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国内图书质量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1.国内图书质量问题现状
2004年12月9日,原新闻出版总署第4次署务会通过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四个方面。此外,图书作为一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商品,更应该注重读者的需求,以最大限度服务消费者为目标,全面提高图书质量。因此,我们将“服务”纳入图书质量考察范围,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文献调研。
1)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图书出版产品选题质量不高,同质化选题过多。
图书是一类特殊的商品,既具有普通物质产品的特性,又具有精神产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种思维形象成果的产品,能直接影响读者的思想意识形态。选题策划是编辑出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选题的策划和组织已经成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部分出版企业在选题策划这一环节上充满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确定选题时未考察选题与出版企业的出版定位、出版宗旨是否一致,仅从出版利益的角度出发,导致选题商业化、庸俗化现象频现,造成出版的图书品种混乱,在经营上出现恶性循环。
受到市场需求的推动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版企业为了抓热点、赶进度,常常忽略图书的品质,跟风出版畅销书籍,造成过多书籍的题材雷同。然而,同质化选题不具有创新性,出版企业在跟风出版时也不会过多考虑图书的写作质量,只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快速抢占市场,这样的图书不具有收藏性,缺乏出版价值。
(2)图书出版产品内容粗糙。
内容是图书的灵魂。如果学术著作不能实现内容的创新性、前沿性、学术规范性,大众图书不能保证导向正确、语言优美、内容具有可读性等,教材不够注重科学性、教学实用性、语言规范性,则不能保证出版产品的质量。图书出版产品选题质量的低下可直接导致图书内容的粗糙。任何一本图书都独具特色,我们难以对其做出具体评价,现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也未对内容质量制定出具体的执行标准。同时,出版企业过于追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导致出版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较低。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出版企业常常忽略其自身的出版宗旨和图书内容的社会效益,在这种状态下出版的很多图书往往不能顺应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难以给读者以启迪、激励和鼓舞。一些格调不高、内容不健康的图书在市场上大肆流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出版行业的图书质量。
(3)图书出版产品抄袭现象严重。
抄袭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窃为己有并发表的行为。抄袭行为严重侵害了原作者、出版者和读者的利益,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司法实践中认定剽窃(抄袭)一般遵循两个标准:第一,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 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虽然现行法律在数量上对抄袭做出了严格的界定,但在实际实施中却由于图书的特殊性而难以执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加之名利的诱惑、职称评聘和各种绩效评价的需要,抄袭之风渗透到了图书、报刊等各个领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2)编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知识性差错频现。
知识性差错指的是文稿涉及的相关知识不正确。例如,由于作者笔误、记忆失误、电脑录入错误,而事后没有被改正等原因,书稿或文稿中的人名、地名和事件名等出现的“张冠李戴”现象;由于书稿或文稿的作者书写错误,或者写作思路不清晰、理解存在偏差、逻辑思维不缜密、用词不当等造成的文字表述上的失误;由于作者专业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概念性差错;由于作者使用过于陈旧甚至过时的、不适用于当前状态的资料而导致的差错;由于作者引用古人作品不准确、重大历史事件相关信息(时间、地点、人物等)有误等差错。知识性差错不仅会影响书籍报刊的质量、对出版企业的社会形象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误导读者、损害读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教材教辅这一类强调语言规范性和教学实用性的图书中,知识性差错更是不容小觑。
由于出版企业追求出版速度,在审稿校对方面有所松懈,所以出版产品在历史、地理、自然、科技、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的知识性差错频繁出现。
(2)图书出版产品形式差错频现。
近年来,我国图书在编校过程中的形式差错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仍然有许多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图书充斥市场。
原新闻出版总署在2011年的“出版物质量管理年”专项检查活动中抽查了1 396种图书,在编校质量方面有1 311种图书合格、85种图书不合格,合格率为93.91%。那些编校不合格图书多数表现为出版产品形式差错。文字排版差错、字词拼写差错、不符合标准的文字差错与逻辑性差错等现象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图书中的错别字、多字漏字、文字颠倒、外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拼写错误等也时而出现,而引证不实、滥用术语等问题更加凸显。不符合《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差错率规定的图书也频频出现,图书市场中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
2004年,原新闻出版总署第4次署务会通过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差错率在1/10 000以上5/10 000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5/10 000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
3)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图书整体设计意识淡漠。
