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褥期保健指导与社区护理学中的家庭访视和心理护理

产褥期保健指导与社区护理学中的家庭访视和心理护理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证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社区护士可通过产后家庭访视等为产妇提供产褥期保健服务。(二)产褥期妇女日常生活保健1.清洁与舒适环境。(三)产褥期妇女心理保健评估产妇在疼痛不适、睡眠、饮食、哺喂母乳、情绪和产后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给予其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相应的护理措施。社区护士应根据产妇情况进行指导,运动量应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循序渐进原则。可指导产妇于产后半小时内尽早开乳,哺乳前热敷或按摩乳房。

产褥期保健指导与社区护理学中的家庭访视和心理护理

产褥期(puerperium)是指胎儿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的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为保证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社区护士可通过产后家庭访视等为产妇提供产褥期保健服务。

(一)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下:

(1)生理变化。子宫逐渐复旧,体积逐渐缩小,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大小。外阴有轻度水肿,产后2~3天自行消退。会阴部切口于产后3~5天愈合。盆底肌肉和阴道壁的肌张力逐渐恢复。未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恢复排卵,哺乳的产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和月经复潮。

(2)心理变化。孩子的出生使家庭结构、家庭角色发生了改变,家庭关系需要重新协调和适应。尤其是初产妇将要经历不同的心理感受,表现为热情、期望、高兴、满足、幸福、乐观,同时有失眠、压抑及焦虑等情绪不稳定的表现。产后抑郁症是分娩后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在产后第1天至第6周之间发生,而产后第1~10天被认为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期。产褥期妇女心理调适一般经历3个时期:依赖期、依赖-独立期、独立期。依赖期是产后前3天,产妇的很多需求是通过别人的帮助来满足的,如对孩子的关心、喂奶、沐浴等。产妇有较好的妊娠和分娩经历、满意的产后休息、尽早多与孩子进行目视及身体接触将有助于产妇较快地进入依赖-独立期。依赖-独立期为产后3~14天,产妇表现出较为独立的行为,开始注意周围的人际关系,亲自喂奶而不需要帮助。独立期为产后2周至1个月,此期,新家庭形成并正常运作,产妇、家人和新生儿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形成新的生活状态。

(二)产褥期妇女日常生活保健

1.清洁与舒适

(1)环境。产后休养环境要做到安静、舒适,室内通风适当,光线适宜,空气清新,防止过多的探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2)外阴的清洁卫生。指导产妇每日冲洗外阴,用消毒会阴垫,注意经常更换,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如伤口肿胀疼痛,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3)注意个人卫生。产后1周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称之为褥汗,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为明显。应每天用温水擦浴并漱口、软毛刷刷牙。

2.合理的饮食与营养

协助产妇制订适当和均衡的饮食计划,保证足够的热量,以促进早日康复。哺乳的产妇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汤汁食物,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少食多餐,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不哺喂母乳的产妇进食量应与妊娠前期相同,选择富含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的热能。

3.活动与休息

产后活动应逐步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可在产后6~12小时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走动;会阴侧切术分娩的产妇,可推迟活动时间,但应在床上轻微活动,注意不要压迫侧切的会阴部分。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可帮助孕妇恢复体力、促进组织的修复、增强体力,对保证乳汁分泌也十分重要,因此社区护士应指导产妇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生活保持规律。

(三)产褥期妇女心理保健

评估产妇在疼痛不适、睡眠、饮食、哺喂母乳、情绪和产后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给予其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相应的护理措施。依附是指婴儿对照顾者的一种察觉与反应,而亲子依附关系的建立,有助于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康复。社区护士应指导产妇尽早与婴儿接触,用温柔抚慰的语言跟婴儿说话或唱歌,使母子之间建立独特的牢固关系,进而形成亲子依附关系。此外,还应关心、帮助产妇,促进其与亲友的互动,增强舒适感。

(四)产褥期妇女产后运动

产褥期的适当运动,可促进腹壁、生殖器官和会阴盆底肌肉张力恢复,促进子宫复旧、盆底肌收缩和复旧;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及预防便秘。社区护士应根据产妇情况进行指导,运动量应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循序渐进原则。一般在产后第2天开始,每1~2天增加1节,每节做8~16次。

第1节,腹式运动:仰卧,用腹部深吸气并扩张胸部,然后呼气。

第2节,上臂运动:仰卧,两手臂向左右两侧伸直,接着向上举起,直到双掌碰触后再恢复至原来的左右两侧平放。

第3节,抬腿运动:平卧,双手放平,将一只脚举高,脚尖伸直,膝部保持平直,然后将腿慢慢放下,再更换另一只脚。

第4节,挺腹运动:髋与腿放松,分开稍屈,脚底放在床上,尽力抬高臀部与背部。

第5节,仰卧起坐。

指导产妇在进行产后运动时应注意:①由简单的项目开始,依个人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于劳累;②持之以恒,肌张力的恢复需2~3个月;③在运动时若有出血或不适感,应立即停止;④剖宫产术后可先执行促进血液循环的项目,如腹式运动,其他项目待伤口愈合后再逐渐进行。

