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某集团企业集成信息平台实践—《管理信息系统》

某集团企业集成信息平台实践—《管理信息系统》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企业组织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方便、高效的信息平台,支撑整个组织机构的有效运作。该公司CIMS工程的实施应该全面解决企业信息的集成共享问题,而不单是结构

某集团企业集成信息平台实践—《管理信息系统》

一、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背景

(一)企业概况

广西某集团有限公司是以资产为纽带,按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方式组建的以工程机械为主导产品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重点联系的首批300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该集团公司的核心子公司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拥有100多套大型加工中心、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多年来一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销售量第一和销售收入第一的位置,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企业。

(二)企业计算机应用背景

该公司一贯重视新技术手段在企业中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该公司从1997年起大规模地实施MRPII,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实施该工程而建成的MRP-II局域网覆盖了企业制造系统的主要部门、分厂和仓库,企业实现了计算机化的生产管理、物料管理、车间管理和采购管理:由MRP运算产生制造和采购计划,按照加工订单领料和加工并进行车间控制,按照采购订单采购并进行供应商管理,按照最优库存理论进行仓储管理。因为实施MRP-II取得的最明显成果是,每年生产和库存的平均月占用资金比两年前下降3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在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该公司在其他方面的计算机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财务部门建成了财务工作局域网,从1995年起就在财务电算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账务管理业务工作;销售部门建成了销售工作局域网,开发了进销存业务管理系统进行销售工作;质量控制部门建立了质量工作局域网,进行产品质量档案管理等工作;人事部门建立了一个小局域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技改部门也建立了一个小局域网,进行设备管理工作。

在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效应推动下,企业对自己这种缺乏总体规划、集成的计算机应用局面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要使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取得更大效益,就必须走集成化的道路。经过企业积极的申请和国家专家组的严格评审,1998年11月,国家863/CIMS主题专家组和科技部批准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CIMS工程正式立项,成为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以MRP-II为主线的管理信息分系统;以PDM为纽带的技术信息分系统;网络环境下的质量信息分系统;制造自动化分系统;覆盖厂区的企业光纤主干网。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99年底,该公司信息技术部成立了。

二、集成信息平台概念的提出

(一)严酷的市场竞争形势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该公司一直是国内装载机行业内公推的龙头老大,它在各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家:产品技术领先、制造水平先进、装备优良、生产能力强,市场占有率一直占行业的1/4强,这使业内其他厂家无法与之抗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装载机行业的竞争日渐加剧,逐渐威胁到该公司的市场地位。

在这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要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除了要继续采用其他技术和采取营销方面的措施外,提高企业运转效率、迅速形成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体系成了该公司的当务之急。而通过认真审视企业组织的运作情况,他们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与企业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利用状况不好有关:

● 企业缺乏应有的总体信息支撑环境,致使许多环节工作效率不高。

● 纵向和横向信息传递都不顺畅,影响了决策和协调活动。

● 难以得到外部环境信息,造成各系统对市场反应迟钝。

要形成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体系,除了要有一种“一切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以外,在技术层面上该公司还需要有一个高效的“信息神经体系”来支撑企业工作的运行。

(二)企业组织工作和信息需求的特点

作为一个现代制造企业,该公司是一个复杂的企业组织系统,具有生产制造、技术工程、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物资准备、仓储流转、设备保障、人力调配、财会核算等各种部门机构,分别承担了市场研究、产品开发、采购供应、产品制造、储存运输、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市场开拓、成本控制、资金运作、管理控制等各种对内、对外的业务活动。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撑,也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这些业务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们所需的信息不但取自业务环节的内部,也取自系统内的其他环节和系统外部的有关信息渠道。

近年来该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CIMS工程启动,使企业的许多业务工作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规范化、自动化运行,如PDM系统、MRP-II系统、财务系统、销售业务系统等,解决了许多业务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问题。但是企业运作的情况是复杂的,除了如上述程序化的操作和管理活动可由各种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完成外,还有许多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事务或决策需要进行,其中大量的工作是需要管理和决策人员在丰富、有效的信息支撑下,运用其经验和智慧完成的,这是企业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中不同层次的成员所需信息的结构化程度不同,企业中不同系统的成员需要信息的侧重面也不一样,需求的内容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为此,企业组织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方便、高效的信息平台,支撑整个组织机构的有效运作。

(三)建设企业集成信息平台的创意

该公司CIMS工程实施小组负责人意识到,即使在目前企业已经存在各方面业务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情况下,企业仍然有许多信息孤岛需要沟通,有许多信息渠道需要改善,还缺乏一个丰富、完整的全企业性的集成信息空间来支撑企业工作,这主要表现在:

