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国小城镇均衡发展模式在智能建设中的应用

德国小城镇均衡发展模式在智能建设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本节总结了德国小城镇均衡化发展的特点及其优势,探讨了该模式对上海空间布局的启示。德国的城镇布局相对合理,形成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的总体格局。大量的中小企业落户在德国小城镇,成为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坚实支柱。这是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体的均衡城镇化模式孕育的历史基础。德国推行的地区发展规划,一直力图使地区城乡平衡发展,使城镇建设同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德国小城镇均衡发展模式在智能建设中的应用

《概要》明确指出,上海的城乡空间格局应当考虑市域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和公共资源配置,通过划定生态间隔带、控制城镇发展规模、明确城镇公共中心,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乡空间格局。与此同时,建立“主城区一新城一新市镇一村庄”的城乡体系,差别化制定发展策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

德国在其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既遵循了市场竞争的原则,也考虑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做到了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均衡城镇化发展模式。[3]本节总结了德国小城镇均衡化发展的特点及其优势,探讨了该模式对上海空间布局的启示。

(1)德国小城镇发展主要特征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 积35.7万km2,2014年 年底总人口达8 110万人,是欧洲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城镇布局相对合理,形成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的总体格局。其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如下:

1)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多

目前,德国共有2 065座城市,其中,82个10万人口以上的行政区生活着2 530万人,占德国总人口的30%;其余人口则多数分布在2 000~10 000人的小型城镇里。在德国,列为全国主要城市的有36个,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会仅有柏林、汉堡、慕尼黑和科隆,没有超大规模的城市。德国的11个大都市圈聚集着全国70%的人口,包括莱茵—鲁尔区、柏林—勃兰登堡、法兰克福—莱茵—美茵区、斯图加特、慕尼黑、汉堡,以及莱茵—内卡河区等。如杜塞尔多夫(德国第九大城市,位于莱茵河畔),市区人口仅约57万人,在以其为中心的方圆500 km范围内却是拥有1 150万人口的莱茵—鲁尔经济[4]

2)产业支撑能力强

德国城市化建设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其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这些小城镇尽管规模不一样,但呈现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特点。大量的中小企业落户在德国小城镇,成为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坚实支柱。一些人口只有数万人甚至几千人的小城镇,存在着几家在各自领域拥有着70%~90%市场份额的企业,且发展相当稳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大量中小企业的均匀分布,使得德国各地区的发展较为均衡,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也很有限。

3)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衡

德国主要的行政机构、医院、大学文化设施等公共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非集中在某一两个大城市。同时,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每个住宅区的设施规划齐全,没有质的差异。市场分布均衡,除综合性超级市场外,小城镇都设立就地交易市场,附近农场主可携带产品上市,直接交易,保证产品时鲜。老年人住宅区配置有相对集中的商店、文化和医疗设施,既照顾老年人特殊生理状况,又防止产生同年轻人的隔绝感。为振兴中小城镇,德国政府创造了各种物质和文化条件,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满足当地居民合理的工作与生活需要。

小城镇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更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人才的集聚,是城镇发展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德国小城镇都具有规模不同、档次不等、数量较多的图书馆、歌剧院、体育馆等文化设施,同时建设大中小学校,以及各类职业、培训学校成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因此,较为完善的文教机构也成为德国人口素质提升的一个基础性保障,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为德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完善

德国的中小城镇建设时,一般不进行大规模的场地平整,而是依山就坡、顺势而建,避免了对自然山水的破坏,丰富了城镇的景观,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几乎所有的小城镇中,森林和花园总面积都占到1/3以上,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形成了“村庄城镇化,城镇村庄化”的风格。

德国小城镇还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在城镇建设实施过程中,各地把对历史文化和对老街小巷的保护、修复作为重要内容。德国小城镇普遍具有古城风貌、风景如画的特点,很多城市以其传统的城镇肌理、宜人的空间格局、精美的城市建筑、丰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它们既是城镇、建筑艺术的天堂,也是社会历史的缩影。

(2)德国小城镇发展特殊成因

1)历史渊源与法律约束

德国的城镇化是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内起步的。在19世纪初,德国尚存百余个封建领地,相当长时间内还保留着36个各自为政的小邦国。由于这些邦国都有各自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从而使德国的城镇化可以比较均匀地在全国铺开,布局较为合理。这是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体的均衡城镇化模式孕育的历史基础。

1960年,联邦德国颁布《联邦建设法》,以确保所有地区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并大力发展中小城镇,限制发展超大城市,再次为构筑以中小城市为主体的均衡城镇化模式奠定了法制化基础。

2)城市规划的均衡理念

德国对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各级政府都设有专管规划的组织机构。从联邦政府到乡镇政府,从大中城市到小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小区建设规划,都已相对完备,形成体系。德国推行的地区发展规划,一直力图使地区城乡平衡发展,使城镇建设同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相吻合。如科隆市在1975年制定、目前仍在推行的发展规划,就包括了城镇布局的均衡化——使城镇网更加均匀,包括中心城镇、基层小城镇,吸引人口分散和向边缘地区移动,并且辅以住房、交通、文化设施等相应配合。在这一理念主导下,小城镇星罗棋布而功能齐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以缓解。[1]

3)独特的工业化发展路径

[1]石忆邵.德国均衡城镇化模式与中国小城镇发展的体制瓶颈[J].经济地理,2015(11):54-60,70.

