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制作竹简,必须削竹为之,然后放在火上炙烤,沥出竹汗,是谓“杀青”。这剔具名曰削刀,先秦时已有,至今还是文房雅器。原来刀具也不尽是肃杀凌厉的,若是兼佩玉具,刻以绣文,就是活脱脱的君子之风了。
削刀本是短兵。古人于战场上左持长槊,右执短削,跃马陷战,颇有些血腥气。承平时日,敌我双方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削刀就逐渐演化成了刀币。
刀币起源地约有三种说法,即戎狄、燕国与齐国,其中又以戎狄说最为盛行。《史记》有“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的记载,《水经注》亦说“盖齐桓公霸世,北伐山戎”。应是在春秋战国时,由于三地战事迭发,货财往来,备极款曲,刀币便如此传诸三地了。
刀币按刀首形制可分为尖首、针首、圆首、截首和平首,按国别又有鲜虞刀、燕刀、齐刀和赵刀之分。诸刀之中,以燕国铸造的“明”刀最为通行,亦有人将“明”字释读为“匽”“莒”“易”等字。除此,厚重精美的齐刀、挺拔刚正的赵刀,都是刀丛中耀眼的门类。
削刀
鲜虞刀
刀币分类(按刀首)
针首刀『己』
尖首刀『己』
非刀演变图:
尖首刀到针首刀的流变图,以非刀为例(演变图取自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
圆首刀『甘丹』(赵刀)
圆首刀『白人』(中山国)
截首刀(战国早期铸,多出土于齐地。)
平首刀『晋化』(赵直刀)
在众多刀币中,“齐明刀”最有意趣。其铸地为齐,铸国为燕。它磊落地叙述着齐燕两国的深切仇怨,不是史官,胜似史官。
公元前321年,燕王哙即位,《韩非子》称其为“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而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又以“无道”为之盖棺。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前者说的是他的为政之道,后者指的是他的禅让之策。
燕王哙御国有术,短短两年便一扫燕易王时的积弱之状,成了参与五国伐秦的诸强之一。当是之时,秦国在休鱼大败联军,斩杀韩军主力近十万。看到西隅弱秦倚仗商鞅变法,短短几十年竟称霸列国,燕王哙心下笃志,苦苦探求能够带领燕国变法图强的国士。在经过长达三年的考察后,他最终寄希望于法家名士子之的身上,只是封官赐爵还毋算,竟连王位都禅让给了子之。
燕王哙的灵感应该是源于上古的尧舜禅让,这种儒家口耳相传的仁义之举,却吊诡地成了法家执政的奠基石。可惜燕国还是走了大禹的老路,只是这次轮到伯益逼死夏启了:太子平举兵造反,兵败身死。一时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
在隔岸观火的齐国庙堂上,齐宣王陷入了“天予不取,必遭天殃”和“大国交恶”的两难抉择。硕彦名儒孟子以“武王伐纣”为开脱,百姓“箪食壶浆”来巧激,力陈伐燕之利。在孟夫子的摇唇鼓舌下,齐宣王舍义取利,命齐将匡章率领“五都之兵”“北地之众”火速入燕。
君臣媒孽,生民倒悬。自是燕都亟破,王哙身死,子之亦身被数百创,零落成泥。
燕明刀
齐明刀(又名博山刀)
在齐国之地铸造的燕国明刀,或为燕国占领齐国时造,或为齐国仿铸。其中一种背文有『莒』字样,或为燕国为占领莒地所采取的同化手段。
齐兵入燕,本就是趁火打劫的勾当,哪得一人顾从军纪。可怜燕人屋漏逢雨,先是做了太子与子之纷争的蝼蚁,后又成了燕军肆意凌虐的鱼肉。孟老夫子口中齐军,本是解民倒悬的解放者,如今倏忽一变,却成了彻头彻尾的侵略军。
灾难终于在秦赵的干涉下结束了。燕公子职被赵武灵王从韩国迎立,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求索能臣而不可得。老臣郭隗献策:“古有国君,欲求千里马。有臣子用千金购买马骨献上,君王大怒。臣子解释道:‘千金买骨,足以体现大王购马之诚,天下人必纷纷献马。’”燕昭王深觉有理,索性将郭隗当作“千里马骨”,加封显官,筑“黄金台”,以诱贤能。
此举颇见成效,天下士人纷纷入燕,名之最著者当属魏人乐毅。乐毅本在赵国为官,离赵去燕后,被燕昭王委任为亚卿,整饬国政,意在灭齐。
齐国本是姜太公的封国,号曰姜齐。齐桓公任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死后,姜齐在名相晏子、名将司马穰苴的治理下再次兴盛。又百余年,权臣田和簒齐自立,重赂周天子,得封诸侯,史称田氏代齐。(www.daowen.com)
