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TSA课程视野:实践与进取

TSA课程视野:实践与进取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疫情期间,也有幸将TSA课程搬上网络平台,录制了首批TSA网络课程,通过甬上云校这个平台面向全市学生播放。良好的收视反馈,让我对TSA课程的设计多少陷入了一个固定的思维:只要选择一个主题,找到教材中的相关单元,明确目标语言,然后想个情境串联起来就可以了。他们一致认为这节课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情境创设不真实!

TSA课程视野:实践与进取

学习共同体的困境

很荣幸,我是TSA课程研究的首批成员之一,与Jennifer和其他共同体成员一起进行TSA课程的相关研究已有五年多的时间。疫情期间,也有幸将TSA课程搬上网络平台,录制了首批TSA网络课程,通过甬上云校这个平台面向全市学生播放。良好的收视反馈,让我对TSA课程的设计多少陷入了一个固定的思维:只要选择一个主题,找到教材中的相关单元,明确目标语言,然后想个情境串联起来就可以了。于是,这次接到甬上云校的录制任务时,我因为脑中已有固定模式,并未觉得有什么困难。

然而,这次录制前的集中会议还是出现了“小意外”。导师Jennifer将本次录课成员分成三个共同体,分别负责不同年级段的录制任务。由于我已有录课的经验,所以Jennifer让我负责九年级的录课任务。于是,我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组成了九年级录课共同体。我们的成员有市名师Ella、市骨干Lilian、省教坛新秀Sam、象山县名师Lynne、城区骨干教师Alice和Maggie等。

担任九年级共同体组长的我让组员先确定上课主题,挑选教材单元,剩下的内容由我负责设计并制作成录制课。当我看到剩下的内容时,顿时傻眼了。九年级14个单元仅剩下5个单元,即“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话题为游览),“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话题为中国制造的东西),“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话题为发明),“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话题为神秘事件)以及“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话题为礼仪、习俗)。其中,除了Unit 5和Unit 6两个单元看似有些共通之处,其他几个单元的话题根本没有连接点,我该如何设计包含这5个单元的三节TSA复习课呢?无法以主题作为突破口串联单元,使我的固定思维遇到了第一次冲击。

逆向设计:突破TSA课程设计的瓶颈

眼看交初稿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而我还没有找到突破的办法,心里甚是着急。但慌乱并未给我带来任何的帮助,我只能逼迫自己静下心来,再次回归教材,仔细分析这5个单元的内容,寻找可关联的突破口。在研读教材多遍,梳理出各单元需要复习的目标语言后,我大致划分了三节课的内容:Unit 5和Unit 6归为一课,前者主要谈论产品用什么制造、在哪里制造等,后者谈论物品的发明时间、发明者、用途等。这两单元强调被动语态,可以以时态串联起来。Unit 10谈论的是不同国家的习俗和游客在当地被期望做某事,单独为一课。剩下的Unit 3和Unit 8,一个谈论话题为游览,要求学生掌握礼貌问询信息的方式,尤其能正确使用含有wh-问句的宾语从句进行信息询问,并能遵照指令找到问询的地点;一个谈论话题为神秘事件,要求学生能根据相关信息,正确运用must,might,could和can't等情态动词进行推断。这两单元按照教材单元编排顺序,应是我复习课的第一课,只有设计好这节课,我才能继续后两节课的设计。

两个单元串联的突破点到底在哪?“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这句话点醒了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无法改变风向,可以调整风帆;无法左右天气,可以调整心情。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去改变观念。这次为何不冲破固式,逆向而行呢?我可以先确定情境,然后嵌入复习的内容!于是,我想到设计某个人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路,然后通过询问信息获得去往某地的指令。之后,在去该地的路上,设计一些意外事件,让人物根据有限的信息进行推断。解决问题后,这个人成功到达目的地。通过这个情境故事,我终于将Unit 3和Unit 8两个单元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

从情境→真实的情境

●初稿:把学生“拉”进我的情境故事

为了使情境故事丰富起来,我创设了我的朋友Amanda这一角色,并设计了她初到英国大学报到的过程。整个情境故事是这样的:Amanda乘飞机抵达英国机场,不知道去学校的路,于是询问路人获得具体路线;Amanda坐车到达学校门口,询问学校门卫新生报到处的位置;Amanda在去报到处的路上捡到一个包,通过包内物品推断出包的主人;Amanda报到后询问去寝室的路线;到达寝室后,Amanda听室友谈论Mike和Jack遇到的尴尬事件。我自认为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我的设计肯定会得到导师和同伴的认可。因为,我把要复习的两个单元的目标语言都训练到了,最后学生也能在谈论他人尴尬事件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大的输出活动,学以致用了。

然而,在导师和共同体成员的审稿会上,我的设计遭到了批评。他们一致认为这节课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情境创设不真实!

Lilian问道:“Amanda第一次出国留学,她难道不做攻略?从机场到学校的路线应该在出发前就查清楚的吧?”

Lynne问道:“你设计的是国外大学还是国内大学?两地的大学情况一样吗?国外的大学有门卫吗?”(www.daowen.com)

Alice问道:“Amanda第一次到学校就有认识的人了吗?不然她怎么能判断出包的主人?应该是熟悉的人才能判断出来吧?”

