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教授曾经说过,“活动和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生只有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具体情境中活动实践,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教学若不能打动人心,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就不活跃,就不可能有深度学习。
复习课是枯燥的代名词吗?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十几年,参加过数不清的课堂观察,发现有一种最让老师头疼且让学生感到无聊的课,那就是复习课。“炒冷饭”是复习课最常见的,无论是对学优生还是对学困生来说,都是索然无味的。复习课一般都是按照教材单元顺序按部就班进行,局限于一个单元的知识,单元之间彼此孤立,缺少整合,忽视了具有相同主题意义的单元知识之间的关联。同时,以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的复习课,常常是老师忙着讲,学生忙着记,老师忙着考,学生忙着做。由于缺乏立足语境的活动设计,学生不知其语用意义,不能深刻理解和内化所学,更不要谈迁移创新。明明知道这样的课不利于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网络,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探究主题意义的能力,可是不知道怎么去改进。对于如何上出有趣味有深度的复习课,我一直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TSA课程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吗?
这些年,我的导师Jennifer一直带领她的工作室,致力于研究TSA复习和深度学习。作为工作室的一员,我很有幸参与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同时也承担了疫情期间的甬上云校话题复习课以及后来的强效提质精品课的录制。回想起来,无数个备课的场景历历在目,在课题研究期间以及围绕TSA课程所上的每一节课,从话题引领的重要性,情境创设的激趣性,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到立足深度学习的课堂推进等方面,Jennifer都一次次进行线下与线上的指导。如何上好复习课?作为组长,我经常和共同体成员讨论和分享,我对立足深度学习以及TSA的复习教学越来越清晰,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在复习课中“活”了过来
明确了方向之后,学生在复习课的课堂上“活”过来了,参与度逐渐提高,对问题的思考也“深”起来了。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改变僵化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我的英语复习课上,允许学生姿态自由,可以坐着,可以站着,也可以找一个角落,因而被学生称为“空间自由“的复习课。同时我对复习话题进行了整合,记得在进行话题为“School Life”的复习教学时,我整合了7A Unit 9、8A Unit 6和9 Unit 14,创设了一个“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的主线大情境。其中包括2个子情境:回忆三年的初中生活和展望未来的高中生活。将一棵树的生长轨迹设计成板书,从一棵小苗,到中苗,再到一棵即将长成的大树。这代表着孩子们初中三年的成长足迹,以及对以后生活的期待。由于讲述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来一波回忆杀”和“展望美好生活的头脑大爆炸”,所以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不少学生把初中三年在校园拍的照片带到了课堂,浓浓的师生情和生生情跃然照片之上。有个别学生在组内交流的时候,把自己被老师“狠狠”批评的回忆都进行了分享,他们觉得这是自己青春回忆里不可少的“调味料”。整节课在回忆和展望中度过,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表达动机和表达欲望。复习课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学生争相分享自己的初中生活经历,酸的,甜的,苦的,辣的,组员都积极为自己的青春和未来代言。语言知识和语法结构等在这堂课有了生活的语用意义,迁移创新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发生,这种感觉在复习课上久违了。(www.daowen.com)
在课堂上放飞学生的思维
自从接触了TSA的复习教学理念,我就坚持在日常复习课上,和学生一起创设语言情境。课堂推进的快慢取决于学生,如果学生的语言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精彩,那么我会稍加启发,慢下来,再给学生一次机会,这看似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如果坚持,学生能够收获很多。经过一年多立足TSA的复习课,现在的课上,哪怕是一个简单对话,我都会让小组通过思维的碰撞,慢慢学会自己创设情景,比如给对话创设一个情境、一个前奏和一个后续。有时候下课了,学生们还恋恋不舍,其实学生喜欢的不是我,而是课堂中可以使他们放飞思维的自由空气。
记得在八年级的一节围绕话题“Hygiene and Health”的复习课上,我简单地抛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的朋友生病了,该怎样给你的朋友提建议?经过几分钟的思维碰撞之后,每个小组都给对话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并配以相应的前奏和后续。我记得一个小组的组员Davy创设了因患重感冒躺在床上的情境,其他组员戴着口罩去他家里看望他,一番问候之后(此处是一个前奏),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比如多喝开水,平时要多运动,要去看医生等。学生随后设计了一个后续,一个学生加了一句旁白:“四天后Davy身体康复,开心地回到学校。”场景切换到教室,同学们祝福他康复,Davy也说他们那天提出的建议很有用,并感谢他们的关心。这节课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个故事情境,而是后面的事情。当时由于时间关系,只展示了3个小组就下课了。就在我走出教室的时候,学生Michael跑上来问我:“Ms.Wang,下节课,我们小组还能展示我们的创意吗?”她的眼神里是满满的恳求。刹那间,我的心被触动了。为什么呢?因为Michael是从初一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可是在TSA课程的滋养和小组的合作互助下,仅仅一年的时间,她已经这么自信地想展示自我。就在那一刻,我更加相信TSA理念的复习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复习的快乐。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一书中指出,“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以及“谁的课是好课”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如果在课堂上,不是徘徊在低水平的重复,而是让学生通过完成高质量的学习任务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乃至深度学习者和创造者,这大抵就是最美课堂的样子。
我特别喜欢袁隆平先生说的一段话:我的工作使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我种的水稻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关于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我也有一个梦,梦想着复习课不再枯燥乏味、不再令人毫无期待。在TSA课程理念引领下,我和共同体成员一起思维碰撞,行走在“自我”与“共同体”不断重构的专业发展道路上。
王秋丽(Olivia),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王宽诚育才奖获得者、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教坛新秀、高新区优秀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