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海建城:大禹举措控制货贝,探索货币起源

宁海建城:大禹举措控制货贝,探索货币起源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性的夏文化被废,宁海城可能是边缘或采贝维持而留下了这段产业性质的历史。《金山卫春秋》并未指出大禹建宁海城的用意。4100年前的宁海城,是大禹统一九州后在江南地区设立的一个以组织采集海贝为币的行政机构。可见,宁海城对中国最早民族大融合的贡献是巨大的。以大规模采集海贝为币为目的建造的康城,使货币大规模应用成为4100年前中国形成多民族国家强烈的支撑和黏合剂,中国海纳百川的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

宁海建城:大禹举措控制货贝,探索货币起源

4100年前,北方帝舜部落联盟派大禹南下,又分兵由颛雪将军在上海沙冈的海岸边,用成千上万人来建一个城,所为何事?他们的生存又如何持续?

今天上海金山的康城即宁海城又称宁海古城。

据民间流传,4100年前大禹派勇将颛雪率3000兵丁,募工2万在黄花山(今大金山)以南浮山岛附近,筑起一座土城—宁海城,并在两侧各建关卡哨所,城左为靖江关城右为贾荣关,一城两关合称宁海国(见上海市金山地区方志办公室编《金山卫春秋》记载)。

图3.5 传说中的宁海城方位示意图

图3.6 周康王姬钊(约前1020—前996年在位),宁海城后来改称康城

考古方面,中国夏王朝都城至今没有找到,为什么它的一个边陲小城,会有这样的明确记录呢?作者猜想:商灭夏,伐无道。显性的夏文化被废,宁海城可能是边缘或采贝维持而留下了这段产业性质的历史

记载又曰,西周时期,天子姬钊巡视宁海国,登黄花山观景,见地势险要,在山下又筑一城堡,名东京城。为报答周天子,宁海王将黄花山更名钊山,改卧龙江为青龙江。姬钊死后,其子进父号为康王,东京城改称为康城。宁海城就成了康城。

公元前506年,康城归吴国伍子胥奉命重修康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海盐县辖康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置康城兵马府于东京,宋初设金山水兵司于康城。此后康城所在地沉入海底。于是,今天的上海历史学家把它叫做宁海古城。

《奉》书研究认为,这次北方政权在沙冈的大规模用兵和募工,目的在于大规模采集海贝。让人深为惊奇的是,宋初时期中国已有国家级的水兵司机构,还设在康城?但宋初在金山设水兵司所为何用呢?难道当时中国已有远洋行为?

在康城下陷后的向北沙冈延伸线上,上海市奉贤区胡桥乡漴缺村这个地方在1685年清政府还设有上海第一个海关—江海关。今天的康城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时期,因地壳运动沉入了海底。据说在白天落潮时,当地渔民还可以看到这个城的影子。

凡事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有果必有因。4100年前,在舜、禹联盟的千里外,投入巨大人力造宁海城的原因是什么呢?《金山卫春秋》并未指出大禹建宁海城的用意。但从这次南下是通过对“三苗”用兵后才得以实现看,这次南下控制沙冈的意义重大。

研究显示,通过货币起源的逻辑推演发现,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它是有众多历史事件呼应的,看看大禹建宁海城同时期前后的历史背景事件有:

稍早时帝尧改革使华夏部落崛起,

舜、龙黄淮平原种稻、大禹治水成功,(www.daowen.com)

帝尧“禅让”享有天下为公的美名,

通道之战留下聚兵上万人的痕迹,

华夏联盟与九夷部落实现大融合,

良渚文明突然消失而偒傣人崛起,

大禹统一九州融合了上百个部落,

沙冈一带出现了三长串的乡镇,

典龙造币逻辑引发一串前因后果,

大禹谋划之下的夏王朝即将崛起,

沙港边分拣海贝给后人留下了沙冈现象……

显然,同时代呼应康城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众多而不胜枚举的。DNA研究也显示了“汉—南方”与“汉—北方”人文脉络的形成。

但4100年前,当人类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人口规模不大的条件下,中原政权对三苗用兵达近万人,分兵一支有三千人的队伍,在边远地区面对海洋建城,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事。对于宁海城的开建时间,可以推算是在夏王朝“启”立国之前,但又在舜35年“通道之战”之后,约公元前2070年前的一二十年之间。有了上述同时代的历史事件的呼应以及大规模采集海贝为币这个事件就显得相当的合理。因为,这是支持九州上百部落贸易运行的唯一“造币厂”。正是有了这个中央控制的造币厂,让后来沙冈一线形成了一串的“乡镇”。直至宋时期康城沉入海底,但留下了良渚农耕“侗”傣人向海岸采贝“偒”傣人的变异。4100年前的宁海城,是大禹统一九州后在江南地区设立的一个以组织采集海贝为币的行政机构。它把北方社会融合的理性导入江南。

宁海城成为北方草原文明融合农耕文明,又包容海洋产业文明的桥头堡。让人类草原族群的具象思维与农耕族群的综合思维以及渔民以抽象思维见长的人类多种思维能力聚到了一起。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产力互动带来多种思维聚合的现象。让中国“易”道理性更为通达。

中国草原、农耕、海洋三大生存地三种人类思维能力的聚合,尤其是在北方唯物理性的主导下,为中国人类生产力创新崛起和社会重心的确立以及文化方向的指引、文明成果的沉淀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也成为中国人类保持文明不断的一股强大力量。

宁海城成为人类最早三大不同资源生存地族群共存的城市,今天,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北方主食面粉与南方主食大米的巨大差别中,看到这种不同族群的习性差异会随着历史的延伸而长期不变。但人类“和而不同”却处在持续的创新之中。

可见,宁海城对中国最早民族大融合的贡献是巨大的。宁海城是中国人类最早认识海洋的源头。也是上海最早的行政及军事机构。以大规模采集海贝为币为目的建造的康城,使货币大规模应用成为4100年前中国形成多民族国家强烈的支撑和黏合剂,中国海纳百川的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