一般来说,发达的重工业是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基础条件之一。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天国,制造业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2011年,德国的制造业(包括建筑业)产值占GDP的26.8%。德 国 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德国虽然拥有比较发达的重工业,却没有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有:①德国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德国大约2/3的工业企业是雇员不足100人的小企业,但其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均较高。②德国具有“注重追求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而非单纯追逐产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的领先的生产经营理念。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是世界上领先的创新型国家,形成了完善的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③德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煤炭水力能源资源丰富的小城镇而非大城市。④“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和路径选择,有效增强了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能力和就近城镇化的机会。⑤德国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流动呈现以个人的自发性流动为主、以近距离流动为主、以小城镇间的流动为主的特点,大规模的群体性流动或同乡团体性远距离流动较少。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效遏制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和过度膨胀。

4)城镇化住房建设与管理多元化(www.daowen.com)

住房是城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德国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管理、住宅建筑、城市布局等方面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多元化格局,住房问题的系统安排对小城镇的“去中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875年,普鲁士制定了城市管理法规,规定对城市的扩建、管理,建筑住宅都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在建房之前,有关部门还要负责对移民进行调查,考核他们的住房情况,以便纳入住房系统。另外,针对农村移民的住房问题,德国还提供了大量福利性质的住房,并由市政当局管理。

此外,由于政府、企业以及建筑协会等方面的共同参与,德国劳动者的住房问题得到了缓解。这对城镇发展的去中心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德国各州法律明文规定,各个城市代表机构对城市房产都享有一定的份额。因此,国家、城市和各大企业及个人从不同的方式参与城市住宅建设,各方有权商议购买土地和建房的价格,以便达到多方共赢。由于住所离工厂近,有利于工人上下班,节省往返时间,减少交通压力,不少企业家在建立工厂的同时便已开始给工人建造住房,相当数量的新工业城镇和农村建起了大量

邹德慈 院士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

我国信息化的建设速度和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我国已经有300多个城市打着建设智能城市的旗号建设信息化网络。然而,依然缺乏智能城市的国家顶层设计和规划,大量重复建设已经显现,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必须避免这一点。住宅。[5]

(3)对上海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1)明确空间发展策略,推进城镇组团式发展

德国的“多中心”城市圈发展模式,通过统筹城乡,将小城镇有机地组合进城市圈,注重城市圈内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明确、分布合理、互补共生、均衡发展,其实质就是一种城镇组团式发展形态。德国城镇化之路表明,这种模式既可获取城镇化拉动发展之利,又能摒弃“大城市病”的诸多弊端。上海在《概要》中就明确了以新城和重点新市镇为核心的城镇组团式发展模式。按照居民交通出行的活动规律,有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就业、生活、服务均衡发展的嘉定青浦、松江、南桥、南汇、金山、城桥等城镇圈,统筹周边的新市镇和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促进城镇圈内产城融合、职住平衡、资源互补、服务共享。

2)强化产业培育,注重城镇可持续发展

德国的经验表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因为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能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及其派生出的新产业。这种累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过程将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上海郊区小城镇的产业培育,要在明确城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发展环境,探索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出台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构建进城人口的职业培训体系,把新型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生态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走产业生态化之路,推进城镇建设和产业培育的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协调发展。

3)加强基础配套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吸引投资。强化交通网络支撑,结合新城和重点新市镇的公共中心布局区域性交通枢纽,提升轨道交通对城镇圈的服务覆盖。加强新城、重点新市镇对于周边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公交网络便捷服务,实现城镇圈内公共交通出行30 min。共享公共服务设施,选择交通区位良好地区设置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城镇功能相匹配的公共服务类型,实现城镇圈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色化,鼓励设施和服务的共享互通。促进城镇圈与近沪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上的共建共享。促进环境品质提升,发掘地域文化,塑造特色,形成网络化的绿道和生态格局,提高城镇圈内生活和环境品质。

4)以人文本,提升公众生活满意度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发展的核心。德国的发展经验表明,既要在城镇设施上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又要重视进城人口的和谐融入。一方面,要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强村庄分类引导,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传统风貌和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逐步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让转移人口全面共享城镇文明成果,让人们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

张杰 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地球上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社会水循环是指在自然水循环的径流中,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从河川或地下水体中取水,使用后的污水经处理后又排回水体,这就形成了人类从事活动的水循环。水危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

根据社会用水健康循环的理念,人类社会用水必须从“无度开发→低效利用→高污染排放”的直流式用水模式转变为“节制取水→高效利用→污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循环型用水模式,使流域内城市群间能实现水资源的重复与循环利用,使社会用水循环和谐地纳入自然水循环之中。

社会用水健康循环的战略包括:

战略一:节制社会循环流量。节制用水是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健康的高度出发,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节省用水,更要在宏观上节制自然水的开采量,控制社会水循环的流量,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

战略二: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战略任务包括:城市水资源流的再生与再循环、城市水系统物质流植物营养素健康循环、建立循环型城市水系统模式、恢复城市雨水循环的自然通道。

战略三:污染物源头分离。建立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工业体系是工业循环经济的最高境界,是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在生态工业体系中,各生产过程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互相关联,一个生产过程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料加以利用。

战略四:农业面污染控制。农业面污染是最广泛、最严重的面源污染。改善肥料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是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保护耕地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

战略五:流域综合管理。流域综合管理中坚持生态环境用水优先、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的原则,建立权威的流域水事管理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