● 企业内部各业务工作系统产生的信息往往封闭在自己系统的内部,流动不畅。

● 企业内部能找到的具体信息,往往只是业务操作信息,管理和决策活动缺乏信息支撑。

● 企业内部各种计算机应用项目采用不同的软件和数据库平台,界面不统一,要求使用者对系统有很高的熟悉程度。

● 传统工作环境下企业与外部信息交流不便,对外收集和提供信息都很困难。

● 传统工作环境下企业信息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条件。

一般企业的CIMS工程设计中,都考虑一个通过网络平台支撑各个信息分系统运行的结构模式(见图3-22)。但这只解决了结构化业务信息系统的运行问题,对该公司要达到的目标来说还不够。该公司CIMS工程的实施应该全面解决企业信息的集成共享问题,而不单是结构化业务的信息处理问题。因此,该公司CIMS工程的结构模式还应该在网络平台的硬支撑基础上,叠加一个企业集成信息平台的软支撑结构(见图3-23),以加强各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全方位地支撑整个企业组织各环节的工作。

978-7-111-44885-3-Chapter03-25.jpg

图3-22 一般企业的CIMS应用工程结构模式

978-7-111-44885-3-Chapter03-26.jpg(www.daowen.com)

图3-23 该公司CIMS应用工程结构模式

因此,设想中的这个信息平台,应该能够覆盖集团公司总部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管理、生产、经营组织机构,集成整个企业的信息资源,使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可以在同一个公共平台上方便地依据不同权限共享信息、交流沟通,以及处理交互事务。

三、集成信息平台的建立

(一)技术合作伙伴的选择

产学研的方式同有优势的高校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此项目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一来可以借助他们在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很好地合作探讨如何实现该公司信息平台的创意想法,共同构建这样一种前所未闻的、新的企业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二来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锻炼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因为这样一个大型的信息资源集成系统和共享环境,应该能够适应企业组织不断发生的机构变化、业务重组和不断扩充的信息应用需求,因而需要有自己的技术力量以不断地进行动态维护。经过多次接触和磋商,企业选择了国内某知名高校管理学院作为技术合作伙伴,组成联合课题组共同开发集成信息平台,项目于1999年11月启动。

(二)平台技术模式的选择

联合课题组分析了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近年迅猛发展的Internet(互联网)推动了Intranet(内联网)的发展,Intranet基于Internet核心技术,开发周期短、使用维护方便、系统生命周期长。特别是Web浏览器界面的简单、直观、一致和友好,使得Intranet的用户无需更多培训,就可以享受丰富的应用界面。其图文并茂、使用方便、访问信息快捷的新面貌,明显优于传统封闭的、单项单系统的MIS项目应用界面。以上显著的优点,使得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企业的信息集成系统及其工作平台成为最佳选择。因此,课题组决定将基于TCP/IP和WWW技术手段的Internet核心技术作为集成信息平台的基本技术模式。

四、集成信息平台的特点

(一)建设集成信息平台的主要任务和原则

联合课题组确定了集成信息平台的着眼点:该平台着眼于解决公司因缺乏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规划而造成的各种“信息孤岛”,因而难以实现企业级的信息共享等问题,特别是要着重解决管理层和决策层领导特殊的信息需求问题。建设集成信息平台,应对企业原有的网络平台、应用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集成、扩充和重组,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开放、分布、动态的交互式、多媒体信息集成共享环境,使企业各管理层次人员借助于普通浏览器界面,就可在此信息平台上方便地共享信息和处理事务。因此,建设信息集成平台的两个主要工作是:

● 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通过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为企业创造一个完整、丰富、集成、高效、好用的信息空间。

● 沟通企业中的信息孤岛,建成一个网络化的Web界面工作环境,使整个企业所有部门、分厂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业务工作都能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协同进行。

(二)信息源的整合处理

课题组研究了企业的信息源分布情况和信息的存在形式。企业活动所使用到的信息,既有来自企业各个计算机应用系统数据库的数据,也有来自各个部门、分厂在各种技术和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载体的文档,此外还要从企业外部各种渠道获得企业需要的各种宏观或微观的信息。这里面既有需求关系确定、按一定规则产生的结构化信息,也有随机产生、需求关系不那么确定的非结构化信息。

