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莫泊桑作品《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

莫泊桑作品《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菲利普夫妇前后对于勒的态度简直就是判若两人,而其中在作祟的还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观。读《我的叔叔于勒》,我们还是要客观地看待菲利普夫妇,把眼光放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去看,也许我们就不会那么犀利地去批判他们的为人处世了,或许还会同情他们的“不幸”。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林周全中学 陈丽霞

《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表现出金钱至上,特别是收到了“有钱人”于勒的两封信,信上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勒阿弗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于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等待“全家唯一的希望”;于勒的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菲利普夫妇的爱慕虚荣、金钱至上,这确实令人觉得可憎、作呕。

“有钱千里盼相逢,无钱对面不认亲。”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就是这样的人,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他“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一部分”,因此于勒成为菲利普“全家的恐惧”,于勒的嫂子更是视他为瘟神,辱骂他是个流氓、坏蛋,甚至不念及亲情按惯例把于勒打发到美洲,任其自生自灭。然而,于勒到了美洲之后,不久就写信回来告诉菲利普夫妇,说他赚了点钱并希望偿还他们的钱时,菲利普夫妇则日思夜盼,不绝于耳地称赞于勒,说于勒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来到文章的高潮部分,在船上遇到了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的于勒时,菲利普吓到“脸色十分苍白”,他的妻子吓得直“哆嗦”,当变成有钱人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时,菲利普夫妇一转身就变得更加冷酷,更加无情,甚至恨不得能气生丹田、肋生双翅逃之夭夭,骨肉亲情自此再不相认。恰似一副对联所述:“昨日盼之今朝咒之心里岂念骨肉;富贵趋之贫贱避之目中唯有金钱。”

菲利普夫妇前后对于勒的态度简直就是判若两人,而其中在作祟的还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观。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悯之处”。菲利普夫妇的所作所为只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小缩影,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无力对抗整个社会,所以自私而本能地只能顾全自己,随波逐流。文中说到“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这点微薄的收入致使“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时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因为不是很有钱,两个女儿的婚事也成了“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也因为有了于勒叔叔的信,“终于有一个看中二姐的人上门来了。他是公务员,没什么钱,但是诚实可靠”,这样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而“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赶忙”读来让人更觉可悲,因为不是很有钱,女儿的婚事不敢“矫情”,也只能“贫不择夫”;婚后在搭乘去哲尔赛岛游玩的船上,父亲被有钱人吃牡蛎的高贵吃法打动了,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有点儿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于是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孩子惯坏了”。时时处处都在节省开支,委屈自己,即使在美食面前也不敢“放开”,如此“虐待”自己的人,读至此我不仅恨不起,内心还生出了怜悯意。所以在船上遇到年老落魄尚能自食其力的于勒时,菲利普夫妇要崩溃了,但是仍然压制着,原因就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这里就给我留下很多的思考:这种不相认除了对未来的绝望之外,是否还有别的顾虑呢?如果相认会不会有严重的漩涡效应呢?思前想后,似乎是没有别的选择。此地此时此刻相认,二女儿可能会被退婚,大女儿的婚事更是遥遥无期,甚至全家在勒阿弗尔又得继续过着抬不起头的日子,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护犊之心,她的言行是情有可原的,她的冷酷无情也是可以被理解的。菲利普本身是个踏实苦干的人,前文有讲到他每天早出晚归,再者课文也有提到,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可见菲利普夫妇不是自始至终都是冷血的人,他们曾经也是很宽容于勒的,与于勒是截然相反的人,正是由于这样的踏实苦干,他们才更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认识到自己能改善生活的希望过于渺茫,而于勒带给了他们一个“一起快活地过日子”的希望,并让这个希望变得不那么遥远,可是,于勒最后还是让希望再一次破灭了。作为局外人,我们对于于勒现在的凄苦、落魄,可以给予同情,可是菲利普他们是利益直接受损人,在情感上遭受了这么大的创伤之后,他们不能接受于勒,这种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少,是没有办法回避的,所以我认为,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可以被理解,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相而已,他们没办法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像他们这样的小人物本身已经是社会的可怜虫,他们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也不敢给自己的命运加根“稻草”,最后,“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永远断绝了和于勒的骨肉关系。(www.daowen.com)

读《我的叔叔于勒》,我们还是要客观地看待菲利普夫妇,把眼光放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去看,也许我们就不会那么犀利地去批判他们的为人处世了,或许还会同情他们的“不幸”。

(插图: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严之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