图6-1 产褥期运动示意图

(五)产褥期妇女乳房护理

正确的乳房护理直接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产褥期乳房护理包括以下内容:

1.一般护理

乳房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次哺乳前用温和的清水轻轻擦拭,切忌用肥皂水等清洗剂清洗。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两侧交替哺乳。哺乳后佩戴适中棉质乳罩,避免过松或过紧。推荐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早接触,早吸吮。

2.平坦或凹陷乳头护理

常见原因为产妇先天性乳头颈短平、个别内陷乳头因乳房过度充盈累及乳晕部分使乳头较平坦,婴儿很难吸吮到乳汁。可指导产妇做如下练习。

(1)乳头伸展练习。此练习重复多次,做满15分钟,每天两次(见图6-2)。

(2)乳头牵拉练习。用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的拇指和中、食指向外牵拉乳头,重复10~20次,每天2次。此外,指导产妇改变多种喂哺姿势,以利婴儿含住乳头和乳晕,也可利用负压吸引的作用突出乳头。

图6-2 乳头伸展练习示意图(www.daowen.com)

3.乳房胀痛护理

乳房胀痛多因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可指导产妇于产后半小时内尽早开乳,哺乳前热敷或按摩乳房。

4.乳头皲裂护理

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前,产妇应取正确的喂哺姿势。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分钟,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接。哺乳时,先从损伤轻的一侧乳房开始,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吸吮力,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接在婴儿口中。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使乳头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功能。如果皲裂严重时暂停哺乳,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乳器吸出后用小杯或小匙喂养婴儿。

5.催乳

对于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应指导其正确的哺乳方法,按需哺乳,调节饮食,同时鼓励产妇树立信心。可结合中药或针刺合谷、外关、少泽等穴位进行护理。

6.退乳

产妇因病不能哺乳,应尽早退乳。最简单的方法是停止哺乳,少进汤汁类的食物。出现乳房胀痛者,可用芒硝250 g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乳房并包扎,湿硬时更换。此外,还可用生麦芽60~90 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配合退乳。

(六)产褥期妇女母乳喂养的指导

母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可提高婴儿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有利于促进母婴情感交流,对婴儿建立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地防止产后出血,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性。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喂养方法的指导内容如下:

①哺乳时间产妇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哺乳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母乳喂养的次数没有固定,原则是按需哺乳,多少不限,中间不需要加牛乳或水。母乳喂养时间一般以10个月至1年为宜。

②哺乳方法哺乳前,应洗手并将乳房、乳头用温开水清洗。哺乳时,母亲和新生儿均应选择最舒适的体位,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将乳头和乳晕大部分放入新生儿口中,用手扶托乳房,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上。

③哺乳注意事项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呕吐。哺乳的产妇如服用药物,必须事先咨询医护人员,以确定是否会给婴儿造成不良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指出,4~6个月内的婴儿只需母乳,不必加喂水或其他饮料。哺乳母亲上班期间应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可于上班前挤出乳汁存于冰箱内,婴儿需要时由他人哺喂,下班后自己喂养。

(七)产褥期妇女产后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应禁止性生活,42天后采取避孕措施,以工具避孕(避孕套)为佳,不哺乳的妇女可采用药物避孕。阴道分娩的妇女可于产后3个月、剖宫产分娩于产后6个月放置宫内节育器。

(八)社区孕产妇的健康管理

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常住的孕妇在孕13周前建立《母子健康手册》,记录女性在整个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及产后42天母婴健康检查的情况。社区对孕产期妇女的健康管理主要通过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而实现,为每位孕妇至少开展5次产前检查及2次产后访视,其服务流程见图6-3。

1.孕早期健康管理

在孕13周前为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开展第1次随访。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2)开展孕早期生活方式、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告知和督促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3)根据体检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证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

2.孕中期健康管理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对孕妇进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孕妇。

图6-3 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流程图

(2)对正常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生活方式、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对有异常情况的孕妇,如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3.孕晚期健康管理

督促孕产妇分别在孕28~36周、37~40周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1次随访。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防治指导。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应建议其及时转诊。

4.产后访视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产妇出院后1周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了解产妇情况,包括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发现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并发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基本情况。必要时通过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

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对产妇进行心理保健、性保健与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产妇和婴儿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