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将单个企业应用提升为能够运作于整个商业过程的集成系统,其核心目的是高效率地管理企业的信息,帮助企业创建一条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应用SCM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准确了解、正确分析企业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为企业客户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在最大范围内抓住客户,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不同的产业体系有不同的产业环境,其供应链在结构上、流程上都有差异,要实现供应链管理,必须应用不同的供应链管理观念,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信息系统。下面是几种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被集成在SCM中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子系统。
(1)电子数据交换(EDI)
EDI是一种企业文件交换系统,也可以说是一种计算机信息交换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将商务和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者信息数据格式,实现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送”。简单地说,就是文件用特定的标准格式在各企业间的计算机中传送。它可以使一些普通的商业文件,如订货单、交货单、发票等被转换成特定的格式,以电子信息的方式往来于商业伙伴之间。
(2)电子订货系统(EOS)
这是由下游厂商利用电子信息传输设备向上游厂商订货的信息系统。这种订货方式大幅度缩减了订单的传输和处理时间,也减少了错误发生的机会。EOS与库存、配送系统相连,能够实现上下游厂商之间从商品订货到配送作业的完全自动化。
(3)自动补货系统(CRP)
自动补货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库存管理方案,是以掌握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作为市场需求预测和库存补货的解决办法。它是一种根据下游零售业者的进、销、存资料而自动产生订货单的系统,能使厂商维持最低库存,零售商及时补货,降低缺货率。
(4)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
这种系统可以降低库存量,加速库存周转,进而维持库存量的最优化,而且供应商和批发商通过信息共享,双方可以改善需求预测、补货计划、促销管理和运输装载计划等,达到共赢的局面。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就是建立一个集成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SCM的应用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也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它将供应链上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孤岛连接在一起,使业务和信息实现集成和共享,也使一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变得切实可行。
1.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实现信息的共享。主要功能如下。
(1)帮助销售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建立协同关系
通过将上游供应商企业加入供应链管理系统,销售企业可实现在线的新产品查看、电子订货、预约结款、网上对账等功能。通过与库存和销售数据的结合分析,系统还能帮助销售企业实现订单数量、品种、库存和配送的自动提示。
(2)帮助销售企业与下游客户建立在线交易系统
通过将下游的大型客户、一般客户加入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使销售企业的下游客户具备在线订购、查看新产品、流程审核、货款结算、商品促销等功能。销售企业还可针对不同的下游客户、不同的采购规模,设置相应的服务,从而有力地推动客户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3)帮助核心企业实现对下属企业业务经营数据的全面整合
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互联网技术,可有效解决下属企业汇总数据传输不准、易出错、难管理的现象;有效实现下属企业的经营数据、业务单据、销售信息及时汇总到总部,实现完备的内部供应链管理。通过业务系统的整合,使销售企业总部或相关职能部门,能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方便地查询、审核、统计整个企业的相关业务经营信息和处理流程,提升销售企业对下属企业的统一管理和监控能力。
(4)加强分销企业对整个分销网络内部供应链的全面管理
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跨地区、多层次的分销渠道管理,并帮助分销企业总部、地区分部及时获得下属机构的业务经营状态。
2.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模式分析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等不同主体组成的网络,这些主体具有不同的资源约束和目标,每一个主体都有各自的经营目标和任务,而且各个主体分布的地理位置并不集中,可能是跨省、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的,因此彼此之间难以协调。怎样将这些产权独立的主体集成起来,使它们能够信息共享,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供应链管理能否成功运作的基础。
基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式,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共享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信息传递模式、第三方模式、核心企业托管模式,下边分别进行介绍。
(1)信息传递模式
信息传递模式是通过供应链中企业的信息系统及其交互协作,实现供应链中企业间的信息流传递和信息共享的模式,其结构如图4-5所示。
在信息传递模式结构中,存在两种实体,一种是企业实体,用方框表示,如图中的供应商实体,企业实体是供应链中的实际运作者,对应于现实中的客观世界;一种是信息实体,即信息系统,用椭圆表示,如图中的S-IS(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实体,信息实体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功能系统,对应于虚拟的信息世界或信息空间。信息实体内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内核部分,负责实现企业实体功能;二是外核部分,负责实现与供应链中其他企业实体协调的功能。
信息传递模式结构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是通过各自的信息系统及其互联和集成实现信息的传递,进而实现各主体间的信息共享的。在供应链中,生产商通过生产商信息系统获得产品需求信息、库存信息、生产计划信息、物料供应信息等各类信息。生产商完成产品的生产后,将物流需求信息发给分销商主体,并将其他一些相关信息送至有关主体。同样供应商通过供应商信息系统获取原材料需求信息,在确定价格、数量、交货期后,与生产商签订合同,保证原材料的供给,同时把信息反馈到相关主体。分销商和零售商也是通过各自的信息系统获取相关信息,同时把自身的一些信息反馈到其他主体。
图4-5 信息传递模式
(2)第三方模式(www.daowen.com)
第三方模式是由供应链中合作企业以外的第三方企业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进行管理,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实现供应链中合作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的模式,其结构如图4-6所示。
在第三方模式结构中,第三方企业处于结构的中心位置,它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应用服务和信息服务,是实现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关键。第三方企业通常被称为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 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因此在实践中,第三方模式也被称为ASP模式。ASP有很强的技术力量,它能够为各个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信息技术为主或者基于信息技术的其他技术),如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合作伙伴选择技术、供应链优化技术、供应链管理和运作技术等,通过提供这些技术支持和应用服务,向供应链中企业收取设备、系统租赁及其他服务费用。
供应链中企业与ASP通过互联网连接,通过交互式操作,实现企业间共享信息的上传或下载。采用第三方模式,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通过互联网访问ASP信息系统,实现企业间的信息传递、交互和共享。各个企业能够获取组成及运作供应链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客户和市场信息、供应商信息、生产商信息、分销商信息、零售商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这种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图4-6 第三方模式
