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区健康活动实施的突破

社区健康活动实施的突破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主、客观指标进行社区需求诊断。通过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和现状调查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确定社区人群的重点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行为、环境因素,同时评估已确定的健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吻合程度,以便于制订有效的健康促进计划。(二)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过程复杂,包含内容繁多,可采用SCOPE模式作为实施工作的指导。

社区健康活动实施的突破

(一)社区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

1.明确社区需求

在制定健康促进规划之前,首先应考虑社区居民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中能够通过健康促进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确定应优先解决的问题。

(1)社区需求评估。通过运用社会学和流行病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估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现状与健康需求,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识别出不利于实现健康促进目标的障碍,了解社区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的提供与利用情况,为下一步制订计划提供依据。

(2)社区需求诊断。根据主、客观指标进行社区需求诊断。客观指标包括:①社会指标,如卫生政策指标、卫生保健指标、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就业状况、家庭结构功能、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②环境指标,如地理地貌、气候特征、交通状况、居住密度、居民饮用水及空气质量等。主观指标是指社区人群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如生活适应度、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等。

此外,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指标可协助进行社区需求诊断。通过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和现状调查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确定社区人群的重点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行为、环境因素,同时评估已确定的健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吻合程度,以便于制订有效的健康促进计划。通常采用直接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如出生率生育率、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死亡率等。

2.确定优先项目

选择社区影响范围大、社区人群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在众多健康需求中确定优先解决项目的评价标准,包括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节约性和社会效益。

3.制定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总目标是指在执行某项健康促进规划后应达到的远期影响与效果,通常不要求可测量。具体目标是指为了达到总目标所要实现的具体效果,应该是明确、可测量的指标,且具体测量方法应由社区人群与护士共同决定。

4.制定干预策略

明确需要干预的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即针对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等因素影响下的行为分类制定健康促进干预策略。

(二)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

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过程复杂,包含内容繁多,可采用SCOPE模式作为实施工作的指导。SCOPE模式将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阐述为5个环节:实施工作时间表(schedule)、控制实施质量(control quality)、建立实施组织机构(organization)、组织和培训实施人员(person)和配备所需设备与健康材料(equipment and material)。

1.制定实施工作时间表

时间表是规划实施的核心,也是保障目标可实现的关键。时间表可用于对照检查工作开展进度,按照完成工作项目数占应完成项目数的比例计算得出执行率,作为项目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实施工作时间表以健康促进规划的进程为主轴,以时间顺序排列出各项实施工作的内容(主要活动的具体内容)、具体负责人、检测指标(检测每项工作是否完成的依据)、经费预算(对每项活动的估计费用及整个规划所需费用)、保障措施。

制定工作时间表的重点是对准备实施的各项活动的实施时间进度进行计划,并进行经费预算。时间计划要在保证整体规划按时完成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分支项目活动的时间。在计划每项活动时应考虑其实际操作程序、运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根据实际条件,结合以往经验做出科学安排。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项目活动是交叉进行的,在时间上可能出现重叠,因此,除考虑时间计划外,还需考虑人员投入,以避免人力不足拖延计划完成。

2.组织协调

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制订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是经过政府组织领导、执行机构负责实施、群众积极参与为基础,以政策与环境为支持、动员社区内外各种资源、规划社区行动来共同实现的。

3.人员培训

健康促进项目工作人员的选定应根据具体规划内容,既考虑人员数量,又考虑从中央到地方的专业能力。工作人员必须在开始项目实施前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提高开展项目管理、检测和评估的技能;②改善行为危险因素和死因检测的技能;③强化健康促进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④提高项目人员队伍水平的培训技能。常用的培训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和头脑风暴法等参与式教学方法。

4.项目检测与质量控制

指对规划本身的设计、执行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良好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是健康促进规划取得成功的保障。项目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合理评估健康促进规划设计者的技能;②建立专家小组审查制度,定期对规划质量(进度、范围、数量等)情况进行评估;③评估资料收集和保存的合理性;④加强内容审计;⑤广泛收集社区意见;⑥组织人员实施考察项目实行情况等。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记录与报告、现场观察、经费审计、实施调查等。

(三)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

对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贯穿于整个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核心内容是评价规划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评价结果可为决策者和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改进项目规划的设计和实施,同时也可以为新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www.daowen.com)

1.评价内容

(1)健康文化评价。包括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动机、行为意图、个人保健技能和自我效能。

