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高小学生近视防治知晓率,提高眼保健操正确率

提高小学生近视防治知晓率,提高眼保健操正确率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质量取决于全过程周密的计划、组织和管理。现决定针对该群体的近视问题实施健康教育。学期内每日上午3、4节课间为集体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时间,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有每周1节健康保健教育课程。根据案例的健康教育评估信息,对二至四年级小学生近视防治这一健康问题的优先项目应为:提高二至四年级小学生近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眼保健操行为的正确率。

提高小学生近视防治知晓率,提高眼保健操正确率

社区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质量取决于全过程周密的计划、组织和管理。健康教育程序的理论基础是护理程序,其过程可划分为健康教育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步骤。在健康教育程序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利用健康教育或健康促进相关理论作为理论指导。

案例:社区护士在为某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一所小学二至四年级的小学生体检时发现,近视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进一步对3个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学期末、下一个学期初视力监测后发现,每学期平均新增近视人数比率为9.7%。现决定针对该群体的近视问题实施健康教育。

(一)社区健康教育评估

社区健康教育评估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有关健康教育对象和环境的信息与资料并进行分析,了解教育对象的健康教育需求,为健康教育诊断提供依据。资料的收集从4个方面进行。

1.教育对象

首先要明确教育对象的健康教育需求。健康教育需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社区护士应重点收集的资料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生物遗传因素等;②生活方式:主要有吸烟、酗酒饮食睡眠、性生活、活动与锻炼等;③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文化程度、学习经历、认知与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态度及心理压力等;④对健康知识的认识与掌握情况,包括常见疾病相关知识,如掌握预防疾病、急危重症突发、并发症出现的方法,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疾病影响的认识等。

2.教育环境

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收集职业、经济收入、住房状况、交通设备、学习条件等信息。

3.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与位置,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状况,卫生立法与卫生政策、社会与经济状况等。

4.教育者

包括教育者的能力、教育水平和经验,以及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等。评估内容可通过直接和间接评估来完成。直接评估包括观察、焦点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间接评估则包括分析文献资料、查阅档案、询问亲朋好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等。

社区护士通过问卷调查对案例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评估,得到信息是:该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共2024人,其中男生988人(占比48.81%),女生1036人(占比51.19%);年龄7~11岁;健康水平正常。在近视的279人中,204人(占比73.11%)的父母中有近视问题。每个学期内,98.8%的小学生能够保证每日至少8小时以上睡眠,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为(57±3.04)分钟;假期中,学生每日使用电视电脑的平均时长为(6.41±2.86)小时,而每日进行体育锻炼的平均时长为(46±0.47)分钟。小学生及学生家长对近视的形成原理、近视的预防与保健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8.86%与68.37%。

小学所在区域为城市发展新区,楼间距与绿化覆盖率均达科学合理设计标准,该小学校园开阔、教室光线充足、光源齐备,室内设施布局合理、颜色柔和。大部分学生在步行20分钟以内均可到达学校,少数同学乘坐家庭交通工具上、下学。学期内每日上午3、4节课间为集体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时间,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有每周1节健康保健教育课程

小学校园周边半径为3公里内的区域中有综合性大学校医院、3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各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学生均按照常规参与医保或已购商业医疗保险

社区护士观察学生进行课间眼保健操情况时发现,约70%的学生未能正确做眼保健操;通过对学生进行座谈发现存在教师占用眼保健操时间讲课,健康保健教育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对学生家长座谈了解到,70%以上的家长没有关注孩子视力维护的意识,陈述理由为工作忙、无暇顾及,或不认为居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对孩子视力有较大影响,对学校提供的能够帮助孩子预防近视、维护视力的资源不了解。

(二)社区健康教育诊断

1.确定健康教育诊断

对健康教育评估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针对社区群体共同的健康教育需求,确定健康教育问题并确定健康教育诊断。具体步骤为:

(1)分析资料,列出健康教育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2)分析健康问题对教育对象的健康构成威胁的程度;

(3)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的可利用资源;

(4)挑选出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改善或解决的健康问题;