经过总体规划并与各有关方面协商落实,整合集成后的企业信息采用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存放管理方式,使用数据库接口技术、Web链接技术等方法进行共享。除了各应用系统已有的数据库外,企业其他全局性的重要数据和信息存放于企业集成信息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局部性共享数据和随机产生的、有共享意义的工作文件则按一定分类管理规则存放在各部门计算机服务器约定路径的文件夹中。对于企业原来各种工作都十分需要但又难以得到的外部信息,除了将原有各涉外渠道收集的外部信息都归类集中存储、广泛共享外,还要设立专职信息师从互联网上广泛收集与企业技术、管理、经营、决策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编辑后分类存放在网络中心的数据库中,供整个信息平台用户共享。该信息平台所发布和共享的信息形式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三类,以适应企业复杂的运作情况。

● 结构化信息类指事先可以完全抽象为关系模型的信息。该类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信息传递方式采用“网上传输、主动获取”的方式,例如库存物资数据等。

● 半结构化信息类指事先只有部分可以抽象为关系模型且有查询要求的信息。该类信息目录存储在数据库中,具体信息内容以Word、Text、Excel、HTML等形式存储在文件夹中,采取“目录登录、文件上载”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发布与共享。

(三)网络支撑平台的连通

在实施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过程中,企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带宽为100Mbit/s、使用高速以太网技术的企业光纤主干网,以支撑企业各大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运行。为形成集成信息平台的全企业性信息共享环境,信息技术部的工程师们又进一步扩展了企业主干网,使光缆的总长度达到了10公里。他们利用交换机连接了分布于企业各处的8个局域网,使用TCP/IP,合理地划分网段,规划IP地址,通过网络互联形成企业大网络,作为企业集成信息平台的网络支撑平台。

五、集成信息平台的应用

(一)集成信息平台给大家带来的惊喜

经过8个月的紧张工作,2000年6月,集成信息平台正式推出,把该公司不同网络、不同区域、不同地点、不同系统的应用环境无缝连接成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使企业所有计算机用户形成了一个信息供需工作共同体,从过去的小局域网或单机工作转变为协同工作。大量、广泛、丰富、实用的企业信息汇总在一个集成空间,呈现在大家工作桌面的计算机屏幕上。人们再也不用苦苦寻找,再也不用浪费时间,鼠标一点,信息随手而来,给整个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该信息平台主要由领导办公与专用查询、一般业务查询与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包括邮件、BBS、调度指挥、文件、通知、新闻等内容)三大部分组成。领导办公与专用查询是系统的核心,主要为领导提供企业丰富的生产经营信息(综合管理、生产、技术、销售、质量、财务、人事等),以及方便快捷的日常办公支持。一般业务查询与服务主要面向公司一般管理与业务人员,重点向他们提供业务支撑数据信息。这两个模块由于安全需要,均有信息访问安全控制,系统根据所确认的用户身份、权限提供相应的服务。公共信息服务部分原则上面向公司全体员工开放,安全权限设置为允许匿名访问。

(二)集成信息平台的使用效果

集成信息平台的开发实施,使企业的信息资源由无序、被动、孤立的管理和浅层次的利用转变为有序、主动、集成的管理和深层次的利用,为该公司利用信息系统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该平台上,企业外部与企业的产品、市场、经营、决策密切相关的互联网信息,企业内部的各个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企业各部门、分厂工作现场动态产生的报表、文档页面信息以及企业各种来源的图、音、像等多媒体信息都整合在一起。信息类型及内容的极大丰富满足了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对信息的不同需要,该平台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主要信息来源。企业的各层次员工逐渐养成习惯:在工作中遇到需求就方便地登录该信息平台,依据共享权限查询到所需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完成自己的业务。例如,以前产品设计人员在发布某种零部件的技术改进通知时,往往难于确定该通知从何日开始生效为好,原因是在修改生效前应该把相应的零部件先使用完毕,而过去很难得到该零部件的在制品数量信息,现在只要登录企业集成信息平台,通过数据库接口就可以知道产生于MRP-II系统的车间在制品数据,从而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通知的生效日期,比以前更加方便快捷了。又如现在领导者在做出某项决策前,可以先到企业集成信息平台上查询一下,信息平台上有许多经过企业资深信息人员加工分析的浓缩信息,可以引导领导的关注方向,辅助领导的判断决策。

由于有了企业集成信息平台,该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由原来传统企业的纵深方式转变为现代企业的扁平方式。扁平式的沟通渠道极大地改善了信息资源的流通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以及信息处理的集成与快速性。该平台明显地加快了企业组织各环节的工作节奏,提高了工作质量,改善了工作效果,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