图书形式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和正文版式设计等。封面设计包括封面色彩设计、封面文字设计以及图形设计。正文版式设计包括版心、图案、字体字号、页眉、页码等内容。图书形式设计作为图书的外观装饰,是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较之十年前,当下的图书整体呈现出“视觉美学”的转换,设计越来越时尚美丽,印装越来越精致考究,表现出情趣化、生活化的审美风格。
然而,当下在图书形式设计中存在一个误区:图书形式与内容严重背离,设计游离于内容之外。图书形式设计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与图书内容相符。然而,由于有的出版社为了尽可能地吸引消费者眼球,所以部分图书呈现出“文胜于质”“形式大于内容”的过度包装现象,甚至表现出设计师过于追求原创性和个人风格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图书应有的品质和价值内涵。同时,随着多元文化的渗入,版面设计给予了设计师更多的想象空间,有些设计师费尽心思地想让图书的每一页都有风格、有创意,却忽视了图书整体风格的统一,使图书的设计在整体上看起来非常混乱。
(2)视觉元素泛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好多人厌倦了文字阅读,进入了不断用图片刺激眼球,从而激发其求知欲的时代——读图时代。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接受“读图”概念,图片的使用也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而其真正的价值却逐渐被掩盖、扭曲。图片的运用原本是为了让页面更美观、内容更生动,现在却渐渐使得原文失去了应有的严谨,有的图片甚至形成了视觉障碍。同时,伴随着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各个出版企业争相出版图片集、画册等,有些产品粗制滥造,成为视觉垃圾,降低了图书设计的整体水平,也对读者的审美造成了误导。
(3)电脑设计的误区。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脑的广泛使用为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和更宽广的创作空间。同时,倒影、模糊、透明等效果被千篇一律地运用在设计中,造成了设计元素的堆积。此外,很多设计师对文字过度设计,忽视了对文字间距、图文排列等的考虑。
(4)图书设计过于简陋。
有些出版企业或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或为了节约经济成本,使图书设计流于形式,造成有的设计不能很好地达到吸引读者的效果,甚至过于粗糙简陋,有的设计则严重影响了图书的印刷质量。
4)印刷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十八条指出:对于印制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及时予以收回、调换。
然而,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图书出版周期的限制,许多印刷企业为了降低经济成本、缩短印制时间而不惜降低印刷质量,导致一些图书出版产品(尤其是需求量较大的教辅类图书)散页脱页现象严重,墨色不均、色相不一致等现象也时有出现。
环保指标也是印刷方面应关注的问题。江苏省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查中心于2014年6月对儿童图书和平版印刷纸质儿童玩具的环保质量进行抽检,随机抽取了60种产品,包括中小学教辅20种、儿童图书30种、平版印刷纸质儿童玩具10种。结果发现,这三类产品中均有4个品种的环保指标不达标,而不达标的原因是印刷油墨和UV上光油稀释剂的不合理使用。
5)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书作为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一类商品,更应该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出版企业应以最大限度服务消费者、令消费者满意为目标,全面提高图书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合格优质的产品,满足其提高素质、享受阅读、审美愉悦等多种要求。
然而,目前图书出版行业较多地关注图书的出版销售环节,很多出版企业忽视了与读者的互动、顾客参与和反馈环节:在图书销售前,没有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引导、沟通和介绍等售前服务;在图书销售后,没有为读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反馈渠道等售后服务。顾客参与的图书出版产品销售服务严重缺失,读者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顾客参与程度较低。
2.国内图书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出版企业外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尽管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04年通过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它们对图书出版产品在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控图书出版质量的政策基础,但由于图书的特殊性,对其质量认定难以制定明确的标准,对违反质量规定的行为也难以制定明确的界限认定。虽然相关条例众多,但各种管理条例发挥作用的程度仍然有限。同时,各种管理条例在图书质量出现问题时的责任认定以及奖惩措施都比较模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合理的奖惩考核制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各种管理条例没有在提高图书质量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随着我国出版行业的急速繁荣和急剧膨胀,出版企业的数量大幅上升,图书出版产品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虽然图书质量监管部门以各种管理条例为依据对各个出版企业进行监控,但难以做到“严抓”,从而导致出版企业放松对图书质量的监管。
(2)作者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图书出版产品要保持较高的质量,就必须有一批水平较高的作者。同时,一本图书吸引读者的最大因素是图书的创新性,而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作者的学识和水平。然而,目前某些不正之风渗透到了学术界,造成作者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名利的诱惑、职称评聘和各种绩效评价导致许多作者关心的是书号而不是图书本身,从而导致图书质量低下。
(3)读者购买心理不成熟。
