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教学观念,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形成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逻辑性和悟性,不能限制在课本知识上。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引进现代事例或者小故事情景等,快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举例来说,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地让学生背诵诗词内容及词义,更多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一般感受作者的情怀,有高尚的、安逸的、悲壮的等等,只有深刻地获得情感升华,才能够真正理解诗词最深层的含义。
(二)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综合发展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一方面为了丰富知识,考得满意的答卷,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一味地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需要提倡自主学习,教师辅助克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应该加强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性,在愉快中能够学习和更容易接收到更多的知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会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愿意和老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自己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突出语言中心地位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项核心素养,并非全部由语文学科独具,有的属各学科共有,比如思维、文化等,语文须根据自身特征、规律,将这些素养学科化。在这四项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唯语文独有,也是四项素养中最为根本的。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其命脉。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改变其原有观念,重视语言的重要作用,重点突出语言的中心地位。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但无论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还是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都需要以语言为媒介,都集中在指向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所以,语文教学应“始于语言,终于语言”。
“始于语言”是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要借助于语言层次的梳理与分析,审美鉴赏与创造要借助对语言的品读与创新运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要借助语言文本的输入。“终于语言”是指学生四种核心素养的呈现最终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展现。
考察2003年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泛语文化导致了对语言的漠视。有的人根据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规定,就认为语文教学可以脱离“语言文字运用”而直接对“人文性”进行思考和探索。2017年的新课程标准界定了四大核心素养后,原有的思维惯性可能还会延续,于是可能会出现脱离“语言文字运用”而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文化探讨和审美鉴赏。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就是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虽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涉及“语言文字运用”以外的其他相关因素,是各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但在这种语文课程的结构体系中,“语言文字运用”却是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最本质的构成要素。一切其他构成要素都要围绕“语言文字运用”运转和发展。“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设科的基础,是课程的立足点和归宿,其他收获都是这一基础因素发展的附加产品。
在核心素养概念的背景下,教师对于语言的中心地位要有清醒地认识,将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同时,这也是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突破点。
(四)加强对思维逻辑的培养
基于原来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过度强调,学者们近些年的实践往往摒弃科学主义的理性倾向,对思维发展与提升采取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屏蔽态度。同时,在高校教学中,思维逻辑的相关课程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在语文教师的先天素养中,关于思维逻辑的部分存在短板。
2017年版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升格为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发展”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提升”是指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2017年版课程标准对思维培养的认识和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补足这一原来重视不够的部分。
除了增加相关思维逻辑的素养以外,语文教师还要在思维教学中完成几个转变。首先要完成从知识主导到能力主导的转变,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立足点不在于掌握思维逻辑的知识,而是要形成相关能力。其次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要引导学生从单一式思维向综合性、优化性、整体性、系列性转变。最后是思维方法的转变,要从关注形象性、逻辑性思维等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聚合发散思维转变。同时,要注意思维的训练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www.daowen.com)
(五)多角度开发课程资源
2017年版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各类社团,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如读书交流、习作分享、辩论演说、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名胜古迹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等,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语文的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可以是传统的纸质文本,也可以是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加以利用和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传统、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将各种课程资源转化为课堂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传统的只依靠一本教材的教学思维无疑无法适应新的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建设,积极利用、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应该将语文课堂的视野放大,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将语文与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对接。
在原来基于学科的教学思维中,较少有人从课程本身的定位与功能去考虑和权衡教学行为,也就是说教师意识中缺乏关于课程的认识。这也造成了在21世纪初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却在校本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的选择性上缺乏进展的情况。新考试制度要增加课程学习的选择性,就意味着教师要开发和实施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教师“恪守一本书,教一辈子”这个生态要被打破了。教师需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去,学生在选择课程的同时其实也在选择教师的教学,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有压力的。
(六)突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任务驱动
围绕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新版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主要行为方式,包括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梳理与探究,并且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那么,怎样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呢?这是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中教师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给出了答案,“学习任务以活动形式展开”,学习任务通过情境化、结构化设计组合成“群”,也就是学习任务群。这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也是重要的研究突破。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组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文教学,更为强调基于现实生活所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其实,语文学习任务群不是“天外来客”,也不是无中生有。在21世纪初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时,语文教学就已经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自觉诉求,并且在传统意义的“听、说、读、写”分项练习之外,增加了综合性学习,作为架构语文与生活联系的组织方式,用以落实学习语言应用的课程目标。然而,当时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比较薄弱,且本身缺乏系统性,教学组织比较松散。在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中,把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的统合形式,无疑是希望进一步强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七)构建全面且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评价。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收集学生的评价,能够查缺补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需求,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学生来说,借助老师对自身的评价,改正存在的错误性行为和学习方式,并且通过老师的鼓励,增强自信心。采取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师生互相指正和学习,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一个方向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发现不足和得到肯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注释】
[1]陈庆文,谭天美.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丛书 小学课堂教学专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曹建军.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08):87.
[3]齐泽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测评课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3):55—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