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截至201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 301.92万人,10年年均增长50万~70万人,2014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 425万。
根据相关专家分析预测:2020年前,上海人口增速仍比较迅猛,短期内流动人口的增幅比较大,每年总人口增 加50万~70万 人。2020年之后,特别是2025年开始,人口增速将放缓,预计在2030年之前达到人口顶峰,即到2030年上海市总人口在3 000万~3 200人。根据土地空间承载力计算,上海总人口应控制在3 500万左右,增长空间有限。
1.人口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程度高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 419.3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347.7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4.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62.92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1%,占户籍人口的4.4%,老龄化现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3-1-1、图3-1-1)。
老龄人口比例增长速度也很 快,2010年 末 至2011年未:60岁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16.74万人,增长了5.1%;占总人口比重从23.4%增至24.5%。劳动力红利即将消失。
表3-1-1 上海市老年人口性别构成
Table 3-1-1 The structure of elderly population in Shanghai
注:60+指60岁及以上,65+、70+、80+、90+、100+以此类推。
图3-1-1 上海市人口结构
Fig.3-1-1 Shanghai population structure
2.人口分布不均衡
六普数据显示,上海城市人口总体密度已达到了3 596.75人/km2,然而全市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市中心城区密度较高,中心城的超高密度发展带来了交通拥堵、热岛效应、能耗剧增、设施拥挤、环境污染等各类问题。
课题组分别对上海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进行四个方向的剖面分析,可以发现:(www.daowen.com)
(1)上海人口的密度峰值主要集中在人民广场、老西门、豫园和淮海中路等市中心区域。其中老西门街道以4.43万人/km2成为上海最高强度高密度人口集聚区。以这一区为中心点,在距其5 km半径范围外人口密度迅速降至2万人/km2以下;到20 km半径范围外,平均人口密度低于5 000人/km2,“中心高度集中,外围迅速下降”的人口分布特点十分显著(图3-1-2)。
图3-1-2 上海市人口密度分布
Fig.3-1-2 The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population density
图3-1-3 上海市人口密度分布剖面图
Fig.3-1-3 The cross-section of Shanghai population density distribution
(2)从人口蔓延方向上看,市中心往东南方向的人口密度削减速度最为明显,特别是在距离市中心7 km左右的花木、北蔡和三林等区域出现明显的分水岭,人口密度从接近2万人/km2跌至1万人/km2以下。而在东北—西南方向轴线上呈现了一定规模的高密度人口集聚分布,该轴线与黄浦江的流向较为一致。在其余方向上,人口密度下降最快的折点主要发生在距离中心点10~20 km距离范围内(图3-1-3)。
图3-1-4 人力资源密度分布图
Fig.3-1-4 The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human resources
图3-1-5 老龄化程度分布图
Fig.3-1-5 The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aging
(3)从劳动力分布来看,劳动力资源居住地密集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近郊区域,而中心城区密度明显较低。密集区域的主要劳动力可能以每日通勤往返中心城区与近郊区域。劳动力资源密度较大的区域反而专业型人才密度分布较低,而专业型人才分布较密的中心城区域劳动力分布密度较低(图3-1-4)。
(4)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同样存在不均衡性,中心城区老龄化率较低,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的远郊与崇明岛(图3-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