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行为一样,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也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并会受到遗传、心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就显得更加复杂。世界各国众多学者、专家提出多种行为改变理论,以期说明和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促进人类健康。
(一)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简称KABP)是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的简称,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其中,“知”是指知识,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信”是指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行”是目标,是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过程。从知识转化到行为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图2-2)。
图2-2 知信行模式
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不存在必然关系。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改变,必须以健康知识作为基础,以信念作为动力。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才可能逐步形成信念。当知识上升为信念,就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转变行为。态度是转变行为的前提,要转变行为必须先转变态度。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信息的权威性
信息的权威性越强,可靠性和说服力就越强,态度转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2.传播的效能
传播的感染力越强,越能激发和唤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就越有利于态度的转变。
3.恐惧因素
恐惧使人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但恐惧因素需要使用得当,否则会引起极端反应或逆反心理。
4.行为效果和效益
这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素,不仅有利于强化自己的行为,同时还能促使信心不足者发生态度的转变。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减弱或消除不利的影响,促进有利环境的形成,进而达到转变行为的目的。
(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model,简称HBM)包括个人认知、修正因素和行动的可能性3部分(图2-3)。该模式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由条件反射(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阐述了人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心理活动。其核心为感知威胁和知觉益处与障碍,前者包括对疾病易感性和疾病严重后果的认识,后者包括对健康行为有效性的认识和采纳行为可能遇到障碍的认识。尽管信念可以影响行为的改变,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人的行为改变都受信念的影响。
图2-3 健康信念模式
在健康信念模式中,促进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疾病的威胁
即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和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对疾病易感性、严重性的感知程度越高,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1)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perceived susceptibility)。通常指个体对自身罹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可能性的判断。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
(2)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perceived severity)。疾病的严重性既包括疾病对生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如疾病会导致疼痛、伤残和死亡,还包括心理健康的影响,如意识到疾病会影响到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相信其后果越严重,越可能采纳健康行为。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
(1)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个体对采纳行为后可能产生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收益。当人们能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时,会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
(2)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perceived barriers of action)。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将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推断,包括行为的复杂性、花费的时间、经济负担的轻重等。感觉到的障碍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阻碍性越大。
3.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评价与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自信心。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或是他人的实践经验,或是接受他人的劝告,激发内在动机,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并获得预期效果。自我效能是人类创造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进而产生行为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我效能可以通过4种途径产生和提高:
(1)自己成功完成某种行为的经验。一次成功能帮助人们增加对熟练掌握某种行为的期望值,也是能够表明自己具有执行该行为最有力的证据。
(2)来自他人的间接经验。看到别人成功完成了某项行为并且结果良好,增强了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和坚持也可以完成该行为的自信心。
(3)口头劝说。通过他人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来自他人的劝说,增加自己执行某种行为的自信心。(www.daowen.com)
(4)情感激发。紧张不安、焦虑、低落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因此,采取一定的手段消除不良情绪,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提高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4.提示因素(cues to action)
指诱发健康行为产生的因素,如大众媒介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宣传,医师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同事或朋友患有此种疾病等都有可能作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
5.其他相关因素
包括:①人口学因素:指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人种等;②社会心理学因素:如人格特点、社会阶层、社会压力、同伴影响等;③结构性因素:如个体所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三)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James Prochaskah和Carlos DiClimente博士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行为转变阶段模式(stages of behavior changemodel)。该模式认为转变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连续的、渐进的漫长过程,强调根据个人或群体的需求来确定行为干预的策略。应用该模式进行行为干预时,首先要确定人们所处的阶段,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转化策略不尽相同。行为转变阶段模式将行为转变划分为5个阶段(图2-4)。
图2-4 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1.无意识阶段(precontemplation)
即没有准备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人没有行为转变的意向。他们不知道或未意识到自己存在不健康的行为,或曾多次尝试改变行为但最终失败而心灰意冷。对行为转变毫无兴趣,常有抵触情绪或找一些不转变的借口。如某些吸烟者没有考虑要戒烟或接下来的6个月是“不会考虑戒烟”。
转变策略:协助提高认识,唤起情感,消除负面情绪。推荐有关读物和提供建议,在他们有需要时再提供具体帮助。
2.有意识阶段(contemplation)
也称犹豫不决阶段,在这一阶段(通常为未来6个月内),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开始思考要转变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改变行为的困难和障碍,故犹豫不决,如我知道吸烟不好,总有一天我要戒烟。
转变策略:需要帮助他们促进行为转变,协助他们拟定行为转变计划,通过提供专题文章或邀请参加专题讲座等途径帮助其获取必要的信息。提供转变行为的技能,指导行为转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准备阶段(preparation)
即将改变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通常在未来1个月内)的人们开始做出行为转变的承诺(向亲朋好友宣传行为转变的决定,还包括建立必胜的信念),并有所行动,如向他人咨询有关转变某行为的事宜,购买自我帮助的资料,制订行为转变计划表等。
转变策略:提供规范性行为转变指南,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逐步转变行为的步骤,寻求社会支持,包括同事、朋友、家属和社区的支持,确定倾向因素和促成因素,尽可能克服在行为转变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困难。
4.行动阶段(action)
进入该阶段(通常在过去6个月内)的人们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如戒烟开始直到6个月。但若在行为转变过程中没有计划、没有具体目标、没有他人帮助,往往易导致行动的失败。而且并非所有的行动都可视为行为转变,那些达到足以降低健康问题风险程度的才能被看作是行为转变。例如减少吸烟量不算,完全不吸烟才应该处于该阶段。
转变策略:争取社会支持和环境支持(如从家里和办公室移走烟灰缸、不购买高脂食品、张贴警示标语等),替代方法(用饭后百步走代饭后一支烟,用无钠盐代替钠盐等),邀请行为转变成功者进行同伴教育,家属与同事的理解、帮助和支持,以及相关激励政策等。
5.维持阶段(maintenance)
人们已经取得行为转变的成果并加以巩固。在这一阶段要得到本人的长期承诺,并密切监测,以防止复发。若能维持新行为状态达6个月以上,则说明已达到目标。许多人取得了行为转变成功之后,往往放松警戒而造成复发。常见的复发原因有过度自信、难以抵制引诱、精神或情绪困扰、自暴自弃等。
转变策略:这一阶段需要做取得行为转变成功的一切工作,包括创造支持性环境和建立互助组等。
行为转变过程是人们在改变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它帮助人们在不同的行为转变阶段之间进行过渡,有10种行为(即认知层面的6种行为和行为层面的4种行为)对改善危害健康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具体见表2-3。
行为转变阶段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行为干预方法作用的局限,将一次性行为模式转变为阶段性行为模式,明确不同阶段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已成为社区行为干预广泛应用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表2-3 行为变化过程的10种行为表现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