(2)社会行动和影响力评价。包括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社区规范和公众意见。

(3)健康公共政策和组织改革。包括政策、法规、资源分配、组织政策、文化和行为。

(4)健康生活方式和条件价值。包括食物选择的可行性、活动与锻炼、违禁药品滥用、吸烟、酗酒、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对危险因素的保护比例。

(5)有效的健康服务评价。包括提供预防性服务、服务的可及性、社会和文化的适宜性。

(6)健康环境评价。包括限制获得烟、酒和违禁品,为青少年和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环境,远离暴力和毒品

(7)社会结果评价。包括生活质量、功能的独立性、社会支持网络、辨别能力和公平。

(8)健康结果评价。包括降低发病率、残疾率、可避免的死亡率,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和生活技能。

(9)能力建设结果评价。包括可持续性的测量、社区参与和社区赋权。

2.评价类型

(1)形成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在健康促进规划开始之前对社区进行的需求、政策、环境、资源评估,其目的是使规划更符合社区人群实际情况。在规划实施之前进行形成评价,请专家对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估,使其具有较大的成功概率。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形成评价能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纠正偏差,进一步保障计划的成功。因此,形成评价多发生在项目规划的设计阶段,也可延续至规划的实施阶段。形成评价的方法有文献回顾、查阅档案资料、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目标人群调查、现场勘查、试点研究等。

(2)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项工作的进展、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了解各项活动执行者的评价、对参与健康促进组织的评价、对健康促进政策与环境的评价。过程评价关注规划是否按照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执行,常用指标包括:①项目活动执行率;②干预活动覆盖率;③干预活动暴露率;④有效指数;⑤干预目标人群满意度;⑥活动经费使用率等。过程评价可采取查阅档案资料、目标人群调查和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

(3)效果评价(effectiveness evaluation)是测量干预活动的效果。包括近期效果评价(impact evaluation)和远期效果评价(outcome evaluation),远期效果评价又叫作结局评价。常用的近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健康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流行率,以及环境、服务、资源等方面的改变。远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描述健康状况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指标(如身高、体重、血压、血糖、人格、抑郁等的变化)和疾病与死亡指标(如发病率、患病率、平均寿命等),以及生活质量测量指标(如生活质量指数、日常活动能力指数、生活满意度指数等)。常用方法为人群抽样调查或半定量调查。当研究目标较局限时,也可开展普查。

(4)总结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对整个规划的总结性概括。通常综合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成本-效益核算和各项干预活动完成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变化是否有必要重复、改善或终止该规划的结论。如社区行动与影响(社区参与度、社区能力发展变化、社会规范等)、健康政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资源的配置要求等)、环境条件(卫生服务提供情况、卫生设施的设置情况、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变等)。总结评价常通过质、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

(四)社区健康促进常用工作方法

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宣言》中,将“加强社区行动”列为健康促进五项领域之一。1997年国际健康促进大会进一步阐明了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并将社区列为健康促进的优先领域,阐明健康促进的核心是把社会的健康目标转化为社会的行动。由此可见,健康促进最有效、最恰当的重点在社区。社区健康促进是推进初级卫生保健和实现“健康为人人”(Health for All)全球战略的关键要素。

社区健康促进的内涵包括如下内容:

(1)社区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他卫生部门,而应是政府各部门的核心义务和职责。WHO指出:“未来的健康工作更多的是依靠非卫生部门,应由社会的所有领域和部门共同承担。”社区健康促进涉及整体人群健康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非仅限于疾病的预防。

(2)社区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政策和资源等。

(3)社区健康促进是跨学科、跨部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增进社区群众的健康。这些方面包括传播、教育、立法、财政、组织改变、社区开发,以及社区群众自发地维护自己健康的活动。

(4)社区健康促进强调社区群众积极地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全过程。

(5)社区健康促进是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学基础上,强调健康-环境-发展三者统一的活动。

健康促进作为当代卫生政策的核心功能,社区健康促进已成为新时期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并作为干预社区群众的健康的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及改善社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主要手段,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社区健康促进活动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具有自身的特色。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城市初级卫生保健规划也正在实施。同时,为增进社区特殊人群健康,国家先后推出了系列计划。如针对学生的营养问题,实施了“国家大豆行动计划”“中小学生豆奶计划”“学生饮用奶计划”“学生营养餐计划”等,并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的原则。为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推行了“爱婴行动”“新生儿窒息干预工程”“破伤风干预工程”等。这些计划和工程的实质就是健康促进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