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上海市“二期课改”正式启动,颁布了《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在学业评价方面也提出了如下要求:(1)要扩大评价领域,包括认知的、技能的和情感的,建立兼顾态度、方法和心智发展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模式,取代原来的只重知识和智育的评价模式;(2)改变单一被动的评价形式,建立既有来自教师的接受性评价,又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评价的新评价制度,以增加评价的丰满度;(3)变终结性评价为全程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并及时开展评价信息的双向交流,遵循评价的增值性原理,发挥好评价的预测、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等功能。
可见,它将带来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也是实现2010年上海基础教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目标的重要标志。
已推行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及附件《关于改进各学科学习评价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自评与互评、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管理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有利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包括共性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学习成绩及相关记录、个性化学习及其相关记录、思想品德表现和社会实践经历的记录以及各类综合评语。
上海市“二期课改”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的新思路、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业评价理念,体现了对学生全面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导向和要求。它针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制订了明确的评价项目和要求。基础型课程的学业评价不仅关注学生认知水平,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多种能力的评价。(www.daowen.com)
在评价实施中,它强调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二是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三是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多元化的评价和个性的差异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学生自我评价、生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结果采用等第制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