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发展成果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发展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开始了中国现代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新阶段。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石油化学工业部,成立石油工业部和化学工业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开始了中国现代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囿于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落后、天然气市场培育不足等一系列因素,国家对石油开采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大大高于天然气开采。天然气利用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事实上处于石油开发的从属地位。“先油后气”“重油轻气”的观念造成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不均衡的现象存在于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尽管石油和天然气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与生产技术要求,但在中国油气产业发展之初,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在描述天然气产业发展过程时,将不可避免的述及整个油气产业的发展状况。

1.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设立燃料工业部,下设石油管理总局。1955年1月,石油管理总局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宣布国务院决定:地质部负责油气普查任务;石油管理总局负责油气详查和钻探开发任务;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担油气综合研究任务。[1]同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燃料工业部,分别成立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和化学工业部。197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将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合并,成立燃料化学工业部。[2]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燃料化学工业部,成立煤炭工业部和石油化学工业部。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石油化学工业部,成立石油工业部和化学工业部。[3]

2.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机制(www.daowen.com)

在计划经济时期,宏观层面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直接结合,采取指令性计划调节方式和按劳分配。政府对石油天然气产业实行完全垄断。[4]中观层面上,国家建立了单一全民所有制的、高度集中的石油天然气管理体制,石油天然气管理部门(石油工业部)兼有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的身份,石油管理局作为石油工业部行政权力的延伸,统一管理本油气区内各二级单位的一切生产,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及其他部委的指令性计划。微观层面上,油气田企业内部执行国家统一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企业管理具有鲜明的行政特征。

3.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特点

受到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天然气产业在发展之初呈现出以下特点:管理模式上,天然气产业由国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实行高度计划管理,投入产出一切归国家。普遍采用“会战模式”,集中力量取得勘探开发成果。在国家计划安排下,天然气开发在四川地区率先取得突破,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情况极不平衡;生产经营上,天然气企业以产量而不以效益为核心,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天然气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天然气生产和供气是地区性的,生产设施不完整,输气管网不配套。天然气实行计划供应,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分配指标,主要供应对象是工业用户。天然气价格由国家物价局制定,缺乏市场调节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