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研究和实践证明,正确的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有专家针对阅读策略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策略,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也同样是适用的。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成为个性化阅读的关键环节。
(一)区分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的策略
什么是重要的信息,什么不是重要的信息,这在个性化阅读中相当重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就重点强调:“文章是信息的载体。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学生这一策略的获得,导致对文本有效的理解。”读者对阅读内容重要性把握的不同,使他们确定不同的阅读目标,确定不同的方向,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同。好的读者是运用三种方法完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确认的:“一是运用他们丰富知识来理解和评价文章的内容;二是运用他们关于作者的看法、意图、目的等知识帮助确定和组织信息;三是运用他们关于文章结构的知识帮助确定和组织信息。”
1.运用文章结构的知识
把握文章的结构,厘清它们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才能深入地揭示出作品的内在意蕴。对同一篇文章,从结构上来考虑和不从结构上考虑,读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学习孙犁的《荷花淀》时,从“女人抬头笑着问”到“怎么了,你”这一段对话,有的学生认为是不重要的。同时,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也是忽略而过的。可见,教师原本也没有把这一段认作是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呢?《荷花淀》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对抗日军民的赞美,小说的重点也放在水生参军后的描写,所以这一段简单对话在学生看来是可有可无的。但是通过下文,我们可以看到水生嫂最关心的问题是水生回来别人为什么没有回来,在水生没有明确的答复下,还紧追不舍地问,而水生呢?躲躲闪闪地,有意转移话题。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水生的答非所问包含着丈夫对家庭的责任和关心。水生嫂的刨根问底,或许是听到了风声,为丈夫担心,或许是怕丈夫成为落后分子,这一段文字,看似一段闲话,但它却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同时也丰富了对人物的描写。正如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在正确地联系上下文的情况下,我们很快地就能确定出文章的重要信息来。某些教材编写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如上海版语文教材在《宝玉挨打》的提示中写道:“小说中插入了宝玉求老妈妈通风报信的一段描写。有人认为,这是一段无关紧要的可以删节的插曲。请说出你的看法。”诸如此类的阅读,都是通过文章结构来确定文本的重要信息的。
2.运用作者的写作目的、看法
每个作者在写作时都有着各自的写作目的和看法,不注意到这一点,可能对作品产生非正确性的个性化阅读。对鲁迅《药》这篇文章的主题,学术界向来有争论:“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不仅从政治上压榨人民,经济上剥削人民,而且从精神上奴役劳动人民的罪行,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唤醒人们觉悟起来,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人民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而鲁迅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从鲁迅这一段话来理解,《药》的主题其实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毒害劳动人民的罪恶,暴露了人民群众在统治阶级长期重压下陷入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民众觉悟的‘药方’”。这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又符合当时他的思想,应该认为这是对《药》的主题的精当的概括。
再看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月光中的荷塘景色,从树荫到月色,再到蝉声,作者所写是荷塘周围的景色。考虑到当时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我们知道1927年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一段的点睛之笔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由此,我们知道,作者对荷塘的描写是为了写出自己苦闷的心情。在《荷塘月色》中,在每一写景处,都可以找出这些重要的语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三节的末句“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和末尾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些语句是作者心情变化的一个过程,是贯穿整个文章的线索。
3.用丰富知识来理解和评价文章的内容
有经验的读者在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前,对文章的作者、背景、文化等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有助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能够更好地抓住文中的重要信息。茅盾在对写《风景谈》的回忆中指出:“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由此可知,作者生活的年代是只能多谈风月,而不准议论国事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年代,作者是借景抒情的。弄清楚了这一点,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不会单纯地去看风景了,也就不仅能抓住每一部分的重要信息,而且从内心理解这些话的含义:“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疲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在这里,茫茫一片的沙漠是美的,秃顶的山也是美的,干坼的黄土是美的,这里的美与平时我们所认识的美完全不同,但学生在了解了文章的写作情况后,会觉得茅盾笔下的“风景”无疑是美丽的。同时,丰富的知识也包括读者运用生活中的知识,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赋予作品新的内涵。例如,巴金的《灯》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关于“山那边”,当初教科书认为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而后来有读者却认为“这象征的是一种希望”,理解范围应更为宽泛,对此,巴金本人也给予了肯定。
