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陈少端
在文学创作中,“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的形式出现的,是“个别”和“一般”在文学描写中的辩证统一。其中,所谓的“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即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而所谓的“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一般”性叙述或概括性描写,即可理解为对所要描述的场景做全景式的概括性描绘。
以《江雪》为例,诗歌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谓是“面”的描述,诗人营造了一个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荒寒寂寞的境界。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采用“点”式刻画,在点面的辉映中,突显了渔翁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精神内核。
学习这种写法,我们还可以从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的歌会》中得到启迪。在“山野对歌”和“村寨传歌”中,作者皆是通过先概述情况,再结合人物特写的形式来展开描述,突出表现云南歌会其歌、其人的淳朴和灵秀。
简单而言,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在创作中,多运用为:既要描述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刻画的人物、事物。
学习这种写法,有助于以“点”的形式,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避免泛泛而谈;又可以以“面”的形式,顾及全局,体现广度,避免内容单薄。红花须有绿叶衬,绿叶也须有红花来点染。以下,让我们随例文来学习。
一次美丽的相逢
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陈佳虹
潮汕大地总是带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韩江欢快地流过这片土地,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迎着炽热的阳光,端午节与潮汕人民见面了。早晨,随着鸟儿动听婉转的歌声,东边的山际露出了白光。健壮的男人们陆续来到江边,他们光着膀子,与自己的队友一齐谈笑着。(以“面”的描述,展开场面描写。)八点,一位穿着文化衫的老人站在一块大石头上,他激昂地宣布:“龙舟比赛正式开始!”脸上的皱纹掩盖不了他那自豪、欢欣的笑容。(在这纷杂、热闹的场面中,选取一个特定的人物来展开较为详细地描述,点面结合突显节日的气氛,展现潮汕大地的勃勃生机。)话音刚落,壮汉们没有丝毫的停留,便跟着鼓的节奏整齐地划起桨来。(www.daowen.com)
咚!嘿!咚!嘿!江边飘荡着笃定的鼓声,声声应和着壮汉们的呐喊声,江水也在奔腾着,跳跃着,高喊着。红色的那艘龙船最有气势,船桨跟着鼓点舞动,江水与桨一起飞扬。坐在最前排的男子留着寸头,身体黑黝黝的,上身的水珠闪烁跳动着,也分不清是江水还是汗水。他卖力地滑动船桨,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的脸黑得发红,像龙船红红的龙头。
风奔跑着,迎着龙船奔跑着。寸头壮汉顶着风划动船桨,他从水中抽出桨,肱二头肌收缩,又迅速舒张,船桨猛地打向水中,又再次弹起,又插入水中。其他船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快了速度。鼓点急促起来,鼓槌击打着鼓面,砰砰砰!(上面两段,以鼓声、壮汉们、江水以及其他船的描述为“面”营造气氛,又于其中抓住红色龙船及最前排的男子作为特写,进行详细的“点”式描绘,两相映衬,表现比赛的激烈。)
有一艘船似乎求胜心切,节奏变得混乱,结果翻了船。江边的女人们看见都笑了,那不像是东北女子豪放地大笑,她们掩着嘴笑,清秀眉目间荡漾着笑意,让人们心如江水般怦动。
显然,红色龙船最先冲向终点,寸头壮汉夺下标杆。穿着文化衫的老人宣布比赛结果,男人们欢呼起来。寸头壮汉大步跨上岸,一个姑娘为他送上亲手做的绣花巾,顿时壮汉羞涩了,脸也涨得通红。
江水平静下来,人们庆祝着胜利,欢庆这美丽的相逢。
点评
同学们写各种纷杂、热闹的场面(如运动会、艺术节等)时,往往只注重于“面”式描述,场面虽然热闹,但缺少有深度地挖掘、刻画,人物大多不够立体、鲜明。本文作者灵活地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对一场龙舟比赛进行描述,既聚焦镜头,突出了重点,又让读者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了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
(插图: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许秋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