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范畴内,调度指对镜头、镜头内部的元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配和设计。其中包括人物、摄影机和场面三个不同层面的调度,也就是说影视中的调度可以分为人物调度、机器调度和场面调度。
此处所介绍的调度和电影理论中的场面调度理论不能画等号。场面调度理论是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的,是由非常有影响力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提出的,强调电影的本质是通过电影特有的手段如实地再现现实世界,电影应该是一种真实的艺术,应该强调现实本身所固有的内涵和意义。而且该理论一再重申影片的创作不能强势地诱导观众按照导演的意图来理解影片,相反,应该给观众一定的自由空间去理解和阐释影片的含义。这里不对场面调度理论进行过多介绍和解释,但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明确了解场面调度理论和本章中所涉及的调度不是一个概念。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两个词汇在内容和内涵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其本质含义是截然不同的。
在深入学习调度的概念和具体分类之前,应该将其重要性明确说明,这对学习者学习并真正掌握相关内容是有帮助的。
(1)对学习和从事导演专业的人来说,调度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一部影片的每个段落、每一场戏甚至每一个镜头里。而导演就是这些元素的组织者、设计者。因此,对于学习导演专业的人,建立调度意识尤为重要。调度得好、调度得巧妙,把调度藏在镜头内部,使观众无法察觉,是一种追求自然化、真实化和客观化的创作理念。
(2)好的调度可以丰富单一镜头,把不同景别统一在一个镜头里。(www.daowen.com)
也许有人会觉得一个镜头就是一个镜头,怎么可能出现多个景别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前面提到的美国经典电影《美国往事》中有一场老友重逢的戏,导演仅仅通过对一个长镜头的调度,即从一开始占了相当比重的全景镜头合理和绝妙地转换为人物近景镜头,就把这个重要情节表现得充满悬念、出人意料,同时导演语言表露得不露痕迹。
(3)可以让乱中有序,主次鲜明,并突出主要信息。这一点是针对众人戏来说的,我们经常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一些人物众多,且影片主人公也在其中的群戏。但有趣的是,观众可以在一堆人中一眼发现主要人物。可能有人觉得,一定是此前影片中已经有了很多镜头和情节介绍该人物,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可以解释一部分原因,却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客观而全面地说,原因有几种:首先,美术师和导演在设计主要人物的着装、色彩和光线时,让其和其他群众演员有所差别,从而达到醒目的效果;其次,在调度上下一番功夫,同样可以把主要人物从一堆无关紧要的群众中显现出来。良好的调度观念,可以帮助导演在设计镜头画面时做到主次分明,使观众的视觉中心与画面要表现的中心吻合。
(4)调度可以产生长镜头,保持时空、人物动作等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丰富镜头。就像前面章节中曾提到过的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自编自导的影片《穿过百老汇上空的子弹》,导演曾在两场戏中各使用了一个长镜头。一个是海伦·辛克莱尔首次出场的室内戏,另一个是奥莉芙首次出场在公用化妆间和黑帮男友耍脾气的一场戏,这两场戏都借助了通过调度演员和镜头产生的长镜头。长镜头可以保持时空、人物动作等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真实性,同时也丰富了镜头,使一个镜头内有多个景别、多种形态。
(5)好的调度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当一个出色的导演拿到一个并不是十分出色的剧本时,由于受到某些现实原因的影响,例如时间周期紧、经费紧张、受到投资人个人喜好的制约等,可能会失去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剧本再加工的机会。但这并不等于导演只能完全按照原剧本来拍摄影片,他还是有机会通过镜头设计、调度以及对声音的精彩构思,把一个二流的剧本导出一流的气质。很多电影故事是套路化的,但导演对调度的精彩把握可以使一个类型化、套路化的剧本变得充满诱惑。类似的影片有《印第安纳·琼斯》(三部)、《虎胆龙威》(三部)、《指环王》(三部)、《洛奇》系列、《未来战士》(三部)以及由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阿凡达》再创全球票房的奇迹就是因为老故事穿上了“镜头语言”这件新衣,焕发出闪亮的光芒。镜头语言包括3D技术方面的突破,也包括传统的视听语言,例如镜头的衔接、各种层面上的调度等。所以说,优秀的调度,是可以化平淡为神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