读者购买图书通常具有求知、求实、娱乐、时尚、传统、求廉、求便、求美等心理。读者的信息来源主要有商业来源、个人来源、公众来源和经验来源,而商业来源是最大的信息来源。出版企业属于信息的商业来源。有的读者过度依赖出版企业及其他图书宣传媒介,完全相信其介绍和宣传内容而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这就使得一些出版企业为了其经济效益,利用读者不成熟的购买心理,将一些质量不高的图书的信息传递给读者来获得经济效益。这给轻视质量的出版企业和错误观念提供了市场。
(4)出版资格考试制度不完善。
出版资格考试是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活动的一种资格认证。考生通过相应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后,就有了从事出版工作的“上岗证”。实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是深化出版行业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必然选择。然而,出版资格考试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没有有效的培训机制,从而导致具有从业资格的编辑人员过少,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与此同时,转企改制使出版企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大,出版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导致编辑入职的资质门槛降低。在一些中小出版企业,编辑队伍以没有出版从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新人为主。
2)出版企业内部的问题
(1)图书质量意识不强。
在经济发展的驱动条件下,一些出版企业过度注重出版规模的扩大,加快速度超能力生产,盲目注重短期效应,缺乏对内容质量的监督审查和评价,没有建立全员参与的监督机制,使责任监管流于口号、流于形式,不能得到强有力执行。在市场竞争和经济指标的双重压力下,有些出版行业从业者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薄弱,没有真正意识到图书质量的重要性,缺乏对图书负责、对出版企业负责、对读者负责的工作态度。
(2)编校制度不完善。
对于图书出版行业来说,编校质量是决定图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在图书出版产品的编校质量上,部分出版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和眼前的利益,违背了出版规律。例如,有些出版企业在作者交稿采用电子稿的情况下,轻视校对工作,使校对人员力量弱化,甚至完全依赖外部校对力量;有些出版企业在编校力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一味加大出版的品种和数量;有些出版企业为了减少人员成本而撤销校对科,实行编校合一,初、复审合并或复、终审合并;有些出版企业随意安排和调整复审、终审,或不考虑专业对口,导致了外行审稿的情况出现。编校制度的不完善,最终使三审三校制流于形式,也使图书的编校质量失去了根本保障。
(3)编辑人员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图书编辑人员同时担负着选题策划、书稿加工和内容指标的责任。在这种制度下,编辑人员在对选题和文稿内容质量的提升以及一定的经济指标上难以兼顾,在有限的编辑资源与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之间存在供求矛盾,从而导致图书出版产品质量下降。
编辑作为图书出版企业核心力量之一,对提高图书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编辑入职的资质门槛较低,有些出版企业在选择编辑人员时未能严格把关,对入职的编辑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业务培训来提高其业务水平、提高图书质量意识,从而导致有些出版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策划编辑和审稿编辑。在我国目前的国家教育体系中,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相对薄弱。有些编辑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比较低,在选稿、审稿时未能完全坚持正确的导向,未担负起传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责任;还有一些编辑人员为了提升经济利益,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未履行职责,未对图书出版严格把关,甚至过分迁就作者通过出版图书以便达到评职称、结课题、计算工作量等功利性目的,以致放弃图书质量这一主导性要求。
(4)对读者需求了解不明确。
读者是出版产品的阅读者和消费者。关注出版产品的质量,就是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满足读者在求知、阅读、审美和消费等方面的多种需求。具有以读者为中心、倾听读者的呼声和需求、对不断变化的读者期望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成了出版企业成功的关键。出版企业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明确读者的需求,出版更加能丰富读者精神文化生活的图书。
然而,图书出版目前以出版企业和作者为中心,忽略了图书最重要的受众群体——读者。目前,国内关于出版产品的第三方监督机制的有效研究几乎是空白。由于缺乏读者群体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出版企业对读者的想法不够明确,选题策划、组织书稿未能面向读者,装帧设计难以适应读者,审稿和编辑加工难以引导读者,宣传、营销难以服务读者,从而忽视了读者对于图书质量的真正需求。
1.1.2.2 国内电子出版产品质量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1.国内电子出版产品质量问题现状
1)内容方面的问题
(1)电子出版产品的内容质量差。
随着电子出版产品在品种数量和读者使用量方面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类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媒介条件下,电子出版产品内容质量更加难以保证,优质内容的短缺成为电子书发展的最大“瓶颈”。有些电子出版产品内容只有题名页、版权页等而没有实际内容,还有些电子出版产品中含有不健康内容等,从而严重破坏了电子出版产品市场的秩序。
(2)电子出版产品的数据严重重复。
电子运营商为了快速占领市场、谋求利润,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甚至出现了拆书制作以便扩充数量的手段。这种将同一本书分成几本书制作或多次分集的手段,导致无论用“书名+ISBN完全匹配”,还是用“书名完全匹配”查重,都无法剔除一本书的重复数据。
2)版权方面的问题
(1)国际标准书号(ISBN)问题。
ISBN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标号,是图书馆检验电子出版产品合法性的最重要的标志。但是在很多电子出版产品生产商提供的浏览页面上,缺少ISBN、ISBN不符合规则、同书异号、同号异书等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读者对电子出版产品的阅读,也违反了国家的《版权法》和《著作权法》。
(2)出版发行问题。
