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也有个以“和”胜“杀”的故事。马超归顺刘备后,就被任命为平西将军,还封都亭侯。马超见刘备待他宽厚,就大大咧咧地不注意君臣礼节了。他经常和刘备说话时直呼刘备的名字。关羽对此很生气,请求杀了马超,刘备不同意,当然杀马超是不对的,但任其这样放肆下去,也是不行的。张飞想出了一个计谋,他说:“我们给他做出礼节的示范。”一天,刘备召集全体将领,关羽、张飞一同带着刀恭恭敬敬地站在刘备身旁。马超过帐后,看坐席上没有关羽和张飞,抬头一看,见他俩站在那儿侍候,很受震动。论关张二人的地位及与刘备的亲密关系都绝非马超可比。他们尚且如此执君臣之礼,怎能不令马超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之处呢?此后马超再也没有越礼的举动,对刘备非常尊敬。
宋英宗刚即位时,一天慈寿太后差人送给韩琦一封密札。密札中说皇上和高皇后不侍奉她,要韩琦“为孀妇作主”,并敕命太监等着韩琦回报。韩琦只说:“领圣旨。”将太后派来的太监打发走了。
一天韩琦上了封札子,说有重要事请示,需要单独见皇帝。于是英宗单独召见了他。见面后,韩琦对英宗说:“您不要吃惊,有一封信必须给您看,把事情说明白,只是不能泄露……皇上能有今天,全靠慈寿太后的力量,此恩不可忘记。然而既不是亲生母子,只要多加奉承,便可以相安无事了。”英宗说:“一定接受先生的教益。”韩琦又说:“太后的这封信,臣不敢留。希望能在宫中秘密烧掉,如果泄露出去,谗言将会趁机兴起。”英宗连声赞同。这以后,太后与皇帝、皇后的关系很融洽,人们根本看不出曾发生过矛盾。
张飞不用一句话,也不伤一点和气,就教马超心服口服,知错改过。这种方法既符合曾国藩所说的“和气”原则,又平和地解决了问题,看似简单,确实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
俗话说:“和气致祥”,认为和气相处可以带来吉祥。在一个家是如此,在一个单位和一个社会更是如此。如何保持和气呢?古人指出“长傲”、“多言”是破坏和气的两大因素,更是历代战争和残杀的原因,而要做成熟的人就应该谦虚而少语。(www.daowen.com)
曾国藩一向求和,认为和为一切事物的解决前提,例如天津人打洋人案,就是以“失和”开始的,曾国藩在一封信中说:我即日前去天津,查阅办理欧打杀死洋人、焚毁教堂的案件。外国人性情凶悍,天津人传统的风气又浮躁、嚣张,都难求得和谐,并且构成大怨恨而动兵,恐怕会导致成更大的变化。我这次前去反复思量,都没有好的办法。果然,他因此事而招致朝野谩骂。
确实,“和气”是团结的基础,也是生财的基础,现代人更要讲究一团和气。
韩琦把皇帝家的家务纠纷解决得如此漂亮,不愧为一代名臣。他的计谋总的出发点是大局为重,不激化矛盾,采取了暗中调停的办法。我们今日如遇到此类问题,不妨也向韩琦学一学。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一些棘手的家庭问题,不论是自家的还是别人的,都应该本着“和为贵”的原则,这样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