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困境青少年社会工作:解决困难境地的14-35岁青少年群体

困境青少年社会工作:解决困难境地的14-35岁青少年群体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困境”与“重点”相比较,“困境”一词更能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描述当前这些青少年的生活状况。基于此,本研究拟在“困境未成年人”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整合“重点青少年”概念内涵,以“困境青少年”这一概念统合上述所有类型青少年。所谓“困境青少年”,指14~35周岁因外在客观环境、内在心理生理因素或自身行为导致自己处于困难境地,亟需国家、社会与相关社会组织关怀的青少年群体。

困境青少年社会工作:解决困难境地的14-35岁青少年群体

通过上节对青少年各概念的梳理与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质上,“重点青少年”和“困境未成年人”两个概念下所涉及的所有青少年类型,已经基本可以涵盖所有需要我们关注的青少年群体类型,即: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监护缺失青少年;留守儿童;特殊困难青少年;经受家庭暴力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不良行为青少年等。为了方便我们接下来对上述这些青少年开展介入路径的研究,不妨将“重点青少年”和“困境未成年人”两个概念进行合并重新分类。

“困境”一词往往指困难的处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处于困难的境地,需要他人进行帮助、爱护、照顾;而“重点”一词,意为同类中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类,用来形容青少年即为需要特殊关注的青少年。“困境”与“重点”相比较,“困境”一词更能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描述当前这些青少年的生活状况。基于此,本研究拟在“困境未成年人”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整合“重点青少年”概念内涵,以“困境青少年”这一概念统合上述所有类型青少年。

所谓“困境青少年”,指14~35周岁因外在客观环境、内在心理生理因素或自身行为导致自己处于困难境地,亟需国家、社会与相关社会组织关怀的青少年群体。根据导致其身处困境的不同生发因素,从社工工作的角度,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是高风险(high-risk)青少年,指因家庭、经济、社会亚文化等外在因素,成为相对弱势的青少年群体,如高风险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孤儿(含事实孤儿)、流浪乞讨青少年和失学失业青少年等;(www.daowen.com)

二是高挑战(high-challenge)青少年,指青少年本身正面临或已遭遇特殊境遇、紧急事件与伤害侵犯等状况,产生心理创伤,需要社会立即介入处理的青少年群体,如伤残病弱、受人虐待的青少年等;

三是偏差(deviant behavior)青少年,指具有触法行为、涉罪行为或不良行为,亟待我们去加以正确行为引导的青少年。

由于偏差青少年在上一节中已经具体讨论过,因此本节将阐述的重点放在高风险青少年和高挑战青少年的具体类型上,对于偏差青少年不再展开详细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