版权涉及作者、出版者、发行者和读者等各方的利益,因此,版权问题是电子出版产品最核心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电子出版产品在出版发行方面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出版社不详、出版社与实际不符、出版日期缺失或错误、题名页与版权页著录不符等。
3)编辑方面的问题
电子出版产品编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读者对电子出版产品的使用。目前,电子出版产品在这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
(1)校对方面。
2012年3月,人民出版社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对各类电子出版产品内容进行了一次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电子出版产品样本的平均差错率达到了6.02/10 000,远远超过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标准。在电子出版产品中,各类形式的差错屡见不鲜。对于电子出版产品,除了传统书籍可能出现的知识性差错、形式性差错,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如链接错误等。
(2)目录方面。
很多电子出版产品存在无目录、目录位置混乱、有标题无页码等问题,在读者心中形成不良的第一印象,甚至使读者对其可信度和严谨性产生怀疑,从而严重影响了读者对电子出版产品的阅读。
(3)排版方面。
电子出版产品存在横版和竖版设置不当、版心(页面中主要内容所在的区域)宽度不一、页眉页脚设置不当、左右边距不合适等问题,这些问题给读者造成了电子出版产品制作不精良的印象,也给读者带来了视力疲劳等负面效果。
(4)字体方面。
由于电子出版产品是利用电子设备通过阅读器呈现给读者的阅读方式,字体的设置直接影响读者的视觉效果。有些电子出版产品的字体过小,读者需要进行多次调整才可以阅读,非常不方便;有些电子出版产品的字体过大,不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此外,电子出版产品的字体还存在样式无规律、字体颜色前后不一致等问题,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
(5)页码方面。
许多电子出版产品缺少页码,读者只能通过浏览器附带的浏览页码确定其大致位置,还有一些电子出版产品存在页码标注混乱、页码不清晰、页码残缺、页码位数不一致等问题,也给读者的阅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2.国内电子出版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一方面,一些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从业人员对数字出版认识在整体上比较滞后。有些人认为电子出版产品出版无须再进行审稿和编辑加工;有些人则认为电子出版产品出版完全依靠技术人员,传统编辑无须参与。这些简单片面的认识导致编辑的角色和作用被弱化,电子出版产品未经编辑认真审读和严格把关就被投放市场,因此质量低下。
另一方面,不少电子出版产品出版企业出于开发成本的考虑,简化甚至忽略编校环节。有的出版企业仅凭几个技术人员就进行电子出版产品的出版,或者完全外包给技术开发商,忽视了自身审读、编校的职责,导致了电子出版产品的高差错率。
2)电子出版产品质量监管难
相对于传统书籍比较固定的形态,电子出版产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形态日益多样化,快速的技术升级和技术更新给行业制定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对电子出版产品质量进行监管。
3)电子出版产品文档版本混乱
出版企业在电子出版产品的制作加工过程中,对图书原文件往往保留得不齐全,并且版本复杂多样。这些不同版本的文件具有不同的格式,在转换过程中不具有兼容性,若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各种差错的产生。
4)电子出版产品制作公司良莠不齐
当前从事电子出版产品加工制作的公司众多,这些公司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缺少先进技术、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不强的公司,从而对制作出来的电子出版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
1.1.2.3 国内期刊质量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1.国内期刊质量问题现状
1)内容方面
(1)内容参差不齐。
对于期刊来说,其内容要求文稿有更高的学术品位和严谨性。由于来稿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编辑选稿疏漏,很多不具有科学性的期刊文章得以发表,从而传递出错误的学术信息,影响读者获取正确的知识。
(2)政治导向错误。
作为肩负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重任的社科学术期刊,在宣传主导方向上符合办刊宗旨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首要环节。政治性差错一般比较少,主要包括方向性错误、观点性错误、政策性错误,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国家名称、地区名称、人物名称、重大事件名称等信息因录排误植造成的政治性差错。
(3)知识性差错。
知识性差错是指文稿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不正确。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成两种类型:对知识的不了解而造成的错误;张冠李戴、表述不准确引起的笔误。
(4)逻辑性及口语化差错。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表达多是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差错分析,少有思维层面的逻辑分析,因而经常出现逻辑性错误。逻辑性错误可以分为概念、判断、推理及编辑思维基本规律等方面,如概念错用、概念不明、判断歧义、主谓失当等。
在学术期刊的稿件中,有些文章的观点有很强的创新性,但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强,经常会出现口语化的差错,如“了”“的”“这”“那”等虚词使用过多。尽管这类表达不属于重大差错,却影响了期刊文章的可读性。
(5)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www.daowen.com)
科技期刊数量的增长自然是与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相一致的,目前,期刊同质化严重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突出。同一学科重复办刊,造成同类期刊过多,一方面稀释了学科的科学贡献,另一方面为低水平论文提供了平台,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期刊质量。
2)编校方面