● 市场信息获取。首先是客户企业在ASP的信息平台上发布需求信息并进行招标。多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都可以通过应用系统获取客户和市场信息。获取市场信息后,各家企业根据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合作伙伴企业。
● 供应链发起与组织。各个企业利用ASP提供的合作伙伴选择技术和供应链优化技术,选择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企业。这些企业中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成为供应链的发起者,当意向的所有企业达成一致时,就约定好各自的任务以及利益分配原则,组织成为一个供应链,这样就很可能出现多个不同的供应链。
● 合同的投标。由于多个供应链参加竞争,客户就可以通过ASP提供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比较,按优化原则从中选择最优的一个供应链进行合作。被选中的供应链在获得合同后,就要根据客户需求信息,利用ASP提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和供应链运作技术,进行具体的供应链管理运作。
● 产品制造与物流配送。供应链中合作伙伴根据约定的任务开展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运输和分销工作,完成合同任务。客户可以通过ASP的应用系统,对产品在供应链中的状态进行跟踪。
● 售后服务与利益分配。供应链中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并且按照事
先约定的利益分配原则进行利益分配。
(3)核心企业托管模式
核心企业托管模式(Core Enterprise Managed Model,CEMM),是指由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主导实施供应链管理并为供应链中其他合作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结构模型。此处的核心企业,是指相对于供应链中其他合作企业而言,其综合竞争能力更强,在供应链中起核心作用的企业。核心企业托管模式由核心企业和其他合作企业构成,其结构如图4-7所示。
图4-7 核心企业托管模式
在实践中,核心企业由供应链中某一成员企业替代,相应地,核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对应于供应链中扮演核心企业角色的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包含一个被称为托管系统(Managed System)的子系统,它是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此处指具体的企业实体,如生产商、零售商等,后文中核心企业的含义可根据其语境进行判断)以外的其他合作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抽象功能系统,其作用与ASP管理信息系统所起作用相同。
在核心企业托管模式结构中,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其他合作企业通过互联网连接,供应链中工作通过各个企业实体的交互活动与协作共同完成,其间所需信息通过信息实体(即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传递,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最终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这种结构中,非核心企业仅仅对本企业的信息资源和工作具有控制权,而对供应链系统全局的共享信息资源和工作只能通过Internet访问核心企业系统进行授权访问来获取与利用。同样,核心企业系统对信息资源的控制权也是有限制的,除了能够完全控制自身的资源以外,不能支配非核心企业系统的本地资源,只是对供应链系统全局的共享信息资源及工作进行管理。
在该结构中,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核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核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信息流畅通传递和信息共享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工作,非核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则相对简单。另外,不同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对核心企业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核心企业托管模式结构中,对核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是以生产商还是零售商的角色出现的。如果核心企业是生产商,则它主要需要考虑同供应商、分销商及零售商的关系;如果它是零售商,则它主要需要考虑同生产商、分销商及顾客的关系。
3.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应链的主要特点
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应链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
(1)供应链成员的物流反应效率化
供应链成员为满足供应链的需求,只要链上一个成员对市场有所反应,整条供应链的成员都会发生相应反应。整个供应链对上、中、下游的物流及配送需求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反应的前置时间越来越短,使物流配送的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也越来越多,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配送的高效率化。这在数字化的经济体系下变得愈发明显。
(2)供应链功能的集成
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侧重于整个供应链的系统功能集成。在供应链系统里面,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环节与生产环节的集成、物流配送功能的集成是供应链功能集成最重要的3个方面。物流渠道的集成表现为5种物流渠道的综合化,即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运、空运这5种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合理的场站布局是集成的基础,场站布局好了,各种运输配送方式才能得到很好的转换与连接,集成起来就比较容易。物流环节与生产环节的集成属于供应链上游的活动,这种集成主要是为了降低产成品的库存,增加生产与销售物流的柔性,减少生产与销售物流的滞后性。生产制造商在生产中可以动态地选择最合适的供应链成员来完成生产任务,生产出来的产品立刻得到集成的物流服务。物流配送功能集成是供应链成员在集成物流配送中的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的集成,这主要是从供应链的优化考虑。供应链上的成员出现某个物流环节的运作障碍时,集成物流配送功能具备从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的物流配送功能中获得使供应链物流配送顺利进行的能力。
(3)供应链目标及运作系统化
电子商务不是一、两家企业的事情,而是供应链上众多成员的共同经济运作。这就要求供应链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整条供应链的整体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和商流活动以及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物流活动的关系,不能单独要求个别企业的物流活动最优化,应该追求整条供应链的物流活动最优化。
(4)供应链物流手段现代化
供应链涉及很多企业,容易造成不同产业供应链之间的物流阻碍。因此,在供应链中需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据美国一家专门研究供应链的机构调查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美国有超过83.5%的产业供应链成员应用了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整个供应链中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相关的物流技术、设备和管理就越要现代化。最先进的供应链物流手段包括射频反应服务、自动分拣系统、自动配货系统、GPS货物跟踪系统等。
(5)供应链组织网络化
网络化的供应链能够为供应链成员及时提供信息,满足市场对企业加快反应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对产品销售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供应链也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网络。供应链网络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一致性和系统性,为整个供应链组织保持最优库存水平和配送及时提供保证。供应链的网络化形成了一个以行业供应链为纲,以供应链成员企业为目,纲目并举的供应链物流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