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典故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颠。
五更四点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清·李调元《咏月》
据说江南大才子唐伯虎在川游历时曾出一联:“画上荷花和尚画”,并出豪言“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这是一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最终是李调元对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李调元是四川罗江县人,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他与张船山、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家学渊源深厚、天赋异禀的李调元还被誉为“蜀中怪才”。
李调元的父亲李化楠,是清乾隆年间进士,曾在浙江余姚等地为官多年,著有一部《醒园录》食谱,书中记载了一百二十多道菜式。李调元在帮助父亲整理书籍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厨艺知识。李调元五十多岁时被罢官后回到四川老家养老。他发现当地的紫葳特别多且品质好。但当地百姓多用清水煮紫葳,做法单一,时日一久便生厌了,这让腹揣百味食谱的李调元心有不甘。
这年春节前夕,李调元叫来众多乡亲,亲自给大家演示:将紫葳切块与糯米上笼蒸熟,然后用菜籽油翻炒成泥入盘,淋上蜂蜜,撒上脆花生米粒等成菜,众人品尝后赞叹不已。从此,这道“清蒸紫葳”成为当地百姓逢年过节时的上佳菜品。
紫葳是红薯的别称,明朝从南美洲传入中国,四川民间叫红苕。因红苕茎叶呈紫色,又长得葳蕤,故名紫葳。(www.daowen.com)
李调元清蒸紫葳
(辜敏 绘)
代修川
国家高级中式烹饪技师(特一级),中国烹饪名师,德阳市餐饮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德阳东电宾馆副总经理。
代表菜品
代修川1985年进入德阳宾馆学厨。师从德阳名厨邓少卓,学艺五年,不仅让他拥有一身扎实的烹饪基本功,还从师父那里学到了师门祖传的国宴菜品烹饪技艺。他和他的团队先后研发出了“调元菜品”“三国菜品”“蜀香八大碗”等一系列体现传统文化、地方风味的菜品,其中一些菜品还被评为德阳名菜、四川名菜、中国名菜。2002年他参加首届中国川菜大赛获冷菜单项竞赛金奖;2011年参加第四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热菜项目获得特金奖。2015年他晋升为四川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2017年德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德阳首席技师”(德阳工匠)称号。他的创新菜品水晶小龙虾、菊花鱼线被评为中国名菜。
代修川熟读《醒园录》,专门研究开发过调元菜品。这道李调元清蒸紫葳,每一样辅料都是他精心挑选的。菜品入口后酥花生粒的香脆、冰糖渣的清脆混合紫葳的软糯,甜而不腻,令人满口生香,大快朵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