在编校方面出现的差错主要有文字差错、词语差错、语法差错、数字用法差错、标点符号差错、编排格式差错等。文字差错主要表现为错别字;词语差错主要表现为误解词义而错用词语、异形词选用不当、错用成语等;语法差错主要表现在病句,即违反语法规律、违背逻辑事理、不合语言习惯的语句,如词性误用、数量表达混乱、指代不明等;数字用法差错出现得较少,期刊中的数字使用应该按照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差错主要有“一逗到底”、句号多用、连接号使用错误等,标点符号应该按照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使用;编排格式差错主要有目录与正文标题不统一、栏目的设置与对应的内容不一致、图表与下方文字不配套、作者简介信息不全等。
3)设计方面
版式是期刊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内容决定了版式的设计形式。很多期刊在字体字号、配图、表格的规范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有些期刊的字体字号不能给读者舒适的阅读感觉,也不能体现期刊的办刊风格;有些期刊的图片比例、灰度及位置不合适,还有些比较严肃的期刊采用不符合风格的较为活泼的版面构图;有些期刊的表格字号、比例前后不统一,在版面上的位置不恰当。这些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会影响期刊质量。
4)印刷方面
目前,多数期刊采用单色印刷,表现为黑白灰三色,也有一些期刊尝试彩印。铜版纸彩色印刷比较精美,但成本较高。有些质量较低的期刊印刷色调调配得不合适,在装订方面也出现了缺、损、折、倒、白页等问题。
5)服务方面
(1)稿件处理时效性不强。
一些期刊出版企业在处理来稿上还没有做到完全电子化处理,再加上人员有限,导致收稿和分稿的间隔期较长,延缓了编辑初审的时间,也导致整个稿件处理流程时间过长、时效性差,影响了作者的投稿情绪。
(2)缺乏有效的反馈。
有些期刊出版企业没有为作者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不能做到百花争鸣、信息互通;还有些期刊出版企业不能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使读者不能及时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期刊出版企业或者作者,不利于扩大期刊文章的影响力。
2.国内期刊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期刊出版企业的内部原因
(1)期刊出版企业观念错误。
期刊市场化的推进,也催发了期刊的经济行为。有些期刊受经济利益驱动,降低发表要求,以增加页码或多发增刊为手段增加收入,甚至有些核心期刊利用核心期刊的有利身份,任意抬高发表费,无视稿件质量,或者干脆没有审稿环节。商业化运作容易引发以发表低水平稿件换取经济利益的现象。
(2)经费不足制约发展。
有些期刊主办单位对期刊缺乏足够的重视,期刊编辑部存在严重的经费不足现象。受限于此,很多可以开展的工作和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编辑部经营能力欠缺以及缺乏相关的经营人员或经营能力不足,导致经营活动收益非常有限,难以支撑很多提升学术质量的活动。
期刊出版的环境和现状也影响到高端人才的引进,从而阻碍了期刊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在经费方面存在的窘迫局面对吸引优秀编辑造成的不利影响外,期刊编辑待遇低于其他部门的同级人员,其职业认同感、成就感低,也影响了期刊质量的提升。
(3)编委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例如,科技期刊的主编多为兼职,根据对编辑部的一项调查可知,仅有25.9%的主编直接参与日常工作。另外,期刊的编委会在期刊实际运作中的参与度也比较有限。因此,实际上大部分编辑部承担了主编和编委会的部分职能,不仅要完成出版流程、服务读者和作者,更需要在把握科学前沿、发展规划等方面有长远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步骤。显然,仅凭编辑部的力量难以实现期刊质量的显著提升。
(4)小作坊式运行阻碍期刊发展。
小作坊式运行、缺乏规模效应是制约期刊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无力开展期刊品牌推广、期刊传播能力不足等问题与期刊小规模运作有密切关联。
2)期刊出版企业的外部原因
(1)期刊文章的作者观念不正确。
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交流研究成果、争取科学发现优先权、推动研究的深入、晋升的需要及获得经费支持等。鼓励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初衷毋庸置疑,因为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增加中国科学的国际显示度,但在实际中,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及发文刊物的等级常常被作为科研人员晋升职称、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术成绩等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这样就会迫使科研人员不得不过度追求发表SCI论文。
(2)学术交流参与度低。
对学科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96.1%的学科专家通过电子文献(含期刊、会议论文、报告等)获取科研资源,阅读传统纸质文献的比例仅占53.5%。同时,网络开放资源虽然不是公共渠道提供的正式资源,但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52.2%的人利用网络开放资源来获取科研信息。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一种载体,需要适应新的学术交流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办刊手段仍然比较落后,学术交流的参与度普遍较低,科研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这导致编辑部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动向,难以准确了解期刊读者和作者的需求,难以充分获取优质稿源。
(3)学术规范建设欠完善,执行不到位。
学术规范建设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包括期刊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术规范关乎期刊的学术公信力,也是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
首先,论文评审质量难以保证。编辑部问卷调查显示,虽然绝大部分期刊采用了同行评议的审稿方式,但审稿标准的建设则显得滞后,约19.7%的期刊编辑表示所在出版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细致的审稿要求。
其次,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力度不足。编辑部和学科专家调查显示,目前,期刊领域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一稿多投、同一学术成果重复发表、故意隐匿重要参考文献、抄袭剽窃等形式。虽然各种各样的学术不端行为给编辑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但只有极少数编辑部能够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公开处理,这无疑给期刊的质量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前,我国学术期刊领域对防范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还没有形成普遍可操作的行业制度。