(5)找出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行为、环境和促进行为改变的因素。

2.确定健康教育的优先项目

优先项目是指能够反映群众最迫切需要,或各种特殊群体存在的特殊需要,通过干预能获得最佳效果的项目。社区护士应在尊重教育对象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其健康教育需求的紧迫性及现在可利用的健康教育资源,根据其重要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排列并确定优先项目。

根据案例的健康教育评估信息,对二至四年级小学生近视防治这一健康问题的优先项目应为:提高二至四年级小学生近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眼保健操行为的正确率。

(三)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科学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是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必要前提。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时,要以教育对象为中心,遵循一定的原则,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并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方法,设定健康教育的评价方式及指标。

1.设计原则

计划的设计应遵循6项原则:

(1)目标性。每一项计划的设计都必须明确目标,使计划得以围绕目标开展,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2)整体性。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工作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区卫生服务而独立存在。在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时不能背离社区卫生发展总体目标。

(3)前瞻性。计划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因此,在制订社区健康教育计划时要预测未来,考虑并把握未来发展需求。前瞻性是指计划中制定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要能体现社区未来卫生工作发展需要,如果目标过低,将失去计划的激励功能。

(4)弹性。计划一旦制订一般不能随意更改,但计划毕竟是面向未来的,有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所以在制订计划时,要尽可能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留有余地,并制订应变对策,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弹性原则并不等于可以随意更改计划,计划的修改必须通过评价和反馈,当出现明确的修改计划的指征时才可进行,这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5)可行性。制订计划时不能从主观意愿出发,要依据社区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因地制宜地制订可行的计划。

(6)参与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为解决社区实际问题而设立的,社区的管理者与居民是最了解社区的人,要想使项目贴合社区实际,符合社区需求,必须使社区群众参与到项目立项、计划设计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得到社区支持,是保证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

2.设置目标

目标是指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最终期望达到什么目标,包括制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任务内容一般可以分为教育目标、行为目标、健康目标和政策与环境目标4个方面。

3.确定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实施健康教育的教育者应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卫生工作者,包括社区护士、全科医师、社区其他卫生服务工作者和专业培训师。教育者应具备全面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知识信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具有吸引力与威信。社区健康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着教育的侧重点各异。

(1)健康人群。主要侧重卫生保健知识与接收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警惕性,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帮助他们增进健康和维持健康。

(2)高危人群。应侧重于预防性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危险因素,掌握一些自我健康管理技能,学会疾病的自我检查与健康的自我监测,纠正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积极消除隐患。

(3)患病人群。应着重引导他们学习疾病康复的知识,提高遵医行为,促进其自觉进行康复锻炼,尽可能减少残障,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www.daowen.com)

(4)患者家属及照顾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方法和家庭基础护理技能的教育,帮助他们坚定持续配合治疗与护理的信念,掌握科学的护理技能。

4.确定内容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确定,根据教育对象的健康状态可将健康教育内容划分为3大类。

(1)一般性教育。包括常见病的防治知识,饮食与营养,生活与安全,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心理健康的维持,常用药品的储存、使用和管理等。

(2)特殊性教育。包括特定群体(如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等)的健康问题与特定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知识等。

(3)卫生管理法规教育。包括相关卫生法规及政策,目的是促使社区居民树立良好的健康观与道德观,提高其责任心,促使其自觉遵守与维护卫生管理法规,进而维护社区健康水平。

5.选择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应根据教育的内容、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平及认知、学习能力及特点进行选择与确定,还应注意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6.明确实施时间和地点

根据项目的目的、教育对象和内容、方法,健康教育地点可以是社区、学校、企业或机构、公共场所、居民家庭等。

就本案例而言,进行小学生近视防治健康教育项目的目标人群为:①一级目标人群: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近视群体和高危群体),主要了解近视的危害、近视的危险因素、定期监视视力、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如何改造环境以利于视力健康、视力的自我调节与保健技巧等;②二级目标人群:已近视的279名学生及家长,主要了解近视的危害、近视的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视力、矫正眼保健操的执行方法、用眼环境评估、坐姿的方法、合理地制订作息计划、视力的自我调节与保健技巧等;③三级目标人群:小学教师、医师、管理者、健康志愿者等。通过学习有关近视的防治知识与技能,利用自身影响力去影响小学生,纠正其不健康的用眼行为,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健康教育,期望达到的目标包括:(1)总体目标:降低小学生近视的增长率,有效控制近视的形成。(2)具体目标:①1个学期内该小学生近视防治知识知晓率、眼保健操行为正确率达到85%以上;②2年内该校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低于3%;③5年内该校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下降2%。

