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生产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的核心子系统如下。
(1)主生产计划子系统
生产计划子系统一般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叫总量计划子系统,一部分叫主生产计划子系统。总量计划是关于总体水平的计划,它不是细的要求,例如总量是钢,不是钢板或钢锭等;计划要用人,忽略了各种技术的人,它是用标准产品代表所有产品。总量计划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人力和资源设备。
(2)库存控制子系统
库存控制子系统也叫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它利用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采购、生产等订货资料计算出相关需求的状况,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计算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时间、需求数量和需求地区;配合作业控制,使仓库和车间管理人员对物料运送、设备和工具需求等事宜及早安排准备;及时采购原材料,避免库存积压;计划和控制产品加工全过程,使其准时交货。库存控制有两种基本方法:订货点技术法(也称统计库存控制)和物料需求计划法(也称MRP法)。对于订货点技术法,计算机可以根据消耗的历史数据自动计算出消耗的均值与方差,不断修正订货点。但订货点法的前提是消耗平稳,每次消耗量小,而且适用于独立需求。对于多数需求行为,并且是突发性的批量需求,必须用物料需求计划法来处理。物料需求计划法要求处理大量数据,一般制造厂大约有几万个记录,只有借助计算机才能解决。当某种物资需求既来自独立需求且消耗平稳,又来自相关需求且消耗是批量的情况,系统就将两种控制方法综合起来。
(3)直接劳动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系统
一个项目计划的直接劳动成本可以估算,也可以从直接劳动标准推导而得,即用劳动标准和操作时间数来求得。每项记录中都存放有该项的计划直接劳动成本。信息系统的计算机一次运行,就可根据产品的结构对一个组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标准直接劳动成本进行累加,得到该组件的标准直接劳动成本。随着生产方法和费用的变化,直接劳动成本的标准要经常改变,每过一定时间在做利润预测时就要进行一次复核。标准直接劳动成本的变化情况可用来分析成本的偏差。(www.daowen.com)
(4)材料成本计划与控制系统
标准材料成本是按标准材料消耗和标准材料单价来计算的。标准价格要由采购部门经常审核。每项的合理需用量和合理损耗量定为标准材料消耗,按产品结构逐层累加可以得到最终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实际材料成本偏差来自于采购价格波动、工艺过程变更、加工废品和额外消耗等方面,材料使用的情况来自仓库控制系统。
(5)管理费用处理系统
管理费用的计划和控制对成本管理有很大影响。为了有效控制管理费用,需求做到:对每类开支项目都赋以会计编码;划分成本中心,其目的是使开支按职能区域汇总。对成本中心来说,它对某一项成本的升降是负有责任的。计算机系统对每一成本中心标识编码,成本中心常与部门划分相一致。为了使较低层管理人员也参与成本管理,一般把成本中心划分得很细。
(6)计划和控制资产消耗系统
无论是考虑收入和支出的平衡,还是做长期的利润规划,都要考虑资产和投资项目的问题。系统在计划和控制资产消耗时自动执行一些计算:固定资产一旦设置,就有相应记录,系统自动按期进行折旧,并记录每一个变化;在一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系统不断重复计算项目投资对将来产品成本的影响,在长期计划范围中反映利润的情况。系统可用关键路径方法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加速工程完成,减少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