(4)学术质量受制于学科发展水平。
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学科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研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该学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对于以立足国内、面向国内市场为主的学术期刊,其学术质量的基础是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学科发展水平的滞后将使期刊面临稿源不足、难以维系的困境。
(5)科研评价导向失当引发优质论文外流。
为了追求在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我国学者在投稿时往往首选国外高影响力期刊,从而造成优秀稿件外流。长此以往,国内期刊将无法获得优秀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其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将难以提高。
1.1.2.4 国内报纸质量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1.国内报纸质量问题现状
1)内容方面
(1)内容同质化。
《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中关于内容质量要求的内容包括:真实性、稿件质量、版面容量、标题、栏目设置。内容质量是决定报纸生存的关键问题,只有充分保证报纸的内容质量,才能吸引读者,保证报纸的销量。
早在2012年,我国报纸出版种数就已达1 918种,总印张数达2 211亿印张,可谓品种众多、数量庞大。然而,朱伟峰的研究表明,目前报纸“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类竞争非常残酷,即使一些发行量较大的都市类报纸也难免于此。随着报纸类型的增多,细分市场已经成为竞争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对于相同的新闻素材,报社应当通过不同的观念、视角、方式进行解读,从而避免同质化的影响。
(2)政治导向错误。
对于多数报纸来说,资讯性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读者是报纸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政治导向则是这一切的基础。从报纸的发展历史上看,报纸最初即以为官方传达政令为目的的。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内容日益丰富,但是正确的政治导向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各种传媒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格局以及社会,报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些事件的发展。政治导向错误在出版发行的报纸中偶有出现,掺杂在报纸市场中鱼目混珠。这类问题虽然出现不多,但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以及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2)编校方面
1997年颁布的《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把报纸的文字编校质量分为两大内容——依法出版情况、语言文字编校质量,并建立了总分为100分的计分机制。其中,依法出版情况满分为20分,凡某项不符合要求,则根据扣分标准直接从总分20分中扣除,不另行折算;语言文字编校质量评比满分为80分,按差错率换算最后的得分。
2007年年初,原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委托中国产业报协会进行的一次针对全国行业报纸文字编校质量检查结果显示,行业报编校质量并不理想。例如,某时尚类报纸的文字差错率高达27/10 000,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3/10 000。这项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报纸编校质量有待持续提高的情况。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曹恒武认为,造成报刊文字差错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四点:报社重视经济利益轻视社会效益;报社求多求快难以保证质量;编校人才匮乏;报社缺乏必要制度。
3)印刷方面
随着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逐渐改变。报纸这种以新闻传播、快速消费、廉价为特点的传统纸质媒体,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印刷质量是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在印刷过程中,印刷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刷质量。近年来,我国各级报社印刷厂基本上实现了印刷设备的更新换代,印刷质量也得到了普遍提升。
但是,想要得到高品质的印刷质量,仅仅更换新设备是不够的。《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报纸印刷质量要求及检测办法》将对报纸质量的检测主要分为图片、题字、墨色、外观四个大项。在目前的印刷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油墨问题导致的报纸版面污染、不良纸张影响产品外观、印前制作不合理影响印刷质量等情况。针对这些在印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
4)广告方面
《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中规定:报纸刊登的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可信,语言文字必须文明、规范,不得刊登虚假广告,不得违反社会公德或损害国家利益。此外,报纸广告应设计得美观、健康。2010年,我国报刊广告营业额总计达413.7亿元,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17.68%。由此可见,广告作为报刊区别于其他出版产品的特点之一,已经成为报社盈利的重要手段。
在报纸广告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视在广告市场的飞速发展,报纸广告的刊登额连续下降,加之报纸阅读率下降、广告效果不佳等原因,报纸广告的市场越来越小。在内容方面,报纸广告大都涉及汽车、房地产等行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报纸广告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差。此外,报纸广告还存在视觉干扰过多甚至干扰读者注意力的问题。同时,报纸广告生命周期过短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5)服务方面
