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动画导演与创作环节的关系

动画导演与创作环节的关系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动画片来说,一个小的改动往往就是对整个影片制作进行颠覆性的否定。动画导演与实拍导演一样应该对剧本、人物表演有很强的把握能力。讲清楚了动画导演和其他类型影视导演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就要具体论述一个动画导演在创作一部动画片时与其他创作环节的主创人员应有的合理关系。而且,他在成为导演后还积极参与到影片的剧本创作中,例如

动画导演与创作环节的关系

关于动画导演与实拍片导演的关系,此前已经做过相对细致的对比,此处除了简单总结之外,再添加一两点,希望能引起学习者的关注,令其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实拍导演在拍摄现场可以完全依照导演分镜来具体实现镜头的拍摄,也可以丢掉导演分镜在现场即兴创作。但对于动画导演来说,一旦进入到制作中期,把分镜做成放大稿,尤其是把镜头分散给每个原画师的时候,修改空间就非常小了。如果进行大规模的修改,那就意味着大量时间、金钱的浪费。对动画片来说,一个小的改动往往就是对整个影片制作进行颠覆性的否定。动画导演,尤其商业动画导演,几乎没有像王家卫导演那样拍片的机会。王家卫导演经常在剧本还没定下来的时候拍片,这也就意味着导演分镜头不可能确定好。试想,如果一部动画片在剧本、导演分镜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就按照人物性格让原画师画原画,原画师会不知从何入手,整个剧组的工作根本就无法推进。但也有例外,对于只有几分钟长短的动画艺术短片来说,情况可能会不太一样。尤其片长越短,参与创作的人越少的时候,是允许导演在制作环节中临时改变导演分镜头设计,进行即兴创作的。可毕竟这样比较冒险,而且要求导演必须有很深的功力,因此,要想在动画导演行列里崭露头角,熟练掌握导演的基础语言(镜头语言)是最基本的。

动画导演与实拍导演一样应该对剧本、人物表演有很强的把握能力。但与实拍导演不同的是,动画导演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甚至很多都画得非常好,少数不会画画的动画导演,一般也都具有很强的绘画鉴赏能力。曾经有人把动画片定义为美术片,原因是动画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虽然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出现了计算机动画,但计算机动画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设计都还是与美术分不开。如果一个动画导演既不会画画也不懂得审美,那让他导一部动画片,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不了解运动规律,就不能判断出原画师、动画师的工作质量,也无法设计出具有动画感觉的镜头、转场等。例如,在很多动画片中经常利用两个物体的相似性,在它们中间加上相应的动画,使之从一个物体顺利形变成另外一个物体。这种动画规律中的小技巧,被一些动画导演运用到两个不同场景之间的转换上,这种不同场景的转换就被称作转场。例如,法国动画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中,老奶奶带着他们家的胖狗狗乘着小船漂洋过海到美国寻找失踪的孙子,导演就运用了这么一个技巧,从海上明亮的圆月巧妙地过渡到美国街头餐馆汉堡包形状的霓虹灯上。众所周知,美国的食品是以汉堡包等快餐食品闻名于世的,对于出自法国的这样讲究情调、讲究餐饮品质的国土动画片,导演想到用汉堡包来标志美国这个国家一点都不难理解,而且其中还带着些许趣味和幽默(见图1-8至图1-10)。但如果是对动画可以自由形变这个规律不是很了解的导演,恐怕很难想到用这么有趣而简洁的手法来转场。

图1-8 《疯狂约会美丽都》截图

图1-9 《疯狂约会美丽都》截图

图1-10 《疯狂约会美丽都》截图

动画导演应对时下比较流行的现象给予足够的关注。很多动画导演有一种不可取的思维习惯,他们中的很多人觉得动画导演只痴迷于动画片就够了,对其他形式的影视片采取完全漠然的态度。这种把动画孤立于其他类型片的态度是绝对不可取的。

