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个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说明书,此处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明确本系统的详细需求,供使用单位确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作为软件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和使用单位的验收标准。
1.2 项目背景
● 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 项目开发者:××
● 用户单位:××
1.3 参考资料:
● 张害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珊等,《数据库原理及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 赵池龙等,《软件工程实践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项目概述
2.1 目标
本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给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借、还书带来便利。本系统除了图书馆内管理的一般功能外,还包括网上在线查询图书信息、查询本人的借阅情况和续借等功能。目标还包括:
● 减少人力与管理费用。
● 提高信息准确度。
● 改进管理和服务。
● 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利用率。
● 系统设计优良,界面设计精美、友好、快捷,人性化设计,后台管理功能强大、效率高。
● 更简便、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图书管理流程。
2.2 用户的特点
● 本软件的最终用户是面向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和其他管理人员)、读者(老师和同学等),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比较熟练操作计算机。管理员和读者都是经常性用户。
● 系统维护人员为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维护等工作。维护人员为间隔性用户。
2.3 功能分析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并给读者发放不同类别的借阅卡(借阅卡可提供卡号、读者姓名),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作为读者的代理人与系统交互)借阅、归还图书,不同类别的读者可借阅图书的范围、数量和期限不同,可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
借阅图书时,先输入读者的借阅卡号,系统验证借阅卡的有效性和读者是否可继续借阅图书,无效则提示其原因,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照片),供管理员人工核对;然后输入要借阅的书号,系统查阅图书信息数据库,显示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最后提交借阅请求,若被系统接受则存储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
归还图书时,输入读者借阅卡号和图书号(或丢失标记号),系统验证是否有此借阅纪录以及是否超期借阅,无则提示,有则显示读者和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审核。如果有超期借阅或丢失情况,先转入过期罚款或图书丢失处理。然后提交还书请求,系统接受后删除借阅纪录,登记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
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以及注销(不外借),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
2.4 系统数据流程图
● 顶层图(见图9-36)
图9-36 顶层图
● 0层图(见图9-37)(www.daowen.com)
图9-37 0层图
● 1层图——书籍管理(见图9-38)
图9-38 1层图——书籍管理
● 1层图——读者管理(见图9-39)
图9-39 1层图——读者管理
● 1层图——借阅管理(见图9-40)
图9-40 1层图——借阅管理
2.5 数据流程图加工处理功能简单描述
(1)书籍管理
● 书籍类别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
● 书籍信息管理:新书入库,图书购入后由图书管理人员将书籍编码并将其具体信息录入书籍信息表。书籍信息修改,书籍信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出现错误时,可修改其信息。管理员按不同方式查询、统计,读者按不同方式查询。
● 出版社信息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
● 图书注销:某一部分图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及知识的更新而变得不再有使用的价值,或者图书被损坏,这些图书就要在书籍信息表中删除。即从书籍信息表中删去此书籍记录。
(2)读者管理
● 读者类别信息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
● 读者信息管理:办理、挂失、暂停借、注销阅卡,录入、修改、删除读者信息。
(3)借阅管理
● 续借管理:读者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进行网上续借。
● 还书管理:根据借阅卡编号、图书ID等,在借阅信息表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将借书记录删除,更新该记录的相应数据(图书信息表)。根据违反规定情况计算和登记罚款记录。
● 借书管理:根据借阅卡编号和图书编号,进行借书登记。在借阅信息表中插入一条借书记录,该记录包括读者ID、图书ID、借出日期、借阅编号、操作员等信息,更新该记录的相应数据(图书信息表)。把超期图书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并以电子邮件或打印成书面通知发给读者。提供读者网上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包括超期提示)等功能。
2.6 性能需求分析
由于此开发项目针对图书馆,使用频度较高,使用性要求比较高。为防止对信息资料和管理程序的恶意破坏,要求有较为可靠的安全性能。总之,要求稳定、安全、便捷,易于管理和操作。
● 查询速度:不超过10秒。
● 其他所有交互功能反应速度:不超过3秒。
● 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低于200小时。
2.7 其他需求
能快速恢复系统和故障处理,方便系统升级和扩充,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5小时。
3.实施计划和进度
本系统开发时间约6个月,投入人力10人。更详细的进度计划略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