报纸作为一种商品,不可避免地和读者、客户有着密切的联系。《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中即对报纸的社会信誉质量做出规定,认为报纸应在读者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报社必须满足读者和客户的正当要求。
肖云通过对服务产品的研究以及对服务产品的四种特性(无形性、不一致性、不可分性和不可贮存性)的分析,得出结论:报纸属于服务产品。同时,他还归纳出媒介新闻传播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媒介直接产生的产品以及广告服务产品,而报纸则同时具有这两个层次的产品特征。在报纸行业的实际发展中,随着读者市场的细分以及广告商对特定目标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服务类专刊和专版已经出现。这些服务类专刊(版)对设计特定群体的服务类信息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报道,办出了特色和品牌,在市场生存和信息传播上效果显著。例如,一项针对经济类专业报纸《中国证券报》的调查显示,该报在15个城市的平均每期读者数量超过120万人。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服务对于报纸的重要性。
然而,报纸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它的服务质量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的服务质量理论还未在报纸行业得到应用。目前,报纸服务质量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张毅总结了经济类报纸服务功能的五大误区:
a.专业性与易读性的矛盾突出。
b.记者和编辑的选题市场化意识淡薄。
c.报道视角狭窄,信息量少。
d.在同质化影响下出现定位误区。
e.娱乐化倾向凸显。
2.国内报纸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报社的外部原因
(1)监督机制陈旧。
虽然原新闻出版总署在报纸行业相继出台的《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等用于监督和评定报纸出版质量的规定对我国报纸行业的质量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出台时间较早,《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等规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当前报纸行业的实际情况,“百分制”的评分方法有待改进。这些规定对报纸出版行业虚报出版量、娱乐化严重、内容同质化等质量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对其难以进行监督。因此,这些规定目前难以在报纸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2)对读者需求不明确。
报纸作为一种产品,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而读者是报纸的阅读者和消费者。报社要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新闻、精彩的文章、精致的印刷,以满足读者在知识、阅读、审美和消费等方面的多种需求。报纸的办报方针和办报宗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目标市场,如果要在细分市场上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必须以读者为中心,倾听读者的呼声和需求,对不断变化的读者期望迅速做出反应。报社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明确读者的需求,并通过服务专刊(版)提升其服务质量。
然而,报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与读者的交流。原新闻出版总署虽然对报纸的社会信誉质量有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相对于国外报纸行业而言,国内报纸行业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发展缓慢。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报社难以明确读者需求的现状。
2)报社的内部原因
(1)对报纸属性和市场认识不足。
肖云认为,报纸属于服务产品,同时也是文化产品。报纸还肩负着为政府和舆论导向服务的政治使命。然而,部分报社对报纸属性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不出政治差错和文字差错等层面,从而影响了报纸行业的经营与发展。
此外,一些报社对报纸市场认识得不充分也是导致报纸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报纸行业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更为复杂,而且有很强的特殊性,其销售包括发行和广告两个方面。国内外报纸的发行价格都低于报纸的成本,虽然发行量的增加将带来经济损失,但也会带来广告收益的提升。不过,发行量与广告收入的关系并不稳定,历史上有很多报纸因过量发行而导致经济损失。此外,只有当广告的目标消费群体与读者群重叠、目标消费市场区域与报纸的读者市场区域重叠时才能取得较好的广告效果。然而,报社往往忽视这些市场因素,并存在重视广告、轻视内容的情况,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发行效果和广告效果。
(2)编校人员方面原因。
巢建新提出,报纸质量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报纸质量保障机制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共三个阶段。校对工作处在编辑加工之后、发排印刷之前,是中期保障机制的关键环节。编辑工作的疏漏,可以由校对来弥补和完善,而校对工作的失检,则无可挽回地成为报纸成品中的差错。可见,编辑和校对人员同时肩负着保障报纸质量的重任。然而,有的人却主张“校对不创造财富”而裁减校对人员,这样变更人员将会严重影响报纸的质量。
编校人员需要熟悉语法规则,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端正的编辑作风,并在工作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然而,有些编辑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都较低,在选稿审稿时未能完全坚持正确的导向,未担负起传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责任;还有一些编辑人员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增加,在报纸出版过程中未履行职责,最终导致编校质量的下降。
(3)管理方法落后。
报纸的出版工作是一种跨越学科、专业的负责工作,报社需要拥有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并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组织报纸形象宣传活动、知识产权保护、报纸的品牌建设和开发品牌价值等工作。