电影的起源与发展虽然仅仅经历了一百余年,但它在全球的每个角落都有数不清的痴迷者。而且就在这短短的一百余年里,电影已经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创新运动,光是能够上升到大的美学运动层面的电影运动,在百年电影史上就有三次,更不用说每个电影创作者为了突破自我、突破一定的审美惯性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有多少了。所以,一直以来电影以它丰富的类型、多变的形式、自由的叙事吸引着它的受众群。即使在商业落寞的时期,依旧还是有很多奋斗者为它无怨无悔地努力着,依然有很多追随者时刻关注着它的动向。因此,电影的探索性、丰富性、多样性是不容置疑的。

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动画有什么理由不从中挖掘对自己有利的元素呢?电影与动画的关系就是其他影视形式与动画关系的一个缩影。因此,动画创作者应该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其他形式的影视片热心起来,起码不要漠然待之。而动画导演和其他导演之间更是有很多相通之处,应该学会彼此借鉴,相互学习导演手法。

讲清楚了动画导演和其他类型影视导演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就要具体论述一个动画导演在创作一部动画片时与其他创作环节的主创人员应有的合理关系。对这点认识清楚后,再来做片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导演与剧本就好比左右手的关系,影片缺了哪一个都不行。曾有人说,“一个好的剧本可以挽救一个平庸的导演”,也就是说,在导演手法不是非常杰出时,如果碰到了一个杰出的剧本,影片同样可以是杰出的。也许这个观点显得不够理智,但它说出了一个道理:编剧对于导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无论哪种形式的影片导演,一定要真正了解编剧,读懂剧本。

导演真正读懂剧本,并通过视听手段,把一个平面的文字剧本立体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再精彩的剧本,如果没有碰到一个好导演把它转化成可视、可听的镜头,并把这些镜头有效地连接成完整的影片,那么剧本中那些精彩绝伦的文字始终只能是文字,并不能变成真正的影片。

(2)如果导演能自己创作剧本是最好的。这个要求相对于第一点就更高了,因为最了解创作意图和初衷的是导演自己,自编自导是保证剧本“不变味”、保持原创性的好办法。在影视导演中,这种编、导合一的成功范例不在少数,如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等,他们不仅导演手法相当了得,还能自己写剧本。因此,他们的作品几乎个个都是响当当的,都拥有一大批影迷。一向对美国电影嗤之以鼻的法国人,还曾颁给伍迪·艾伦一个有分量的奖项,足以说明这个美国导演的能力之强及其作品的品质之高。之前曾提到过的美国很有灵气的导演塔伦蒂诺,他就非常喜爱中国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作品,而且他和自己的偶像一样,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之前,都曾做过很多年的编剧。塔伦蒂诺曾作为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的编剧,创作了电影史上非常有名的影片《天生杀人狂》的剧本。而且,他在成为导演后还积极参与到影片的剧本创作中,例如《低俗小说》。王家卫同样也成功地自编自导了很多影片。

对于一些立志做动画艺术短片的导演来说,自编自导就更加重要了。学习动画专业的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中至少要做一部毕业短片,因为时间、经费、经验等各个方面条件的约束,再加上创作者对动画艺术的执着,他们往往都会自己编剧、导演、设计美术造型、制作动画,甚至需要自己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所以他们自编自导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3)但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每一个导演都同时是编剧,那么导演至少要深入了解剧本创作规律,能很好地鉴赏、判断剧本好坏。在现实情况中,看不懂剧本的导演大有人在。具体说来,不是看不懂情节设置、人物动作设置、人物个性设计是否合理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弄不清楚一些相对深入的、专业化的问题,例如对情节是否符合人物性格、每场戏的节奏是拖沓还是过快等这些比较深入、偏专业性问题的认识。但从合作的角度来说,编剧是希望导演能给出一些相对具体的建议的。总有人说影视剧本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如果有时间和金钱能让创作者无限制地改下去,他们是可以做到不断完善下去的,但这样的影片制作是缺乏现实依据的。因此,一部影片在它的创作和制作阶段就需要有一个人来判断其好坏,尤其是在创作的文案阶段,这个重担往往就落到了导演身上。导演需要根据编剧的文字剧本去判断其质量,根据质量的好坏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而这些意见和建议越具体越好。如果一个导演对这些专业化的问题根本无法判断,我们怎么能说他能读懂剧本呢?如果他读不懂剧本,怎么能期望他会导出一部好的影片呢?