(二)概括信息的策略
概括信息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准确地把握内容的梗概,正确地认识作品的主旨。概括信息的策略是对确定重要信息策略的进一步提高,是更广泛和综合的认知活动。概括信息包括对句子进行概括,对段意进行概括,对部分进行概括,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对一本书甚至一套书进行概括。《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正确地对文章进行概括是对文章解读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必须在对句子、段落等概括的基础上进行。
1.抓住文章题目
题目对一篇文章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通常在阅读报纸杂志时首先就是看文章的标题,选取自己感兴趣、有用的文章来阅读。从题目入手,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便捷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学习茅盾的《风景谈》这篇文章时,读者首先可以确定出这是写风景的文章。那么是什么样的风景呢?通过阅读后,读者很快就将茅盾所歌颂的风景归结为六幅画面。
2.重视文章首尾
通常作者会开门见山地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做一个总的阐述,或者是在结尾做出总结。我国古代就有“首句要如鲸鱼拨浪,一击之间,便知其有千里之势。于落句要如万钧强弩,贯金透石,一发引羽,无复有动摇之意”等关于首尾句的精彩论述。可见,把握好文章的首尾对正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是非常重要的。韩愈在《为学》的开头用了两个设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通过万事皆有难有易这一客观现象,自然而然地引入做学问这件事也存在有难有易的事理,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悼念玛丽·居里》中的结尾:“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一方面赞扬了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另一方面呼吁欧洲的知识分子重树良知,为欧洲的建设做贡献。相同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开头即点明了主旨:“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为了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而《捕蛇者说》的结尾:“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紧扣转折句
某些转折句可以说是文章的转折点,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作者重要信息的埋藏点。《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里到底是说孔乙己对鲁镇上的人来讲是重要的呢,还是不重要呢?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先说孔乙己的存在只是给别人带来笑料的价值,小结课文的第一部分;后说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统领课文的第二部分。叶圣陶说,教这篇课文“如果把这句话轻易滑过,就会毫无所得。”有时候转折性的语句是暗含在他处的,如果不能把握:,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局限的理解。在《项链》中,作者评价玛蒂尔德时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如果能把握好这一句的话,那么不再会单一的从小资产阶级角度出发去看待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来给予人物不同的理解:“有着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导致复位的美好可爱的妇女……”
4.在段落的基础上概括
对整篇文章主旨的理解通常建立在对段落的理解之上。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先从句子入手,到段落,再到整篇文章。鲁迅的《拿来主义》,在前几段中,文中写的是送“古董去巴黎展览”;掘煤为全世界所用;对洋货感到恐惧。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本来就感到阅读上的困难,如果能分段归纳总结,《拿来主义》这些描写是鲁迅从三个反面讲了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在弄清楚各段主旨后,学生也就会和鲁迅先生一起大喊:“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时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结构划分和读解的基础上,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以《春》为例,我们可以从盼春、绘春、赞春来读,读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也可从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早人勤、春意催人中读出人的作用;还可从整体的读解中看到作者的一个梦、一种人生理想。可以看出,第一种是我们常有的思路,第二种突破了常规,转换了角度,而第三种需要联系朱自清的思想及散文创作来思考,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段落的解读都是可取的,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三)推理信息的策略(www.daowen.com)
读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和文章提供的信息创造出了新的语义信息,这就是在阅读中的推理信息策略。推理信息策略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进一步,创造出新的语意信息,是阅读理解中的核心环节,对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推理。
1.阐释推理
