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以下简称《概要》)所述,上海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目标,“力争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 500万人左右,并作为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的动态调控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概要》提出了以下三点人口调控策略:
(1)以用地供给强化人口调控目标。在总量锁定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的人口目标,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 m2左右的标准,加强分区和分类指导,调控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及开发强度,实现人口规模调控。
(2)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人口结构。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服务化,加快建设人才高地,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以就业政策引导人口导入与导出,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3)以适宜的人口密度调节人口分布。以适宜的人口密度为导向,完善土地、岗位、住房供应等政策,疏解中心城过密人口,将新城和重点新市镇作为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提升新城、新市镇的人口密度、岗位密度和城市空间绩效,促进跨区域的人口自由流动,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2.进一步提高城市紧凑度
严守建设用地总量“天花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高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释放更多土地资源。推进集中建设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逐年降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与高绩效使用的规划和政策,逐步实现全市建设用地总量零增长。
坚持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利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契机,推动低效用地项目改造提升,逐步压缩工业、仓储等生产性用地比例,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保障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适当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用地比例,尤其要确保郊区、城郊接合部等地区对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用地需求,逐步形成符合上海打造宜居城市所要求的用地结构体系(表3-1-2)。[1]
在中心城区已形成较高紧凑集聚度的条件下,要更加注意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空间的紧凑发展,通过划定生态间隔带、控制城镇发展规模、明确城镇公共中心,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乡空间格局。
城郊地区要加强用地紧凑度控制,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15 m2/人,以人均95 m2为控制目标。建议置换出不低于目前工业用地的38%(保证工业用地比例不高于25%)用于城市建设、环境建设等其他发展。郊区建设用地特别是产业用地空间应在集中建设区内解决,集中建设区要加强合理的产业和生活设施配置,缓解中心城区过度集聚的人口压力。
创新土地使用制度,以紧凑型开发模式为导向,出台地方性法规,适度突破国家及地方对建设用地尤其是工业仓储用地建筑容积率上限规定,对容积率进行总体性控制,以容积率奖励方式适度允许不同地块的容积率相互调剂。
表3-1-2 各郊区城镇规划区用地结构建议表
Table 3-1-2 Land use suggestion table of Shanghai suburban town planning area(www.daowen.com)
3.鼓励土地混合使用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开发
积极探索土地混合用途开发,通过公共交通引导鼓励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将居住、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使用。
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公共活动中心、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等区域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提高周边通道连通性和覆盖范围,推动地上和地下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地下空间系统。分层、分类、分期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形成功能适宜、布局合理的竖向结构。近、中期重点开发浅、中层地下空间的交通、市政公用和商业等功能,远期系统性发展深层地下空间的地下物流、水资源调蓄、能源输送等功能。
4.推动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与保障住房结构比例,提供更多中小套型住房和适合老龄化社会的住区。探索发展更多类型的保障房方式,如先租后售保障房、限价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租赁房等。在通过大规模建设满足城市基本住房需求的情况下,保障形式从以供给端建设新房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为需求端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补贴为主,充分盘活和利用既有住房的存量资源。不断完善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建设,加快推进旧区改造步伐,优化居住空间规划布局,加强青年人才公寓建设。
王景全 院士 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城市的产生,比如交通方便、贸易汇集、文化底蕴、水资源等,总归有一些历史条件。城市建设过程是需要基于科学理性的论证,而不是基于领导意志。如西沙永兴岛只能容纳1 700人,但是同等规模的马累岛可容纳17 000人,淡水供给究竟是不是制约因素,需要科学论证。
城市的建设要多一些科学理性决策,少一些主观盲目拍脑袋。如果智能建设到最后,依旧是领导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么在某些城市提智能化的做法也是装饰性的。我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担心就是恨不得一天半天把罗马城建起来。需要避免缺乏长远规划,如我遇到的一个例子,一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造的2层楼房,先拆了盖4层,过几年拆了盖6层,再过几年拆了盖7层。需要避免类似这种因缺乏长远规划的重复建设,避免对经济、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依据自身规律,不能一味求快。过去,我国有一条原则很有道理:“小灾进城,大灾下乡。”城市、乡村相辅相成,乡村是可以自给自足的。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我国的城市建设第一条就是不能急,必须按规律办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