所以,对导演的剧本把控能力的最低要求是能从专业的角度读懂剧本,也就是能鉴赏、甄别一个剧本的优良劣差。

首先,和实拍片导演不同,动画导演无法与演员交流。但这不意味着导演对表演没有掌控,相反,相对于实拍剧导演,动画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更加紧密。实拍剧导演虽然可以和演员面对面地交流表演的方法和内容,但一般都需要尊重演员、细心呵护他们的创作感觉,采用启发的方式,让演员体会剧中角色细微的心理变化,让演员和角色最大限度地靠近,最终使两者融为一体。而在动画片中,导演与演员是“零交流”的,因为动画片中没有演员,只有各种各样的角色。从这些角色的文字设计到美术造型设计,导演都会参与其中。到了导演画影片分镜头时,美术师笔下的各种各样的角色就要完全听从导演的调配了。导演会在每一个镜头中具体地规定出每一个角色的表演内容,即导演会设计每一个镜头:它应该是什么样的景别,镜头是否运动,如果运动应该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规定好了每一个镜头的形态,接下来导演要非常具体地规定该镜头中角色的表现,他们到底应该是哭还是笑,应该如何哭、如何笑。

所以,动画片的导演与表演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角色表演中参与得更直接、更多。

其次,动画导演对角色表演的设计不仅仅停留在纸面的分镜头设计中,在接下来的创作环节中,导演都要进行监督和控制。最重要的是,动画导演会通过对原画工作的监控,把每个角色的表演具体表现出来。(www.daowen.com)

如果非要在动画片的创作中为“演员”找到席位,那么只有原画师可以充当演员的角色了。如前文所说,原画师们会根据导演在分镜头中对每个角色表现内容的提示和规定,结合动画的运动规律,在纸面上把角色的具体表演通过用线条勾勒关键帧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动画师会把每两张关键帧间的动画加上,如此一来,一个镜头中连贯的、完整的角色表演才算完成。而这个时候,导演会通过动检仪(俗称“线拍”)来观看,确定角色的表演是否达到影片的标准。

从这个角度来看,动画导演对角色的表演把握更深刻。因此,对于学习动画导演的人来说,没有必要像实拍剧导演那样上很长时间的表演课,去培养“众人面前的孤独感”“解放天性”,反倒应该多上上编剧课,多体会、挖掘和深入了解形形色色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另外,要多花一些时间去深入研究动画的运动规律、基本特性等与动画相关的知识。

下面这点应该是最早要谈到的,但因为相较前两项,在即将要谈的这点中导演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所以把它放在最后来说。

动画导演对表演或者确切地说是“动画片中的演员”的掌控,最早是从美术造型这个环节开始的。其实,在真正进行以上两个工作程序之前,导演对演员就有了控制,即长时间与美术设计师一起研究剧本,并最终把角色造型设计在纸上,这个过程的完成相当于实拍导演选角色、塑造角色的过程。

虽然动画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演员,只有角色,但也需要美术设计师在了解编剧和导演对角色的期望后,融入自己对角色的想象,把由抽象文字描述的角色勾勒成可视的美术形象。导演再根据美术师所画的人物造型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美术师再进行修改和调整,如此反复数次,直到导演和美术师都满意为止。好的角色设计对剧本的表现、整个影片的质量以及观众对整部影片的认可都可以起到推动作用。由此看来,动画导演对“演员”及其表演的影响从影片制作的前期文案阶段就开始了。因此,动画导演和“表演”的关系要更直接、紧密。

宏观上划分,影视片中的声音包括音乐、动效、人声。

动画片的声音创作和实拍片有着几乎一样的过程,但很大一部分动画片中的声音比重比实拍片要大。下面分为三个情况分析。

第一种情况是声音在动画片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这种情况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音乐先行,如美国动画片《幻想曲》,动画完全是根据乐曲节奏点来设计的。那么,在影片创作前期,导演就必须选定音乐。这种动画创作先有音乐,后有动画剧本以及动画片的创作和制作。动画剧本和影片的设计完全依照音乐所描绘的情景给创作者带来的感受以及音乐的节奏而定。整部动画片可以说是一首乐曲的MTV,在这个MTV中,音乐占有绝对优势,台词为零,而动效也几乎消失在影片中。另外一种类型是声音在动画片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不像上述例子那样,先有音乐才有动画片,但在整部动画片中声音分量非常高。在这种类型的动画片中,声音往往包括声音和动效,人物语言一般都很少或者干脆没有,故事的情节主要是靠动作支撑起来的,最经典的就属《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两部美国动画片了。