此时的齐国正值霸业的顶峰:齐泯王仰仗着威、宣二王留下的深厚家底,四面为战:“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
《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当是之时,秦为西帝,齐为东帝,两国并有包举宇内、宰割天下之心。然秦国张弛有度,攻一国则交一国,占两地而还一地,鲸吞蚕食,游刃有余。齐国如久穷乍富,明面上屡胜列国,实则开罪天下,再加之宿敌燕国的暗中死间,国势已是强弩之末。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联军迅速攻破齐境,于济西大败齐军主力。乐毅亲率燕军直捣齐都临淄,一举灭齐。
齐泯王败逃莒地,被楚将淖齿骗杀。
那齐国的霸业如银花火仗,迎天直上,逆空而炽,霎时间昼黑夜红。不几时华彩坠没,便是浊浪涛江,不改长流了。无尽的废墟里,只余下“即墨”与“莒”两城还残存着齐火。
在即墨被围困了整整三年后,齐将田单用计离间刚即位的燕惠王与乐毅,再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齐境。
“齐明刀”便诞生于燕国灭齐的背景下,其形制如同一般的“燕明刀”,也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部分组成,只是战争之际,铸造不免粗疏,刀体轻薄、瘦狭,就连文字也漫漶不清,甚至还不如鲜虞等夷狄铸行的刀币,更遑论与精美的齐大刀相较。
齐之大刀
春秋中晚期铸,或出现于管仲变法时(『大刀』一说为『法化』,下同)。
节墨之大刀
春秋晚期铸,『节墨』即『即墨』,因背文有安邦、辟疆、大昌,故或为纪念齐灵公灭莱国所铸。
安阳之大刀
春秋晚期铸。《史记》记载:『(齐宣公四十四年)伐鲁、莒及安阳。』安阳入齐,或铸此刀。一说为莒地之安阳。
莒大刀
战国中早期铸,一说世仅三品半。
节墨大刀
战国中早期铸。
齐大刀
战国中晚期铸。
齐返邦长大刀
长即,一说『返邦』为『建邦』『造邦』。战国中晚期铸,或为齐泯王灭宋的纪念性货币。
先秦异形币的精妙,尤其是刀币与布币的高度成熟,与“模范”的变革息息相关。
今人所谓“模范”,其实是青铜器的铸具,用在钱币上,就是“钱模”与“钱范”。如同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一样,早期货币的铸造方式也是“模—范—熔液—浇注”的模式,即先做出“阳文”的“模”,再用“模”翻铸出“阴文”的“范”,最后把铜水浇注入“范”中,冷凝成“阳文”的钱币。模范的出现,使铸币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模范的铸造理念亦是如今“模范”含义的滥觞。
“齐大刀”陶范
为了与隋唐时出现的翻砂法区别开,人们把这种以“模”“范”铸钱的方式称为“范铸法”。早期范铸的材料是石头和黏土,制成的是石范和陶范。尤其是石范具有低成本、不易损毁的特点,故先秦时的铸币大量使用石范。直到汉武帝元狩年间,石范依旧是范铸法的重要工具。
此外,战国时期还出现了更为实用的铜范。铜范小巧、易铸,经过保护性处理后,理论上可以长久使用。但因为先秦时对货币的需求不旺,故铜范未能成为主流。
公元前227年,易水河畔,一人锦衣仗剑,拱手立于车边。送行诸人围于车前,皆披白衣,戴白冠,内有一人击筑,其声呜咽。这行人班首名曰荆轲,只见他怒发冲冠,慷慨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一年后,秦军攻陷燕都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至衍水,燕王喜为图自保,杀丹献首。四年后,王贲攻克辽东,俘燕王喜,燕国遂灭。
公元前221年,秦攻齐。齐王建开城投降,被弃之共地,不给衣食。可怜堂堂齐君,竟活活饿死于松柏之间。
又过得数年,始皇帝听闻宋子城中有人善击筑,于是传旨召见,原来此人是荆轲昔日好友高渐离。嬴政怜其技艺无双,免死,毁其双目,令其击筑。其声悲怆凄凉,回肠绕曲。一日,高渐离把铅块置于筑中,在始皇帝听得如痴如醉时,突然举筑击秦皇,却事败身死。
至于那齐燕的恩怨,也早随着冰冷刺骨的易水哗哗流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