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一书中说:“课堂观察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会与怎样的学生相遇,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对像我这样的一线教师而言,将观察的触角伸到课堂前后、40分钟以外,似乎是一件更加有趣味和有吸引力的事情,因为学生从“一刻”放大到“一年”的变化,在我用来观察的眼中和用来思辨的头脑中能够幻化出更多绚烂的色彩。遗憾的是,十几年中,在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公开课及课堂观摩活动之后,让学生们倍感枯燥、让老师们绕道而行的课型——复习课,始终横亘于前。没新意、炒冷饭、缺活力等一直都是对复习课的主流评价。
幸运的是,一次省级课题研究活动,让我仿佛看见了幽暗隧道尽头的一束光。
彼时我正是Jennifer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长久以来对复习课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遇见了Jennifer主持的“初中英语TSA话题复习模式的建构与研究”课题。在Jennifer引领的TSA复习和深度学习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中,我还有幸承担了疫情期间宁波市甬上云校话题复习课以及后期的强效提质精品课的录制。在所有微课的备课、磨课、模拟课堂、反思提炼等活动中,深度学习及TSA话题复习的魅力也开始释放并逐渐深入我教学的每处细节和每一层面。
初次见面是沉默
由于工作安排的变动,我中途接手了一个初三毕业班级。前任学科老师交接时提醒我,这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弱,让我“别有负担,尽力即可”。
在我的第一堂课前,班主任在办公室里刚刚批评完一个学生。他对这个男生的评价是“有点不太灵光,讲过好多遍还是记不牢”。这是我初见小潇同学,但印象更为深刻是当我走进教室时,其他同学桌上都是大开本的英语教材,他却拿着一本小书看得入神,连我进来都没发现。我看见书名是《阿Q正传》,便和他闲聊两句。
“你喜欢看鲁迅的文章?”
“老师,他是鲁迅的粉丝!”
“Do you like his novels?”
“Ms,he can't understand English!”
小潇一句都没回答,班上的同学有点起哄。正好上课铃响了,我用英语问旁边的同学还有谁喜欢鲁迅,好多孩子都大笑:“Nobody!Only in our Chinese books...”
我说他们都错了,孩子们不信。小潇也抬起头来看我,我笑了:“下堂课给你们带证据来!”
第二堂课是我原计划要磨的一堂话题复习课。在临时改变了一些细节后,我首先给学生们看了B站上的统计数据。所有的孩子眼里的怀疑在看到图片和数据的时候都变成了惊叹。这次小潇的桌子上是英语书,不再是《阿Q正传》,投影上的图案在他的眼镜片上映出各种色彩,他也不再低着头,“你喜欢什么样的小说/作家……”这一讨论话题明显让他兴趣十足。看得出来,他想要参与其中了。
沉默背后的一句话
我的那一堂话题复习课是“Preference”,语用能力的训练是要以定语从句来谈论喜好。我借由在课外和孩子们的闲聊导入,切进了“喜爱的小说”这一话题,请孩子们来聊自己的喜好及理由。
“What kind of novels do you like?”
“I like novels that can make me laugh because they can help me relax.”
孩子们的回答比我预期的要更多,也更好。小潇起初一直坐得端正,后来慢慢有点泄气,我猜测是旁边同学的讨论他没有办法听懂,于是换了个问题,在屏幕上放出《阿Q正传》的封面。
“Do you like this novel?”我提问小潇。他站起来看着屏幕,没吭声,身旁的同学笑了几声。小潇又低下头去盯桌子上的英语书,我也就没再为难他。到课堂的后半程,尽管不少孩子已经能灵活运用定语从句聊个人喜好了,但我始终觉得离预期目标还差一些,有点失望,然而下课铃响了。
午饭后,我迎面碰上手里还拿着《阿Q正传》的小潇,他停下来和我说话。
“老师,其实我听懂了。”
“什么听懂了?定语从句?”
小潇的脸上明显露出一片“我不懂你在说什么”的迷惘。他晃了晃手里的书。
“不是,就是你开始问我喜不喜欢这本书。我听懂了。”(www.daowen.com)
“你看,感兴趣的话题就会认真听,多少肯定懂一些吧?那为什么不回答呀?”
