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读写探道:从郑振铎的《猫》看刻板效应致命

读写探道:从郑振铎的《猫》看刻板效应致命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余立棣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从这个角度来读郑振铎先生的经典作品《猫》,我们便会有新的发现。郑振铎的《猫》主要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我”家养的第二只浑身黄色的小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

读写探道:从郑振铎的《猫》看刻板效应致命

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余立棣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心理学名词,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将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该事物或整体都具有该特征,从而忽视了个体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读郑振铎先生的经典作品《猫》,我们便会有新的发现。

郑振铎的《猫》主要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同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看着它,“我”的“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如果恰巧这段时间“我”家也养了小黄鸟,我和家人会无故怀疑这“相伴的小侣”对小黄鸟心怀不轨吗?

“我”家养的第二只浑身黄色的小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它和家人,尤其是“我”,特别亲热。“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不仅如此,它还会捉老鼠,很得整家人的欢心。如果恰巧这段时间“我”家也丢了小黄鸟,我们一家人会不假思索就断定“亲爱的同伴”干了坏事吗?

第三只猫是出于同情心而收留的一只流浪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从一开始一家人对它的印象都不好,它的存在也只是“若有若无”,对它的刻板印象初步形成。再加上“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外表就更不讨喜了,家人讨厌它,刻板印象得到进一步强化。

后来第三只猫变壮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它“胖胖”的外表,因“懒惰”更惹人厌恶,刻板印象再度强化。本来“我家好久不养猫”,出于让它不被“冬寒与饥饿所杀”的心理而收留它,好生养它,这就使我一家人在道德上居于优势地位。而它在我家照料下变壮了却“终日懒惰的伏着”,“不改它的忧郁性”——作为宠物不讨主人欢心,这是罪过一;捉鼠——这几乎是它能回报我家养育之恩的唯一方式,它也不去做,不懂得回报,更惹人厌,这是罪过二。再加上“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并且,抓开又跳回去凝望,更容易让人对它产生怀疑和防范心理。(www.daowen.com)

所以,当主人喜爱的一只黄色芙蓉鸟被咬死,看到鸟儿“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其实当时的“我”对第三只猫本来就有很深的成见,即便没有这件事情促发,从心里“我”早就想要找个机会教训教训它了。刻板印象让“我”第一时间就认定凶手是它。妻子的“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的判断同样出于刻板印象,在这时更让“我”确信自己的断语。一时找不到它,我们便一致判定它是“畏罪潜逃”。好不容易找到它,却看到“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旧恨加上新仇,我“一时怒气冲天”,出奇的愤怒冲昏了“我”的头脑,顺手操起木棍就追打,它悲楚地逃跑,“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其实真相是:鸟儿是被黑猫咬死的。最终,第三只猫还是忽然死了。虽说不是我直接打死的,但它的死跟我有莫大的关系,是我和家人的刻板印象害死了它。

难道外表不讨喜甚至让人心生厌烦就是应该被打的理由?难道性情忧郁不捉老鼠的懒猫就该死?难道它经常凝望可爱的芙蓉鸟这一点也是重大罪过?都不是,是因为它给“我”印象不好,不讨家人喜欢,甚至讨人厌而对它形成了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经步步强化,最终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类似的“刻板印象”了,被害死的仅仅是猫吗?

(插图: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彭足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