的过程。鉴于此,笔者从一体化的视角设计了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性评价基本模式(见图1),此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学习性评价起始于课堂教学,因此它也像形成性评价一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参与等,但学习性评价并不把它作为评价的重点。学习性评价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解,注重学生的“学中做”,并通过收集学生“学中做”的成果——作业来为学生提供学习反馈。
第二,学习性评价中的形成性反馈不再是简单的分数或是廉价的表扬,而是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与改进意见。而且,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差异,反馈给学生的学习建议与改进意见必须具备个体性、针对性和丰富性。
第三,学习性评价中的形成性反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反思和实践改进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基础。不过,此时的教学调整主要不是原始教学计划的再调整,而是基于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回授,即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中的知识难点予以重新呈现;同时,学生接受反馈也不是一个不假思索的过程,它需要与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相结合。
第四,学习性评价从不认为知识的理解是一次性完成的,相反,它把知识理解看作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即知识是需要学生再理解的。与知识的简单重复不同的是,学习性评价把学生对知识的再理解建立在“做”与“形成性反馈”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对知识再理解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做中学”的过程。(www.daowen.com)
第五,学习性评价始终把实作性理解作为评价的核心指导思想。它并不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有反馈,就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行而知之”是它不变的信条。因此,学习性评价重视学生的作业再完善,即“学中再做”。如果说学习性评价需要给学生一个等级评价,那也一定是在“学中再做”之后。
图1 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学习性评价模式
总之,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性评价从改进学生学习入手,旨在通过评价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毫无疑问,它抓住了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是对当今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呼应。只是,由于这种评价方式尚处在从理念向实践转化的阶段,因此,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保证教师教学时间的投入,如何在大班额的条件下有效开展学习性评价,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得到厘清和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