主要教育对象的特点: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时期,具有良好的识记能力,学习态度积极,教育配合度高。根据上述特点,应采用以形象化教育方法为主,电化教育、文化教育等方法为有益补充的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达到最佳健康教育效果。

此外,可考虑将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作为对小学生及其家长实施教育的地点。

(四)社区健康教育实施

健康教育的实施是将计划付诸行动,获取效果的过程。实施的过程包括组织、准备和质量控制3个环节,实施时应注意每个环节的落实。

1.组织

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手段,如果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领导和协调职能的组织是无法进行健康教育项目的。因此,实施的首要任务是开发领导部门的参与,并动员多部门参与,建立一个支持性政策环境。具体组织内容有:

(1)领导机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决策者、高效的领导机构是顺利实施项目计划的基础。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审核实施计划,听取实施进展的报告,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2)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负责健康教育的操作与运行,一般由专业人员组成,规模相对稳定,每个成员应保证能够自始至终完成任务。其职责为分解计划中的每个具体活动并实施,同时向领导机构汇报实施进展情况。

(3)组织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否完善和部门之间的合作是健康教育实施成败的关键。应使社区相关部门、机构、团体都参与进来,共同建立起社区工作网络,明确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责任感与意识以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4)政策支持。项目成功的标志不是项目的完成,而是在实施期间重点选择、进行政策的开发和制定。

(5)动员社区人群参与。应动员政府各部门、各群众团体和组织、大众传媒部门、教育者及大中小学生、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等积极参与活动实施,并且越早越好。其关键作用在于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精神,向社区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与组织机构建立联系,并促进实现“社区赋权”。

2.准备

此阶段需要完成3个方面工作:

(1)制定实施工作表。工作时间表是实现具体目标的详细操作步骤,包括每一项活动的具体内容、工作范围、活动应达到的指标、具体负责人员,以及所需经费、设备、资源等。

(2)人员培训。培训的成功举办由培训教学和后勤保障两部分决定。因此,应计划好受培训人员的参与地点和时间、培训的内容及各部分的时间分配、培训方法等。培训教学不同于学校教育,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头脑风暴”法等。

(3)配备必要物资。根据开展健康教育计划活动实施工作表,需准备教学设备、教学道具、知识手册、展板、宣传页等必要物品。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各项活动都按照目标完成并符合质量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对活动的进度监测、内容监测、数量与范围监测、经费使用监测以及目标人群参与度、满意度和认知、行为变化的监测等。要完成上述内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记录和报告、现场考察和参与、审计及调查等。

(五)社区健康教育评价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针对执行者的评价、针对组织的评价、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等。过程评价着重关注项目活动是否按照计划实施的同时,还承担修正计划,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责任,这样才能保障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过程评价指标包括:活动的执行率、活动的覆盖率、活动的有效指数、目标人群满意度、活动经费使用率等。可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目标人群调查、参与现场观察等手段来完成。

2.近期效果评价

近期效果评价是评估干预所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评价的内容有:

(1)倾向因素。在实施前后目标人群的卫生知识、健康价值观、对健康相关行为的态度及对疾病易感性与严重性的信念、采纳健康行为的动机、行为意向及自我效能所发生的变化等。

(2)促成因素。人群实现行为改变而需要的环境、政策、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3)强化因素。与目标人群关系密切的人、公众对目标人群采纳健康行为的支持度、目标人群个人感受等方面在实施前后发生的变化。

(4)健康相关行为。实施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的变化。

3.近期效果评价

近期效果评价反映的是健康教育干预后体现在目标人群方面的效果。常用指标包括:卫生知识平均得分、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知晓(正确回答)率、信念持有率、行为流行率、行为改变率等。

4.远期效果评价

远期效果评价内容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如生理和心理健康指标(身高、体重、血压、人格、抑郁等)方面的变化、疾病与死亡指标(发病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的改变和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指数、生活满意度指数等)的变化。测量可通过人口学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