阐释推理,是将文章没有说清楚的地方通过推理阐释清楚,进而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例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有这样一句话:“言必行,计必从。”究竟是谁言谁行?谁计谁从呢?有的人认为:“凡孙权说的,周瑜一定去做;凡孙权定的策略,周瑜必然服从。因为他们是君臣关系。”有的人认为,这句话体现了东吴上下团结的阵势,孙权说的话,周瑜必然照办;周瑜定的计,部下一定服从。也有人认为,这里并不存在什么谁说谁听的问题,只是周瑜说的话,表现出的一种决心。还有人认为,这句话应紧扣上文“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理解为“凡是孙权说过的话,我周瑜一定全力去做;凡是我周瑜献的计策,孙权一定全部采纳。”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推理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当然,对文本所了解的知识越丰富,读者就能推理出越丰富的结果。再如,《红楼梦》里林黛玉临终前的一句“宝玉,宝玉,你好……”,此刻黛玉究竟想说什么呢?好狠?好坏?好好活?是对宝玉的怨恨,还是祝福呢?省略号中,作者没有给文本以明确的结果,却留下了这一空白让读者来填补。每个人因为对红楼梦理解的深浅不同,也许还因为个人的喜好的不同,就可从这句“你好”中推断出不同的结果。
2.反思推理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思维相对的是反思性思维,杜威曾提出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暗示、问题、假设、推理、用行动检验假设。反思推理是通过对内容的反思,进行推理的一种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巴金的《家》中,鸣凤得知自己要被送去给冯乐山当姨太太,只好跳湖自杀了。读者在此可以反思:鸣凤可不可以不死呢?文中可以看到,觉慧无意中听到婉儿和鸣凤谈话之后,他很激动地问鸣凤:“如果人家真的把你送去的话,你怎么办?”觉慧说的不是“我们”怎么办!不是“我”怎么办!而仅是“你”怎么办。“觉慧关心的是他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对女性的所有权。所以鸣凤在这个小说里面她必然要死,她去世了能够成全觉慧去新生,去憎恨父权制度多么不好。”从中我们看出这是一种男权的、男性中心意识的体现,这是在对父权制度批判层次上的深一步认识。在学习《项链》这一课时,可以对“玛蒂尔德如果不丢项链,那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展开讨论,《孔雀东南飞》中从刘兰芝、焦仲卿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这一角度进行思索,学生通过推测互动交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
3.想象推理
文学作品中存在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使读者要通过想象来对文本推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对母亲的热爱,《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水生嫂们对丈夫的依赖,这些虽然未亲眼见过、亲耳听到,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都是读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读者通过想象方能捕捉到文中隐含的意义。想象推理也多用于对诗歌的理解中,诗歌是极度抽象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许多的内容都是包含在诗歌之中的,语句之间的跳跃需要读者联想。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中几乎没有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也没有对人物心理的着意刻画,更没有作者情感的直接表现,但是这位日本女郎的形象却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的眼前。在这里,想象是必要的,通过女郎口中轻声说出的“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读者就能想象出这位女郎温柔、温馨的形象。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直”字把读者带到没有风的寂寞的大漠,而挂在地平线上的落日显得是那样圆,这是多么寂静的境界。读者的思绪被拉到了苍凉雄浑、寂寥空灵的意境中,而对这一言语深处美景的感受需要凭借想象来完成。
4.比较推理
在一篇作品中,通过前后的比较,能够得出对文本深刻的理解。《故乡》中,我们看到少年时的闰土是:“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枇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二十年后两人见面时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一个活泼可爱的富有表现力的少年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在前后如此强烈的对比中,读者为之震撼,对闰土和“我”的关系变化如此之大开始思索,对封建礼教有了深层次地理解。李商隐的《夜北寄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前两句讲的是诗人“今日”对妻子的思念,而从第三句一下就跳到了未来见面时的情景,并在那个日子又转回到今天的“巴山夜雨”。整首诗共四句话,却在时空上有了两次转折,这就需要作者把两种意境联系在一起,分清“此时”“彼时”“此地”“彼地”,感受诗人对妻子的相思之苦。同一作品可以比较推理,不同的文本,在不同的语境下,文本赋予了内容不同的含义,也可进行比较推理。
(四)批判质疑策略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疑问一般是由教师提出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却很少提出个人的观点。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批判质疑策略要求学生具有怀疑精神,对作品有自己的观点,通过提出疑问,通过阅读思考,对所持观点进行验证,从而“成为积极的理解和独立思维的学习者,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水平”。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首先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个性阅读活动中的批判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二是敢于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疑问,与教师展开关于阅读体验的交流和讨论。
在阅读中强调质疑和释疑策略是促进阅读的有效途径。对阅读起到导向作用,促进积极的信息加工。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就会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和独立思维的学习者。
