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务会计》模块八:长期应付款的确认、计量及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模块八:长期应付款的确认、计量及账务处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理解长期应付款的含义,理解长期应付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的处理,掌握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长期应付款的确认、计量。◆长期应付款的账务处理。如果延期支付的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所购资产的成本应当以延期支付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理解长期应付款的含义,理解长期应付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的处理,掌握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

【典型工作任务】

◆长期应付款的确认、计量。

◆长期应付款的账务处理。

理论知识概述

一、长期应付款的含义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二、长期应付款的特点

长期应付款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分期付款的性质,如补偿贸易引进设备应付款是在合同期内逐期偿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是在整个租赁期内逐期偿还;二是长期应付款涉及的外币账务较多,其计价经常会和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有关。如引进国外设备的价款是通过汇率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计算的,还款时汇率变动,会影响人民币的数额。

会计相关核算知识

一、账户设置

为核算补偿贸易引进设备应付款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企业应设置“长期应付款”账户,该账户下应设“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和“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两个明细账户,分别核算两种不同的长期应付款。

二、具体核算

(一)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企业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能够取得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的,应当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企业无法取得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且租赁合同没有规定利率的,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二)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

企业购买资产有可能延期支付有关价款。如果延期支付的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所购资产的成本应当以延期支付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具体来说,企业购入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支付的价款总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三)补偿贸易引进设备应付款

补偿贸易是指企业从国外引进设备,再用该设备生产的产品归还设备价款。企业按照补偿贸易方式引进设备时,应按设备以及随同设备一起引进的工具、零配件等的价款以及国外运杂费的外币金额和规定的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借记“在建工程”、“材料采购”或“原材料”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科目。企业用人民币借款或银行存款支付进口关税、国内运杂费和安装费等时,借记“在建工程”、“材料采购”或“原材料”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科目。企业用人民币借款或银行存款支付进口关税、国内运杂费和安装费等时,借记“在建工程”、“材料采购”或“原材料”等科目,贷记“长期借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归还引进设备款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

理论案例

【案例设计3-48】西秦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月1日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入一台设备,总价款为160万元,购货合同约定购买之日首付70万元,以后每年年末支付30万元,分3年于2019年12月31日付清,建设银行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10%。根据上述经济业务,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1)2017年1月1日购入时:

分期应付款的应付本金=每期分期付款300000元的年金现值=300000PVA(3,10%)=300000×2.4869=746070(元)

总价款的现值=700000+746070=1446070(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1600000-1446070=153930(元)

借:固定资产 144607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53930

贷:长期应付款 900000

银行存款 700000

(2)按期支付价款、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如表3-3所示。

表3-3 合同付款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融资费用 单位:元

注:(5*)指上一年第(5)列数据。

2017年12月31日,支付第一期应付款:

借:长期应付款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借:财务费用 7460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74607

2018年12月31日,支付第二期应付款:

借:长期应付款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借:财务费用 52067.70(www.daowen.com)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2067.70

2019年12月31日,支付第三期应付款:

借:长期应付款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借:财务费用 27255.3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255.30

【案例设计3-49】西秦股份有限公司与外商签订补偿贸易合同,引进一台设备及配件。设备款折合人民币800000元,配件款折合人民币70000元,企业准备用的生产的产品归还引进设备及配件款。设备运用,用人民币支付关税及国内运杂费20000元(其中设备负担18000元)。设备安装调试后,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安装调试费12000元。引进设备投产后,第一批生产产品200件,每件不含税销售价格400元,销售成本300元,这一批产品全部用于归还设备款。有关业务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1)引进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800000

材料采购 700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 870000

(2)支付设备及配件关税和国内运杂费时:

借:在建工程 18000

材料采购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3)配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72000

贷:材料采购 72000

(4)开出支票支付设备安装调试费时:

借:在建工程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5)设备安装调试后,已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 830000

贷:在建工程 830000

(6)用设备投产后第一批商品的价款偿还引进设备款时:

①对向外商提供的商品: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商 8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②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00

贷:库存商品 70000

③对已抵偿的引进设备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 80000

贷:应收账款——应收×外商 80000

知识拓展

借款费用的有关知识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以及其他相关成本。内容包括:(1)专门借款;(2)一般借款;(3)折价、溢价;(4)汇兑差额;(5)辅助费用。借款费用的账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企业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能开始资本化:一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二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三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开始。

对于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该借款费用属于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应当根据其发生额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在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该借款费用属于在生产经营期间为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应当根据其发生额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非流动负债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方法: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长期借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差额填列;应付债券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应付债券”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差额填列。

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是企业筹措长期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通常用于企业扩展经营规模、购置大型设备、扩建厂房等。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其特点是金额大、期限长,筹资的风险也比较大。通常形成大都是长期资产,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

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的核算包括取得借款的核算、借款利息的核算以及到期偿还借款本息三个方面的内容。

长期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可以按面值发行,也可以按溢价或者折价发行,通过“应付债券”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具体包括债券发行的核算、债券持有期间利息的确认、溢价和折价的摊销以及到期偿还债券的核算等三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