1.1.2.5 国内音像制品质量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1.国内音像制品质量问题现状
1)内容方面
(1)内容低俗、节目单调。
目前,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传统音像制品已经走过了最辉煌的时代。音像制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但是,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例如,有些音像制品粗制滥造、拼凑庸俗内容,制造卖点;有的音像制品为了片面迎合市场,内容缺乏科学性,封面采用挑逗性宣传文字或图片,甚至将原本内容健康的音像制品低俗化、庸俗化,传播夸张庸俗、低级趣味的内容。
原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合法的音像出版、复制、发行单位参与制售低俗音像制品的危害最大,不仅更容易助长音像制品的低俗之风,而且会起到更坏、更恶劣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国产音像制品制作水准普遍不高,节目内容比较单调,在播放过程中经常出现马赛克之类的质量问题。
(2)盗版现象猖獗。
非法音像制品的出现会破坏正常的音像出版发行秩序,损害唱片公司的声誉和歌手的利益。品质低劣的盗版制品使消费者既不能享受到原版制品的高品质的音乐效果,也得不到只有正版发行制品才拥有的完整讯息。
我国音像制品产业在面临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盗版等不正当竞争的威胁。盗版音像制品的泛滥,如今已成为我国音像制品市场的顽疾,音像市场混乱失控,偷录盗版风来势凶猛,假冒、非法、伪劣出版的音像制品在全国许多地区可见。有资料显示,非法音像制品销售量如今已经占市场音像总销售额的60%~70%。非法音像制品对音像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正版制品的发行,使正版制品发行量大大萎缩,严重阻碍了我国音像业的发展。
2)制作工艺方面
音像制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制作技术上日趋成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一些正版音像制品经营者为了达到较高的销量,降低价格来与盗版经营者争夺市场份额。还有一些出版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甚至不惜降低制作成本和出版发行成本,在制作过程中偷工减料,走低端路线。因此,在音像制品市场中,有许多制作工艺简陋、质量低下的产品混杂其中,从而降低了音像制品出版行业整体的产品质量。
3)设计与包装方面
随着音像制品行业整体营利能力的减弱,一方面,部分音像制品出版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过分压低设计成本,使一些缺乏设计元素甚至无包装的音像制品流于市场,降低了音像制品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有些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增强企业的营利能力,过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设计出与实际内容不符的包装,打着健康内容的旗号实则传播不良内容,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此外,用于出口的国产音像制品在设计、装帧和包装上往往缺乏特色,很少针对进口地或海外华人的民族心理、地方习俗以及欣赏情趣进行适当调整。
4)服务方面
目前,音像制品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日渐下降的趋势。国内音像制品往往综合质量不高,针对性较弱,售后服务不能完全到位。对于音像制品出口,相关出版企业几乎没有将其他语种的消费者作为期望的消费群体,导致销售面较为狭窄。此外,音像制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很难退货、换货,售后服务措施的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音像制品的购买信心。
2.国内音像制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与盗版经营商不正当竞争
音像制品的发行品种减少,主要是因为盒带、录像带等较旧品种被淘汰,导致目前的发行品种集中在VCD、DVD等少数品种上。音像制品的发行总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盗版制品泛滥和网络非法下载。此外,一些正版音像制品的经营者为了达到更高的销量,赚取更丰厚的利润,在与盗版经营者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不惜降低出版发行的标准,从而导致音像制品的质量下降。
2)网络的发展阻碍音像制品发展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直接冲击着音像制品的经营市场。一部分年轻人已习惯于通过网络下载自己喜爱的音乐节目等。一方面,数字音像媒体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使内容不良的信息有了更便利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数字音像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传统音像制品消费人群大量流失,从而阻碍了传统音像制品的发展。音像制品出版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吸引消费者,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成本,迎合消费者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音像制品的质量,使音像制品市场的产品良莠不齐。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自音像制品发展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音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相关管理规定。但是,由于音像制品的特有性质,很难对其进行版权界定,而且相关法律法规在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音像制品更加流行,我国目前对于正版数字音像媒体付费下载还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或相关机构加以规范。
4)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在我国,人们对盗版音像制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些人在网络上非法下载数字音像制品,还有一些人心安理得地购买侵权盗版及走私产品,进一步促进了盗版音像制品活动猖獗。人们对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了音像制品质量问题严峻的形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