1.针对题目
一篇好的文章,读者能从其中读出许多信息。从文章题目发现疑问,带着疑问来进行阅读,在兴趣中摸索,找出文本所给予的解答,达到个性化的理解。例如鲁迅的《祝福》,从内容中,我们却看到的是祥林嫂悲惨的一生,那么为什么要用《祝福》为题,而不用“祥林嫂”呢?读者要关注的是“祝福”在文中的作用。可以看出,“祝福”是这篇小说的线索,小说在鲁镇的人准备“祝福”的场景下开始,又在“祝福”的炮声中结束。在这“祝福”的背景中,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的情节得以发展。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次描述都安排在“祝福”中,这“悲”“喜”之间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试想如果以《祥林嫂》为题,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再如,《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童年的“我”与阿长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山海经”只是其中的一件。那么,为什么不用《回忆阿长》呢?细品后却恍然大悟,《山海经》正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正是作者情思的触发点。夏天在床上摆“大”字、讲“长毛”故事、动辄告“我”的状的阿长,凭她的细心体察到“我”想要什么,便给“我”买来了渴慕至极却又无计得到的《山海经》,强烈的反差中,阿长对我的爱让我难以忘怀。正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不仅满足了鲁迅的愿望,同时激发了鲁迅大量买书的热情,特别是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艺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读者还可从为什么鲁迅用只有憎恶时才喊的“阿长”来作题目,而非尊敬的“长妈妈”来思考。
2.针对中心词语
一个词可以是文章的文眼,也可以是整个篇章的转折,只有从最小的词理解,才能达到对作品的正确理解。王安石的“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诗为后人历代传诵,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诗人经过多次修改得出的。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其他的词语呢?这一“绿”字好在哪里呢?通过比较,我们知道,这一“绿”字从视觉上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在感悟中欣赏春天那生动和万紫千红的形象。
3.针对矛盾处
作品的许多地方是充满矛盾的,在阅读时,要抓住这些矛盾来理解,于矛盾之中思考探索。在《故乡》中,闰土说自己:“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从文中可以看出,闰土“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语言流畅生动,和“我”亲密无间;而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一矛盾处展开质疑,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一步步得出答案:“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闰土小的时候是不懂的,所以他和“我”之间是无拘无束的,但一旦懂了这些礼法后,对于闰土这样的老实人来说,就要去遵守。尽管他心中依然有着美好的回忆,依然挂念着“我”,可在这种礼法下,“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在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闰土对自己的评价使读者产生疑问,带着这一疑问,读者慢慢走进闰土的精神世界,看到了在封建礼法观念下被长期压抑的人性。又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老太太问黛玉读过什么书,黛玉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而宝玉问的时候,却说是“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前后是矛盾的呢?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黛玉问姐妹们读什么书的时候,贾母的回答是:“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可见,黛玉是在这种“寄人篱下”的处境中,不得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如果读懂了这一层,对黛玉后来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4.抓住线索
通常我们指的线索是在结构上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这条线索是全文结构的核心。例如,《荷塘月色》中作者的心情,《小橘灯》中的小橘灯,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就可以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领悟文章的精髓和真谛。提倡个性化阅读也要求对线索的把握,不仅是全篇的结构线索,更要求从某一点出发,抓住这种独特的线索往下探悉。新线索的发现往往能使读者对作品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关照和剖析。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课后小记: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写信陵君的,在许多史料和文学作品中也看到,人们对“战国四君子”也是赞扬和歌颂的。我本人也认为,在他们身上有很多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的话还没有讲完,立刻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反对我,认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信陵君都不值得赞扬!“信陵君到底值不值得赞扬?”这一线索的发现使学生对作品的解读上了更高一个层次,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一般都对信陵君都持否定态度:“信陵君的行为是恶劣的,这种行径的本质意味着为了个人的亲情和所谓的‘信义’,可以置对国君对国家的忠诚于不顾!”“盗取绝密级的国君兵符,杀害顶级的军队领袖,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乃千古罪人!”学生从多个方面对信陵君展开质疑,是符合个性化阅读中人物形象丰富性的特点的。同时,教师也应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指导学生,就此篇课文而言,信陵君的行为还是值得赞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