第二种情况是动画片创作中非常常见的,即大部分动画还是先有剧本、情节、人物等再设计音乐。音乐创作在影片创作的前期就介入了,音乐人根据人物造型、剧本以及导演对整部影片的风格设计、观众群定位等诸多因素,把自己对影片音乐的设想构思出来。导演会在听取音乐创作人的意见后,进一步提出自己对影片音乐和音效的想法,然后音乐人再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这是导演和音乐师共同努力的过程,导演一般提出设想,具体效果由音乐师来实现,导演提出修改意见,音乐师再修改……如此多次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影片的前期文案还没有完成,音乐已经制作完成了。这样一来,导演、原画师、美术设计等其他环节的创作人员会从音乐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来丰富影片各个方面的表达。

第三种情况是动画片的声音创作和很多实拍影视剧一样,受到资金、周期等条件的限制,只能等影片所有镜头绘制、拍摄完成,然后导演把影片的画面组接完成,即粗编完成后,才能把音乐创作人、录音师等人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等于到了这个环节才做声音方面的设计和处理。这种动画声音的运作方式,不适合于此前说过的MTV式的和动作性强的动画片,只适合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动画片,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必须声明,此处所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适合声音后置的创作方式,并不等于它实际就是这么创作出来的。

无论用哪种方式来创作动画中的声音,都会发现声音对动画片来说尤为重要。作为一部影片的创作首领,导演一定要非常重视声音。一个导演对声音是否有想法,是否有品位,是否下了足够的功夫,观众通过影片是完全能听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求导演本人就是作曲家,需要充当录音师的角色亲自操刀来完成关于声音的一切工作。对于导演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以及对音乐的鉴赏力。

动画导演与实拍导演相比,对美术功底、美术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动画片的形成过程就是把一个个单独的美术元素丰富、充实和多次重组的过程。而且从中国传统的动画片制作团队来看,导演一般都是美术专业出身,不仅能拿得起导演的专业,而且兼具美术师的能力。虽然随着计算机动画的兴起和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致,动画导演不再需要手绘分镜头,其美术功底有所退步,但一般的动画导演还是会亲自画分镜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动画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许多,但导演和美术之间的本质关系还是没有改变。

首先,抛开动画片几乎完全建立在美术的基础上这点不说,导演与美术师的联系在影片的前期制作阶段就非常紧密。在前期文案阶段,导演最早接触的其他创作环节的人中就有美术师。美术师根据导演的要求,加上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同导演一起确立全片的美术风格、角色的造型设计、道具设计和背景设计。这里所说的背景设计,指的是用气氛图的方式,把一部影片总体的背景风格或者主场景设计和绘制出来。

其次,在动画片的制作中期,背景设计师会把每一个具体的场景图都设计出来。导演必须逐个审阅、提出修改意见,交给背景师再修改。也许是经过几次小的修改,也许是经过大幅度的调整,甚至被否定另起炉灶后,最终经过背景师和导演的共同认可,才能绘制出影片中每一场戏的定稿场景图。

至于其他环节就不再赘述了,毕竟动画片又被称为美术片,它的形成离不开美术元素。这点前文曾提到过,在后面的章节中也将更为详细地剖析。此外还须强调的是,对于动画导演来说,拥有美术功底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尤其对美术的鉴赏、审美能力是绝不能缺少的。

思考题

1.影视导演的分类有哪些?动画导演和其他类型导演之间的异同点有哪些?

2.简述动画导演的职责。

3.简述动画导演前、中、后期的工作内容。

4.了解动画导演与剧本、表演、声音、美术的关系。可以图谱方式画出导演与每一个创作环节的关系。

5.观摩与分析不同类型的导演和影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