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区护理学》:沟通与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社区护理学》:沟通与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临终家庭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缓解死亡的悲伤,使家属较快地接受亲人亡故的现实,缩短悲伤阶段,尽快度过居丧期,恢复正常生活。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在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或其他人员进行死亡教育的同时,客观上提高了自身对于死亡的科学认识,临终关怀人员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的顺利开展。护士应准确评估患者对死亡的心理反应,针对不同心理阶段进行死亡教育,适时给予辅导和支持。这时,医患人员不应勉强患者谈论死亡。

《社区护理学》:沟通与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沟通是临终关怀中的重要内容。临终患者随着病情恶化会出现复杂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只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死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真正帮助他们面对困境和死亡。

(一)告诉临终患者实情

“该不该告诉临终患者实情”是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若不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和心理反应,以直接的方式告诉患者实情,会增加负性信息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大多数医护人员采取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避重就轻或只将实情告诉家属,而不告诉患者本人的方式。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大多数人的自主观念并不深,家庭其他成员往往自以为“保护”患者才不让医护人员告诉患者实情。而医护人员既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又要尊重家属的自主权,这就形成了矛盾,而且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都想知道自己的诊断、预后、治疗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满意来自医护人员不能给予他们准确的信息。患者希望医护人员更尊重他们的意见而不是家庭成员。由此可见,患者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自主权利,开始要求控制自己生命的权利。“该不该告诉”已经不再是个问题,问题是哪些患者应该被告知,什么样的信息适合告诉患者,以及该怎样告诉患者。关于如何与临终阶段的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具有代表性的是巴克曼(Buckman)编写的“七步重要信息交流法”,其内容是基于Buckman的传递坏消息的办法。

其7个具体步骤如下:

①讨论前的准备。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有关社会生活环境状况,如实评估报告患者的预后及生存前景,选择合适的谈话时间、地点和环境。

②明确患者对病情及处理的了解程度。

③选用恰当的方式告知病情。

④告知真实病情,并给患者足够的时间来宣泄情绪。

⑤对患者的情感反应予以回应,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他的感受。

⑥不回避患者提出的问题,允许患者提出观点和参与决策,最后护患双方对医疗护理目标的选择达成一致。

⑦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具体的、确切的、实际的、个体化的医疗护理计划。

(二)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死亡教育(www.daowen.com)

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对于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缓解其对死亡的恐惧,可以使患者较为坦然地面对死亡现实,安宁地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对临终家庭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缓解死亡的悲伤,使家属较快地接受亲人亡故的现实,缩短悲伤阶段,尽快度过居丧期,恢复正常生活。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在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或其他人员进行死亡教育的同时,客观上提高了自身对于死亡的科学认识,临终关怀人员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全社会,死亡教育有利于人们树立珍惜生命的观念,使人们更好地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死亡教育,让患者对死亡持乐观顺应的态度,帮助他们安详、舒适地离开,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1.个性化实施死亡教育

临终患者心理变化的五个阶段不一定按照顺序发展,有时交错,有时重叠。护士应准确评估患者对死亡的心理反应,针对不同心理阶段进行死亡教育,适时给予辅导和支持。

2.理解患者的态度和言行

死亡的态度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文化和信仰,理解患者对死亡的态度和观念,使用患者的语言谈“死”,而不应取笑或刻意去纠正患者的说法。

3.慎重评估患者的意愿

很多患者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是不是要死了?”有些患者实际上并没有在心理上做好接受坏消息的准备,而是希望医护人员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回答时可以向患者提问题来确认他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如“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要死了?”有的患者能够说出一些理由,而有的患者可能转移话题,这部分患者实际上没有准备好接受坏消息。这时,医患人员不应勉强患者谈论死亡。

4.尊重患者的权利

患者有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权利,特别是在患者临终阶段,医护人员应在全面评估的前提下告知病情信息。对于在心理上准备好接受“死亡临近”这一消息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引导他们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说出对死亡的顾虑和担忧,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充分的解释。

5.对家属的死亡教育

有些家属因本身对死亡有恐惧心理而在患者濒死期疏远患者,有家属认为亲人的死亡应归因于自己关心不够,有家属执意要求医师抢救而不征求患者的意见,有家属不停地对患者说“你会好起来的”而阻止患者提及死亡。家属的这些心理和行为导致了患者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愿望,不能自己选择离开的方式。因此,及时评估家属对于死亡的想法,指导他们正确面对死亡并克服自身的恐惧,才能够有效支持患者,帮助他们平静安详地离开。如果患者自己愿意讨论死亡相关的问题,家属不要回避,生前预嘱对于患者和家属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患者濒死期,告诉家属可以坐下来陪伴、触摸、倾诉,表达他们对亲人的爱。允许亲人离开、向患者保证他离开后你会好好活着,让患者毫无牵挂地离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