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模式问题与改进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模式问题与改进策略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丽水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应慈军老师认为:问题应来自学生。当然,学生是问题教学的主体并不能否认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是问题的策划者,是学生走上问题解决之路的引路人,同时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持者、合作者。这一问题也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关注并研究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实际上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对课堂中“问题”的内在规律缺少相应的研究。

(一)价值单一:作为目的的功能重视不够

为什么要实施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是一种策略还是一种模式?问题教学是手段还是目的?显然,较长时期以来,存在于我国课堂中的问题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或者是一种教学方式(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解决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语文而言,主要是通过问题来完成课文的学习,其作用常常体现在引导(导入课文)、推进(解读或欣赏课文)、巩固(课文练习)等方面。概言之,问题教学是一种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

(二)主体缺失:问题往往由教师提出

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问,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问题自然应该由学生提出。从上面的文献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徐振维、钱梦龙等特级教师就是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类,再据此展开教学,但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无论是普通的语文教师还是余映潮等名师,课堂教学“主问题”大多是由教师提出,学生提问的主体位置被搁置。丽水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应慈军老师认为:问题应来自学生。眼下阅读教学的普遍状况是:教师提问,学生答题。这虽不太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但应该也没有多大的不可,因为现今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普遍弱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的学生很少,而教师恰恰可以给学生以范式,从而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要的是这问题确实是学生需要解决的,应老师所说的正是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但如果仅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弱而放弃让学生提问,从而导致学生作为提问的主体被放逐,显然不明智甚至贻害更深。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2]

实际上教师成为提问的主体,并不单单是因为学生的提问能力弱,其背后还有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当然,学生是问题教学的主体并不能否认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是问题的策划者,是学生走上问题解决之路的引路人,同时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持者、合作者。因此,问题解决教学要发挥“双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不是不能提出问题,但所有的问题都由教师包办,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那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问题教学的要旨。

(三)呈现呆滞:问题以静态预设为主

一般而言,动态课堂情境中的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单纯的课前预设固不可取,但完全“非预设”而全靠课上生成,也是一种不现实的理想追求。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也是,更要有课中的动态生成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是智性思维涌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www.daowen.com)

但实际的课堂并非如此,往往以静态预设为主,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动态生成、发现问题的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这一方面与生提出问题能力薄弱有关,另一方面与课堂“主问题”由教师提出有关;后者更为关键,因为学生在课堂只是扮演了被动的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课堂也因此变得机械而缺少活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钱梦龙老师就指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或启发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仅有静态问题预设而没有动态问题生成的问题教学不是真正的问题教学,问题教学课堂中的“问题”提出应该是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结合。

(四)形式机械:“满堂问”充斥课堂

以“满堂灌”为特征的应试教育课堂遭人唾弃,但以“满堂问”为特征的新课程课堂同样让人遗憾。有一位老师教学《逍遥游》,粗略统计,这堂课教师共提出问题110个,学生处于满堂的阅读状态中。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课堂,问题肯定是鸡零狗碎的,更充斥着大量“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封闭的事实性问题,不需要学生智性思维的参与,而且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整堂课就在单调的一问一答中度过。

上文所举课例当然是一个极端的情况,但课堂中“问题”的随意、泛滥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危害较之“满堂灌”并没有质的区别。这一问题也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关注并研究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孙建军老师的“问题流”等做法都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症状;相关的表述还有“问题链”“问题束”等。实际上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对课堂中“问题”的内在规律缺少相应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