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和龙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

和龙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立生态文明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和龙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完成技术评估报告。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过程中,注重坚持走群众路线,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建的主力军。制定宣传方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和龙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

【建设概况】 和龙市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坐落在长白山脚下,东与龙井市相连,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西与安图县毗邻,北与龙井市、安图县相接,是图们江、海兰江发源地,金达莱故乡,素有“长白山下金达莱、最美中朝边境线”之美誉。地理位置为东经128度22分42秒至129度24分17秒,北纬41度59分44秒至42度57分15秒。全市总面积5068.62平方千米,边境线长164.5千米,东西宽70千米、南北长100千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5.34%。生态环境优美,风景旖旎,资源丰富,是国家级首批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色名市”,荣获“世界长寿之乡”“世界老年宜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县城”3项殊荣。和龙是朝鲜族聚居区之一,全市18.6万人口中朝鲜族比率达47%。全市辖3个街道、8个镇,正在全力打造“世界林下参之都” “中国地窖辣白菜之乡” “皇家贡米之乡”“长白山下有机蔬菜基地”“全国冰泉鱼之乡”五大品牌,打造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基地。

【生态环境保护】 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发展战略。成立生态文明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和龙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完成技术评估报告。2017年认真做好生态红线划定和管控工作,全面执行耕地红线保护,受保护地区比例达到境内国土面积的56%。开展“转型提质增效年”活动,把绿色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方向,严控环保准入机制,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高能耗、重污染项目上马,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单位GDP能耗控制在0.26吨标煤/万元。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按照“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以平岗绿洲为代表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2%。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建设、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建设融合发展,在资源整合、策划包装、内涵提升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休闲产业,深入挖掘和龙长寿文化,依托“世界长寿之乡”“世界老年宜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县城”3项殊荣,全面提升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集中力量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黄标车淘汰、城市扬尘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等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清洁水体行动,重点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着力推进降解型人工湿地、乡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河道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消除重点流域劣Ⅴ类水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镇、村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达65%,全面提升了和龙市生态环境质量。

原始生态环境孕育着千年红豆茁壮成长            (和林公司供图)

【生态环境质量】 2017年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和龙市水质达标率100%;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 PM10、PM2.5年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相比2016年下降15微克/立方米,降幅38.5%。全年和龙市好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342天。主要江河出界断面及重点断面(碧岩断面)的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对饮用水源地31项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国家二类水体标准,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017年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集中力量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黄标车,及城市扬尘污染治理、禁烧秸秆等综合整治。开展清洁水体行动,重点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推进降解型人工湿地、乡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道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消除重点流域劣Ⅴ类水体;在全市实施生态文明镇村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污染防治工作,2017年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达65%,和龙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www.daowen.com)

【生态宣传教育】 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过程中,注重坚持走群众路线,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建的主力军。制定宣传方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方式和节约、绿色、文明消费方式,努力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全市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带动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进一步创新生态文明活动载体,坚持民族文化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生态建设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形成全市上下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性格局。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加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为加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及时拨付建设资金,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程,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建设8座垃圾转运站。通过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县域生态环境切实得到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实质提升,全市好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42天。其中:生活和工业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切实保护下游饮用水水源安全,从质上减轻海兰江水质污染,提高了城市水环境质量;开展城市绿化工程,美化亮化城市环境;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垃圾集中转运站建设项目,彻底改善镇村卫生环境状况,减少垃圾对农村街巷、河流的污染。加大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网格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司法联动机制,全面实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按照国家、省环保部门要求,完成《和龙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切实使生态功能区等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健全辖区内街道、社区、镇村完备的生态环境监督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解决基层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环境监管治理工作,和龙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朴英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