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 在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全国法院系统培训班上)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一个重要基本法律,它从司法程序方面,来保障有关民事方面实体法的贯彻实施,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民事关系。在民事关系方面,国家制定了民法通则和一系列单行的民事实体法律。这些法律,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些什么民事权利,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和规范,侵犯他人民事权益怎样承担民事责任等,都有规定。
但是,如果有人违法侵犯他人民事权益,发生了民事纠纷,怎么办?双方如果协商解决不了,无非通过这么几个途径来解决:一个是由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一个是仲裁;再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向法院起诉,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所以说,民事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来保障民事实体法律的贯彻实施。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了民事诉讼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报告中专门讲了这个问题:“民事诉讼法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它的任务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保障所有的民事法律、经济法律、商事法律,以及有关的行政法律的贯彻实施。”(www.daowen.com)
法院每年要审理大量的民事案件、经济案件,全国各级法院每年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大约有一百七八十万件,每年受理的一审经济案件,大约有六七十万件,合起来就有二百多万件。法院对这些案件正确审判,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不仅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关系到保障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为什么?
拿社会秩序来说,现在发生的刑事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民事纠纷没有能够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而引起来的。如果对民事纠纷能够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有利于增强人民之间的谅解和团结,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安定和秩序,也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拿经济建设来说,经济建设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十年发展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为我们今后的建设提供了蓝图。为了实现这个蓝图,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在经济建设和经济活动中,大量是通过合同来进行的,国家的许多计划,要通过合同来落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大量要通过合同来保证,公民对于文化、物质生活的一些需求,要通过合同来实现,对外经济、技术、贸易往来,也要通过合同来进行。如果签订了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要求,不仅相对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将受到损害,而且国家的经济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