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发现式阅读教学中,学生也是需要引导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的发现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发现必然是肤浅、散乱、无序的。所以,引导是发现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引导策略是发现学习的基本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引导就是因势利导。饶杰腾先生说:“‘引导’者,因势利导也。‘因势’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兴趣等对教师的制约作用,教师只能顺其势而施‘导’,不能逆其势而硬‘牵’。‘利导’就是要把学生引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用‘因势利导’给教师的主导作用做注脚,可谓精当之致。”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因势利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要善于抓准时机,抓住要点,引之得当,导之得法,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障碍,深化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一)引导的原则
1.时机性原则
时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出现矛盾、分歧、停滞或障碍而又无法排除的时机,及时地予以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推动学生的发现。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这样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得之貌。启未开其意,发未达其辞。”这说的就是要抓准时机,及时引导。
比如,在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学生在理解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时,没有任何障碍,但对于曾晳的理想,学生却不得其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抓准时机,抓住要点,及时点拨,为学生拨云去雾。学生之所以不理解曾晳的理想,是因为不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施政纲领的内容。教师需告知学生,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在他的理想社会里,国泰民安,生活富足,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生命。孔子反对武力和战争,主张礼乐治国的原则。明白了这些,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思维也活跃起来,学生自然会认识到曾晳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是人们在和乐的环境中轻松地接受礼乐教化的图景,这种悠闲自得、其乐融融的生活恰恰是孔子心目中至淳至美的太平盛世的图景,体现了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儒家礼乐治国思想付诸实践的完美体现。学生既理解了曾晳的理想,又加深了对孔子政治理想的理解和认识。
把握引导的时机性,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迷茫和障碍,审慎地分析,快速地判断,果断地行动,因时制宜,抓准时机,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拨云见日,拓展思路。
2.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引导时要把握好引导的度,既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引导的核心要义就在于点拨,要点石成金,要拨云见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因材施教,引导适度,重在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
把握引导的适度性,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极高的业务素质,对教材有深入细致的发掘,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正像余映潮老师所说的那样:“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赏析发言,要准备足够的应对材料,以便生动美好地迎接学生的发言。”把握引导的适度性,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蜻蜓点水,或步步追问,该放则放,该收则收,正像饶杰腾先生所说的,“妙就妙在牵与不牵之间‘度’的把握”。
3.针对性原则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有时可能是表面、肤浅、幼稚的,甚至是片面、偏颇的,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要害,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表面、肤浅的认识走向全面、深刻,使片面、偏颇的认识走向客观和准确。比如,在学习《阿房宫赋》时,学生扫清了文字障碍,大体疏通了文意,就感觉文章全弄明白了,没问题了,教师便趁机发问:“杜牧为什么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修建阿房宫,一直写到秦的灭亡,阿房宫毁于一炬?这些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这样一句有针对性的引导,把学生的探究与发现又引向了深入。通过深入探究,学生悄然发现,写阿房宫的修建,意在揭露秦朝统治者役使人;写宫女的来历和生活,意在揭露秦朝统治者摧残人;写宫宝的由来和挥霍,是为了揭露秦朝统治者掠夺人。接下来,杜牧又通过议论、排比,直接揭示出秦朝统治者搜刮掠夺的实质。然后又用秦朝迅速土崩瓦解的事实揭示出秦朝统治者不爱惜民力、自取灭亡的命运。最后,作者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本文的主旨:秦和六国不爱人,自取灭亡,告诫当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经验教训——要爱人。可见,前面的叙述是为后面的议论张本,为后面总结经验教训、讽喻现实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发掘便走向了全面和深刻。
把握引导的针对性,需要教师善于分析学生思维肤浅化、幼稚化,甚至是片面化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不全面的认识走向全面,从不深入的认识走向深刻。(www.daowen.com)
(二)引导的方法
1.补充
补充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在思考、交流、展示过程中,说得不完整、认识不全面的内容加以补充。中学学生毕竟年龄还比较小,人生阅历不丰富,他们的发现很可能不够仔细、全面,因此就需要教师的补充让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完整、认识更全面、思路更开阔,同时也培养他们全面看问题的品质。
2.纠正
纠正就是当学生在认识上出现片面、偏颇甚至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予以纠正。学生的认识比较单一,还不成熟、不完善,难免会出现偏颇甚至是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纠正。比如,在学习《氓》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把它当成一首爱情诗歌来解读,提出探讨造成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围绕这个问题探讨下去,这样必然会使学生的探究背离该文本的主旨,偏离本单元的主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纠正,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关注女性命运的角度。
3.追问
追问就是当学生由于自身认识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表面,还不够深入的时候,教师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因为下片作者的感情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深入进去,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步步追问,深入引导:“在赤壁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有很多,苏轼为什么单单选取了周瑜?突出周瑜的什么?有什么作用?苏轼是怎么做的?苏轼为什么要感慨‘人生如梦’?为什么要以酒酬月?你读出了苏轼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步步追问,学生对苏轼的理解和把握必然会走向深入。
4.拓展
拓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发现的内容,联系、扩展、延伸出与之相关的知识或与之同类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延伸,思路进一步开阔,从而拓宽学生发现的内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强化、巩固和梳理。经常这么多角度、多侧面地拓展和梳理,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当学生理解了苏轼最后以酒酬月,是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寄托情思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联系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曾经以清风、明月为伴,进一步体会苏轼寄情江月、寄情山水、不消沉、不堕落、不悲观、不颓废的乐观、旷达和豪放的风格。为了进一步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联系他的《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体会苏轼那种寄情江海的乐观和旷达;引导学生拓展、联系他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体会苏轼笑看人生风雨的豪迈。
5.提升
提升就是教师针对学生自己思考、探究或者与同伴交流后依然不能理解的内容或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画龙点睛的指点,或者是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高屋建瓴地引导,为学生指点迷津,把学生的思路拓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比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大多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都停留在写了什么的认识层面上,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描写梦想的排比句前面的那些限制词,去品读、去揣摩。通过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指导,学生自然会体会到马丁·路德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学生的认识就深刻了。
总之,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既不是信马由缰,也不是牵着学生走,更不是被学生牵着走,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走。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