“因为……总错。”
“喜欢就说yes,讨厌就说no,没问题的!下次多跟我说一些……”
当天的书面作业,他破天荒地把五个定语从句改写对了两个,尽管其余三个错得不知所谓,但我依然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改变这个孩子默认“我不行”的思维惯性,把他的兴趣当成是牵他再入英语大门的那只手,虽然我不知道剩下的时间够不够,但至少开始了,值得欣慰。
沉默不能遮盖事实
近一个月前,小潇的大考成绩刚踩在了及格线上,小潇的妈妈还在家长会后特意跑来办公室向我道谢。但这一次单元复习小测,他的分数又变成了3字头。小潇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我却有点担心,在批改他错了一半多的练习册上写了一行评语。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
——钱学森”
其实我已经发现,小潇正努力地在英语里“扑腾”,从他上课听讲的坐姿、注满拼音、汉字的英语课本、背诵时抄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里看得出来,他着急地想一次性把所有东西都抓住,结果却似乎未能得偿所愿。
早些年学生们完不成我布置的学习任务,我多半会贴上“懒散”的标签,但这回小潇却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我重新钻回Jennifer主持的课题研究中,反复咀嚼了课题的内容。我看到Jennifer将基于话题功能的复习教学界定为:以话题为主线,将功能话题词汇和句型贯穿整个课堂,并且以技能训练为主,适当进行有关的语法点的归纳和总结,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授课模式。在着力于对模范化的复习课模式进行实验创新的同时又不局限于课堂,并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提升复习教学的效率。
我忽然明白,好些像小潇这样的孩子不是懒散不学,而是在面对自己过往的不足与不知时,单纯地拒绝承认和认真审视过去的“我不懂”,单纯地想用大把的时间和低效的努力来掩盖,通过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相信“我在学习”,但其实各处的漏洞好比“按下葫芦起了瓢”,手忙脚乱却收效甚微。
我告诉小潇,事有轻重缓急,在面对问题时最重要的是判清主次详略,所以,从现在开始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关键的时刻和节点上,在特定复习话题下,先攻词汇,通过词汇的学习来理解相关语法体系的基本结构。当然,更重要的是毅力,是坚持。
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在其《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让学习真实发生》一文中提到,“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亲身经历知识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形成丰富的内心体验。可见真实的学习不是浮于表面的时间和体力的消耗,而是在正确的自我认知下大脑的思辨。
沉默后的蓬勃生长
小潇还是不怎么吭声,但练习上时不时出现较高的正确率,虽然有些错误看上去依旧离谱。这一切持续到了我准备模拟上公开课《School Life》。当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复习课味如嚼蜡、索然无味时,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一次真实情感体验的语境创设,让我、让孩子们都体验到了短短40分钟里的炽热。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过去-现在-未来”是话题谈论的时间线,“changes”是衔接话题内容的线索。当我进行到“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life in junior high?”以及“What do you think your life in senior high will be like?”这一对比环节时,小潇竟然举手了,这让我和其他孩子都有点吃惊。所有人都想知道他究竟会回答些什么。
小潇用不太标准的发音清楚地说:“In junior(high),I don't have friends,I feel(lonely).”“孤单”这个单词是我在他停顿了一会儿之后提醒的。小潇在回答完后就坐了下去,班上安静了一会儿。忽然有个孩子举手,站起来后说:“老师,他刚刚说的话里面有错误。”
我一愣,看见小潇又低下头去,下意识地问:“Really?What's it?”
“小潇刚刚用的时态不对,那是过去时,应该是‘I didn't have any friends.’。”
我正不知该怎么回应这被纠正的错误时,那个孩子忽然转头对着小潇大声说了一句:“以前没有又不代表现在没有!将来也会有朋友的!”
几秒钟短暂的沉默后,不知从哪里开始响起掌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声,甚至有几个孩子开始欢呼起来。
鲁迅先生曾有诗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正如此句所言,在长久的蛰伏与沉默后,那束光带来的温度,正催动着一颗颗小种子的萌芽与成长。它们不仅会逐渐成形、成材、成林,更会为后面继续追逐梦想的人们抵御风沙、遮风挡雨。
曾凡青(Alice),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市口语优秀指导教师,所撰论文获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