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元年九月,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亲统二十万大军南侵北宋,告急文书一夕五次从边关传到北宋朝廷,统治阶级内部一片混乱,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要宋真宗迁都成都,以此来躲避敌人。宋真宗本身也无心抗敌,更表现出惶恐不安。只有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当真宗征询他的意见时,王钦若,陈尧叟二人正好在场,寇准假装不知是钦若等提出迁都之议,对真宗慷慨陈词说:“谁为陛下出此下策,其罪可杀。”为了消除王钦若等妥协派人物对宋真宗的影响,寇准把他从真宗身边调到天雄军前线去防辽兵。自此,王钦若对寇准耿耿于怀,一心寻找时机,阴谋陷害他。
由于寇准等主战派人物的极力督促,真宗终于渡过黄河,来到澶州北城视察军事,鼓舞士气。宋军士气高涨,欢声雷动,各地军民英勇抗敌,纷纷切断辽军的后方补给线。辽萧太后看到战场上捞不到什么便宜,转而向宋朝求和。寇准主张乘势进兵,收复失地,但在宋真宗为首的妥协派坚持下,宋辽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在这次战争中,宋军给辽军队有力的反击,使它以后长时间内不敢大规模南侵。和议达成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从积极抗战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群臣,真宗对他也十分器重,因而引起王钦若为首的妥协派官僚的刻骨仇恨,把他视为眼中钉,一心想把他赶出朝廷。一次退朝后,真宗用眷恋的眼光目送寇准离去,钦若乘机对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真宗点头肯定,钦若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之为耻辱,反而说寇准有功,这是为什么呢”?真宗感到很诧异,忙问他缘故,钦若说:“《春秋》把城下之盟看作是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实际上是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达成的盟约。陛下难道不以为是耻辱吗?”他看到真宗面有不快之色,进而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罄其所有以求一搏,输赢在此一举,这叫做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被寇准利用为孤注罢了,这么对陛下的安全不负责任,真是危险啊!”从此,真宗对寇准就开始疏远起来,在王钦若等人的不断攻击下,寇准在景德三年被免去相职,贬到陕州去做知州。(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