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预防-社区护理学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预防-社区护理学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上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预防-社区护理学

(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传染源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可以是受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或动物。

(1)患者。急性期患者由于其症状促进病原体传播,慢性患者长期排出病原体,由于症状不明显可长期污染环境。有些病情较轻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不易被察觉,需要社区护士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隐性感染者。在某些传染病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3)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示症状且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等)中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

(4)受感染的动物。一些在动物间(啮齿类动物、家畜和家禽等)传播的疾病,也可以传染给人类,常见有鼠疫、狂犬病等。人类感染后,会导致严重后果,需引起高度重视。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宿主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一种传染病可以有多种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空气传播)。病原体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或飞沫,易感者通过吸入获得感染,如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白喉和肺结核等。

(2)消化道传播(粪-口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食物或餐具等,易感者通过进食污染的水或食物而获得感染,如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等。

(3)接触传播。易感者与被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而获得感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等。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狂犬病等为直接接触,很多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播,属于间接传播。

(4)虫媒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如按蚊、人虱、鼠蚤和硬蜱等)体内繁殖,通过叮咬等方式侵入易感者体内,如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

(5)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通过使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使易感者获得感染,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3.易感人群

对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当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存在传染源和适宜的传播途径时,传染病的流行将很容易发生。新生人口增加、易感人群大量迁入,或计划免疫实施不理想,均可使社区内易感人群数量增加。

(二)社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社区护士,应掌握法定传染病种类、报告程序,承担起社区中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职责,采取综合措施,依据传染病的特征,针对不同环节实施管理。

1.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法定传染病有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1)法定传染病类型

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种分甲、乙、丙3类,实行分类管理。

①甲类传染病,也称强制性管理传染病,目前包括鼠疫、霍乱2种传染病。

②乙类传染病,也称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肺结核、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等传染病。(www.daowen.com)

③丙类传染病,也称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包虫病)、丝虫病,以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依据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N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上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2)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和报告程序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师、个体开业医师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上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2.社区护士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职责

作为基层卫生机构的重要成员,社区护士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护士对辖区内的幼托机构、学校、机关团体、餐饮服务业、娱乐场所等较为熟悉,有利于通过日常护理干预措施帮助居民提高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并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有效管理。

(1)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加强社区传染病的护理管理,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海报、知识讲座等),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活动,让居民了解并掌握传染病的相应防治措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与能力。督促社区内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和传染病痊愈者等,定期到相应卫生机构接受体检。在家庭访视或执行各种护理活动时,随时注意是否有引起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予以去除,如发现居民的不良卫生习惯,提出改进建议,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督促疫苗预防接种。社区护士须熟知社区内传染病的易感人群,督促家长及时为需要实施计划免疫的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建议年老体弱等重点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接种疫苗,进行人工免疫,有效降低人群易感性,利于预防和消灭传染病。

(3)加强传染病病情监测,早期发现,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社区护士配合卫生防疫工作者对本社区开展针对传染病的护理评估,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连续监控,掌握社区传染病动态,分析历年社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掌握本社区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计划免疫率及患者群和携带者的情况,并从社区整体的角度与相关部门合作,制订传染病管理方案。利用社区各种筛查机会发现病例,当发现呈阳性反应时应尽早采取措施,以预防疾病的流行。

(4)进行家庭访视,有效管理传染病患者。发现疫情时应按法律规定的程序上报疫情,并通过家庭访视调查该传染病是何时、何地发生及如何传播的,从蔓延情况判断疫情的性质。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或痊愈情况,观察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及患者周围的继发情况,并对继发患者进行立案管理。重点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教会患者及家属有效的、适合家庭的防治措施,促使其认真落实。指导患者疗养,督促其遵医嘱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做好疫情调查记录,认真填写传染病调查表或家庭访视表,以备分析。患者痊愈或死亡即结束本案管理。

3.传染病疫情的预防与控制

(1)疫病出现前的预防

①经常性预防措施,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措施。社区护士应积极对居民进行相关传染病知识的宣教,提高民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不同病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其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社区护士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如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机构的规章制度,杜绝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加强饮水和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加强对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和设施的卫生监督检查,并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粪便采取无害化处理,定期开展灭鼠、杀虫等工作。

②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十分有效的方法。预防接种通过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易感性。计划免疫是国家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及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有计划地为易感人群进行常规预防接种。

(2)疫病出现后的防疫

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进行预防和控制。

①管理传染源,包括对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动物传染源的管理。对于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传染病患者一经确定,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实行分级管理。疑似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甲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和送检病原学标本,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应在两日内明确其诊断;乙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指导下治疗或隔离治疗,并且在两周内明确诊断。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定期随访,经2~3次病原学检查阴性时可予以解除隔离。在食品行业、服务行业及幼托机构工作的病原携带者必须暂时调离工作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携带者不得再从事威胁性职业。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严禁献血。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应予捕杀,然后焚烧或深埋,如患狂犬病的狗、患炭疽病的家畜;危害性且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应以彻底消灭,如灭鼠;危害不大而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隔离治疗;此外要做好家畜的预防接种和检疫工作。

②切断传播途径,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消毒和隔离。正确的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消毒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是对目前或曾经是传染源所在地进行消毒,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对可能被污染的场所、物品或人体进行消毒。隔离是指将传染源、高危易感人群安置到指定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的措施。隔离分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接触隔离、保护性隔离和昆虫隔离等。

③保护易感人群,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措施。非特异性措施包括加强营养、合理饮食、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水平,即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提高人群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消灭起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