Jennifer问道:“室友第一次见Amanda就跟她话家常?Mike和Jack是谁?Amanda认识吗?尴尬的事情一般不会和陌生人聊吧?”

……

导师和共同体成员们的一连串问题,竟问得我无言以对。确实,我在设计时根本没考虑到这些问题,我只沉浸于故事情境的趣味中。我单纯地认为只要情境够特别,学生就会被吸引,顺着我的思路和预先设计好的情境路线前进。殊不知,这样会导致听课的学生进入不可捉摸的、抽象的、游离于生活之外的虚假情境。先不说学生是否愿意走入这个情境,即便愿意进入,其在不真实情境中学到的语言也很难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稿:把学生“请”进我的情境故事

学生只会对形象生动的、鲜活直观的、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产生共鸣!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审稿结束后,我就着手修改设计,努力朝着“真实”的方向改进。我化繁为简,将主情境改为在利物浦大学就读的姐姐邀请Amanda去学校玩,Amanda在姐姐的学校经历了难忘的一天:在去姐姐学校的路上收到姐姐发来的微信,姐姐说她身体突然有些不适,让Amanda帮忙去图书馆向Ms.Brown拿寄给她的明信片,并将明信片带到校医院。Amanda在利物浦大学向路人询问去图书馆的路,并获得了学校的地图。在图书馆门口,Amanda遇到两个学生向她问路,借助地图,她给学生指了路。随后,Amanda在Ms.Brown处顺利拿到姐姐的明信片,Ms.Brown还特地让Cathy和Bill两个学生带她去校医院看姐姐。路过体育馆门口,他们捡到了一个书包,Cathy和Bill依据书包内的物品推断出书包的主人。在将书包归还主人时,主人发现自己错拿了别人的书包。他们经过推测,终于找到了另一个书包的主人。之后,他们顺利到达校医院,Amanda将自己在学校的经历告诉了姐姐。

二稿审稿时,导师认为这次的情境跟初稿相比更真实了一些,虽然有些场景的设置仍有些牵强,比如:根据拿错书包里的物品应该无法推断出第一位主人,但起码在逻辑上能说得通了。Amanda遇到的这些意外事件,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也会遇到,这使得他们可能会乐意被领着“进入”Amanda姐姐的学校,感受Amanda经历的事情。但同时,导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有所期待地、迫不及待地主动走入你的情境故事?”

●终稿:让学生“融”进我的情境故事

导师的问题让我对“真实的情境”产生了新的思考。怎样的情境才算是真实的?在设计二稿时,我一心想着真实的情境就是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找的那些校园意外事件也尽量靠拢学生的日常。但这样的情境故事于学生而言,可能还是过于遥远,是“教师的故事”。“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给了我启示。判断情境是否真实的标准,除了我原有的想法,还应包括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情境能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使他们能主动融入“教师的故事”,在情境中感知、积累、运用语言。这就需要让学生的深度学习发生于教师的故事情境中!

顺着这个思路,我开始对各个情境进行微调,设计能让学生参与思考的问题和活动。比如,在Amanda问路的情境中,我将情境修改为Amanda向我寻求帮助,说她在姐姐的学校问路但别人不理她。我让学生阅读Amanda的信息,帮忙找出问题并告诉Amanda该如何礼貌地询问。在推断书包主人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有用的物品信息,让他们分角色扮演Cathy、Bill和Amanda,依据信息推断书包的主人,最后通过出示ID card来验证。在Amanda向姐姐倾诉经历的事情时,给学生提供关键词,让学生扮演Amanda等。我欣喜地发现,这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微调,给了他们思维发展、交流讨论的机会,让他们不再是课堂上的“盲人”,一路跟随无所得。学生们不仅锻炼了目标语言,掌握了礼貌询问、依据信息推断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问题面前变得乐于分析判断、尝试解决,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在姐姐学校的Amanda。

陈静静博士指出:“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愿景是:保障每一个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这里面包含着三个层次的目标:就学生个体而言,学生要能够安心而真实地学习;就学生群体而言,学生之间相互平等,彼此倾听,互相学习,从而让课堂成为‘交响乐’;就品质而言,学生的学习应该有更高的品质,不是徘徊在低水平的重复,而是学生通过完成高挑战、高质量的学习任务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乃至深度学习者和创造者。”在九年级共同体中,我们就如陈静静博士笔下的学生一般,安心而真实地学习,平等倾听、互相学习,完成高挑战、高质量的录制任务,促成自身全方位的发展。

通过这次共同体的备课与磨课,我对TSA课程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尤其是在对Situation的理解上。经历了从“情境”到“真实情境”的转变,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设计TSA课程时情境设置的重要性。感谢导师Jennifer在每次审稿时的“灵魂质问”,感谢共同体成员的善意提醒,感谢教育大咖们在他们的著作中提示的“改进方向”。正是有了你们,才会让我在TSA课程研究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固势思维,一路向前,一路收获

张洁(Ella),宁海县茶院中学副校长,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宁波市名教师、宁波市百优班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