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也是有意识、有思维、能动、发展的个体,把学生学习的过程仅仅看成一个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我们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是发展的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绍禹曾指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具有无限潜能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性。阅读教学只能依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和需要去汲取知识,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布鲁纳通过探索人类智力生活中的发现行为,发现人们可以通过亲自探究和发现,达到智力的完备,进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水平。所以,他认为学生不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成为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他说更不能把学习过程仅仅当作单纯的“刺激—反应”的连接,而应当把学习过程看成学生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物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2]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发现学习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动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学生的发展。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也曾经指出:“语文教育,不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生命精神,不关注孩子们的‘个性自由’和‘自我人格’,这样的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阉割了教育的精神生命,使语文课成了一片精神沙漠、情感荒原!”所以,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个体,是独立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www.daowen.com)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过程,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者。所以,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正如汤维熊所说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质全在于学生是教和学的终极目的。”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生是教育的根本,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学生始终是自主学习者、主动探究者和不断发现者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下,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大胆尝试、动脑思考,或者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交流、探究,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不断地解决问题。探究与发现是发现学习的主旋律。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不断发现进行的,而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所以在发现学习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共同分享探究的成果和喜悦。因此,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者、主动探究者和不断发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